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名字,爸爸妈妈也经常以他们来激励我前进!在我幼稚的想象中,我也曾认为他们就像是亲兄弟一般,甚至连相貌都不无神似之处.必须承认:他们那双峰并秀的形象就像是我精神的支柱,是我内心的殿堂毅然耸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写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1
八达岭上一堵斑驳的城墙,站在透蓝如洗的天空下,伫立在青色的莽原上,久久停驻。
莽原上的草,烧不尽,岁月的荣枯磨灭不了它们,一季又一季,它们青葱在漫山遍野,翠绿在石缝边,古道旁,就像先生一样。
自从先生东渡日本求学,就走上了他人生的坚守之路。
先生坐在学校一片沉寂的礼堂,前面的幕布上在投放电影,虽然有电影里的人声,可是对于先生来说,是死寂的。幕布上,俄国人在残忍地屠杀中国人,一群国人拖着丑陋的长辫,麻木地观看,拍手……先生的目光凝固了,怎能这样?不,不!应有新的精神和生活!先生坚定了忧国忧民的心,他要把国人从麻木中拯救!
后来啊,先生坐上了一条没有归路的船。
月色正浓的夜,潺潺的水在脚底船周流淌。先生不眠,站在宽宽的甲板上,听见了哗哗的水声,船边还泛起白沫,他想,一生与故乡故人,就这么越行越远了,幼时与友人的亲密已鞭长莫及,万恶的封建礼教挖了一条深深的鸿沟,让他们天涯两隔,冥冥中,海边碧绿的沙地,离他越来越远……不,不,面对这一切先生怎能麻木!对,要有新的精神,新的生活,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时光漂流到一个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时代。
国民党在国内大肆围剿“共匪”。那个大雪飘满世界角落的冬天。先生收到一封信和一束文稿,署名方_志敏——那是一封凝聚着共产党人鲜血的信,米汤写就的文字上,承载了太多的重量。先生谨慎地将信收在自己身边,承担起了一份重量,没有什么,他担得起。在他的生命垂危,巨星即将陨落的时刻,先生将信交给了共产党。他守住了!
其实先生并没有必要以近乎生命的代价来坚守,他什么都不缺,他有娇妻爱子,他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先生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不只为生活。
先生坐在伸出两个枝丫下的藤椅上,穿着长衫,留着一字胡,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用一生去坚守这目光的含义:国家不能贫弱,国民不能麻木,要有新的精神与生活!
先生坚守住了忧国忧民的心与人格。他把部分坚守成了那城墙,那草,在心中最美的地方,灵动而永恒。世界记住了先生的名字——鲁迅!
写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2
从小学时候开始,我的作文就曾经无数次的被老师当范文当堂朗读,学校里每次的征稿或者墙报,都会留下我的美文。我当时总是美滋滋的幻想着我长大以后就是个作家了。
上了初中后,我的作文依然是班上最优秀的,可是,我却越来越对自己的文章不满意了。因为我终于发觉,那些总是被老师当范文的文章,其实是一种“伪文学”,也就是过去现在将来还会在学生中流行的那种“假大空”的文笔。我讨厌写这种文章的自己。
转折出现在初一下学期。那是1998年的春天,我买了一本厚厚的《鲁迅杂文全集》。此后整个中学时代,这本书都一直与我不离不弃。这本洋洋洒洒数百万字的鸿篇巨制,被我反复的一看再看,有许多经典段落我都能流利背诵,并且我开始逐步的模仿鲁迅的文笔。我当时写了很多的“抽屉文学”,已经把鲁迅的风格演绎的炉火纯青了!记得我当时曾一度暗恋一个女生,后来模仿鲁迅的口吻给她写过一封信,很快她就回信了,说她总感觉那封信是鲁迅写的,说的我尾巴翘上了天! 我高中时候还做过一件很傻很天真的事情。当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都说我的文章写的多好多好的时候,我就飘飘然起来。于是开始投稿,给许多的杂志和报纸都投过,但是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颇受打击。某天,我心情极度悲观失落,决心效仿古人,拿出一部分手稿,点燃,慢慢的把它烧完了。一边烧一边想着:“我的文章因为抨击时政,被当局政府追查,我要逃难了,这些文章都不能带走,留下来也是祸根,只能烧掉了!我要去逃难了,我要离开祖国,远走海外了!祖国啊母亲,等你自由安定了,我再回来看望你啊……”看着几朵红红的火苗冉冉升起,我却把它们想象成了熊熊烈火,并且露出了悲壮而决绝的神情! 那些可爱的时光已经远去了!
然而,阅读《鲁迅杂文全集》以及《鲁迅小说集》,不仅改变了我的文笔,也彻底的改变了我的性格了!前些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他不提倡中学生阅读鲁迅,因为“鲁迅的文章是在培养愤青坯子”!我顿时大吃一惊,并且幡然醒悟!确确实实,我小学时候还是一个很正常的小男孩的,但是上了初中,特别是全面并且反复的阅读过《鲁迅杂文全集》后,我真的开始变成一个愤青了!我总是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非主流看法”。我甚至看不起我的老师,觉得他们都很浅薄。我看不起我的同学,觉得他们很幼稚。我看不惯这个社会,觉得到处都充满着虚伪和虚假!我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怀疑。也对这个世界上的无数的悲痛和残酷感到愤怒而又因为无能为力而难过!虽然我现在已经写不出鲁迅风格的文章了,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将可能继续持续下去。 我记得我在大一的时候,曾经在班上举办过一次关于鲁迅文学思想的讲座。那时我主要是讲解鲁迅的著名杂文《灯下漫笔》。当时我的一些激进的言辞让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惊讶和震惊。她们震惊的是我怎么会这样想?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怎么会想这种事情?自此,我再次被人戴上了“偏激,另类”的帽子。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偏激”,我反而觉得别人,那些和我意见相反的人才是“偏激”。大概“偏激”的人都有这种毛病吧。 有句话说:是我所受过的教育,使我成为了这样的人!我想,正是因为过度的研究并模仿了鲁迅的文章,使我成为了一个愤青!也许若干年后,我会更加理智和成熟的看待鲁迅的文章和我的这十年的成长经历了。期待着……
写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3
鲁迅,你是荒原上卓尔不群的苍狼;你,以反叛黑夜的萧瑟、拨开禁锢着光明的乌云为宗旨,为寒夜开拓了一条释放希望的通道;你,以笔做刀枪,用那声声荡存至今的长啸,永恒地封存了一位斗士的英魂:虽然彷徨茫然,却依然展现出激昂呐喊的巨匠本色。鲁迅,我——敬佩你!
你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人民灾难深重的时代,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你目睹了中国人民的极度贫困和受封建思想长期毒害而极度麻木了的思想意识。于是,你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拿笔做武器,用高昂的热情、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毅力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正如你说的,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不屈地与反动封建势力抗争,揭穿那依附于反动统治的走狗文人及幕后黑手,你用“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大无畏精神来追随革命的风起云涌,以独臂扛鼎的英勇来维护正义的呼声;而你对广大劳苦人民寄予的却是深切的同情,但又不得不激愤于他们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我——理解你。
你也曾有过迷惘,你曾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我知道,你这是告诉人们:要满怀希望地奋斗,便会迎来新的生活,才不会有愚昧落后贫困的轮回。你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你就是那为民请命的人。你为了迎来中国的新生活,坚强地奋斗着,矢志不渝地探索着,追求那无边黑暗里的点点星火,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唤醒了麻木的中国人民,你,是中国的脊梁!鲁迅,我——支持你!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也许才是你。
你,长啸斗争,一生如此。
你,彷徨暗夜,呐喊如灯。
你,竭尽心血铸精魂,在地火熊熊燃烧中擎起了一个民族的火炬!
鲁迅,我——感谢你!
写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4
鲁迅,一盏中国近代几百多年来黑暗历史上的一盏明灯;一个用笔杆振兴中国的伟人。在广漠的历史上,他的文章使中国的文海澎湃。在那高高的海塔上,我,一个朝暮者道来由衷的敬佩。
自小我从电视上看到那铜铁塑上的一位长衫先生开始,到读鲁迅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以三年了,算得上是一段小小的崇拜史了,在这期间我的想法也渐渐上升了档次。
在小学时,老早就听说老师说到他了,我的心就记下了这个陌生的人。脑子快速的运转,一字不漏的听着老师的介绍。那用白话文写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那好像有点讽刺性的《阿Q正传》,这些我都听不懂,但在我心中却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感。
上了初一,翻开那带有这浓浓的墨香的书本,我翻开了第一页,一行小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阵惊喜涌上心头。在刷刷几声翻书声的带领下我的来到了这课前。伴着小声的阅读,我妨进入了“仿佛只有些野草”的百草园。难蜈蚣还有斑蝥,似乎还有些小鸟的叫声,在那先生儿时挖毁的围墙跟那里,段草仿佛都恢复发芽了,可是先生还是被送到了书堂,我体会得到那上学的不情愿,但也体会的到那三味书屋的乐趣,那充满欢乐的私塾后院,还有那老了眼看不见学生玩闹的塾师,那一张张用锡箔纸画下的图画。带给我无限的趣味。
到了初二,我读到了《阿长与山海经》以及《斋藤先生》那喜欢喜欢孩子却又有点封建思想的阿长于那关爱学生的斋藤老师。他们的刻画给了我一种世上有温暖的感觉。那历史上的知识也丰富了我对他的了解。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风采,在李大钊同志逝世时,不顾反动派恶意的警告,任参加了这次逝礼,还发表了发言。在示威游行中,他不顾个人生命的危险走在最前面。他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
在那充满黑暗的年代,他的笔杆像抢一样精准,他的文章像子弹一样打进反动派的心脏。他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用自己燃烧出星星之火。大喊一声:俯首甘为孺子牛。
写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5
鲁迅——乃我们绍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也,近些年来,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寿星”又频频出现在绍兴的每个角落里,人们只要一谈起他,都可以引起一番高谈阔论,自然也会有人跟着一起“啧啧”称赞。在他的身上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自打我出生以来,我就知道鲁迅这个人,不仅知道他是一个爱国者,还知道他是一个大文豪,有着很不错的文笔,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对鲁迅这个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在他的童年里,是与朗朗的读书声为伴,与篇篇字经为友一起长大的,他有着一个和我们与众不同的童年,他开朗、和善,有着无穷无尽的理想,他向往自由,向往大自然……他会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
可是,天总是那么不随人愿,鲁迅富裕的生活也就此被打破了,他不再富裕。有时甚至为了钱,他不得不拿家里的东西去当掉。当时,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期。于是,他便离开了中国,只身一人去了日本留学、学医,为得知是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的真理。他在寻寻觅觅着,他在努力探索着。终于,他成功了。是呀,不付出努哪来的成功。或许,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吧。
于是,他便回国,他要回来,回到他思念日日夜夜的祖国。可是,当时的五四运动还未结束他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看着这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决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 是,当时的中国已经支离破碎,不仅仅是贫穷的问题,还有着人口的问题。
在那一瞬间,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这种特殊的语言,来找唤起中华民族和祖国人民的灵魂。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漫长的写作生涯……
我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有着一颗博大的强烈的爱国之心。虽然说,现在的人还经常把“爱国主义”这四个字挂在嘴上,可心里却并不一定是这么想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鲁迅先生那样,为人中华的富强而去国外留学,但是,到头来却是“一去兮不复返”。
鲁迅先生先后发表了不少作品。其中:《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阿Q正传》,这些最为著名,至今已广为流传,成了人人皆知的不朽的著作。这些作品都是以揭露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当时政府的腐败为主题的。
鲁迅——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了咱们绍兴的招牌。有些远道而来的人,就是因为久仰了鲁迅的大名才来到我们绍兴。来了解他的精神,来了解他的人生。是呀,鲁迅这个名词恐怕在我们心中是永远也抹不去了的。他会一直生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促进我们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