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川尻笙,某天父亲突然到访,告知他30多年前失踪的松子姑姑最近在东京被人杀害了。负责整理姑姑遗物的笙,开始调查松子的一生。从中学教师到风俗女郎,松子一生都在追寻名为爱之物,被家人驱赶,遭情人抛弃,被命运百般羞辱,却始终对人心无戒备。对于爱,她不懂什么叫绝望,只知道要勇敢地去追寻。她的一生,是荒诞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却也是不放弃希望的一生,是认真活过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要经历怎样的人生,才会用这样八个字来总结自己?
扑面而来的挫败、绝望的气息,让我一直不敢翻开这本书,因为自认为是个意志力不坚定又极度悲观的人,加上读书时喜欢代入,更没有勇气去看它。事实上,我性格里也确实有许多松子,一样的渴望被认可,一样的急于证明自己,一样的会自作聪明,一样的渴望被爱,一样的自大又自卑。
看这本书时,我带着一种奇怪的视角去观察松子,仿佛看着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自己。最后的感觉只能说我感到十分幸运。
幸运能看到松子的故事,幸运能透过故事看到陪在我身边的人。
回到故事本身,主角川尻松子,53岁时尸体被邻居发现,一个人死在独居的卧室里,死因是内脏破裂,警方认为是他杀。由此,作者从松子的视角和松子的侄子川尻笙的视角,双线叙述,描述了松子的一生里追寻爱,追寻希望,寻找自我的故事。
其间看到许多读者的评论,说松子终其一生,都是在为了别人而活,唯独没有活出自己的样子。
的确,直至死前一天,松子都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希望获得爸爸的认可,所以压抑着自己的青春与理想,顺从爸爸的意愿,在家乡的中学当一名中学教师。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处理偷钱问题时自作聪明,又不能妥善处理,最终被赶出学校,离开家乡,开始后半生的漂泊。
希望彻也能开心,所以为了他的作家梦,低微而不情愿地去土耳其浴室面试。
渴望得到刚野的爱,甘愿做情妇,被抛弃后就自暴自弃去了土耳其浴室做浴女。
因为星星点点的好,跟着小野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吸毒、卖肉,只为了能和对方一起生活。)
一次又一次,只要有人稍微关心一下她,松子就使尽浑身解数,活成对方期待的样子。哪怕一星半点的可能是爱,松子都会拼尽全力去做,这个时候的松子目标明确,充满干劲,聪慧好学,仿佛闪耀着光芒,可以轻而易举的吸引陌生人的注意力。但只要离开这些人,只要知道了没有可能之后,松子就会自暴自弃。
她仿佛只是为了别人而活,却唯独不是为了自己。在最后终于有勇气迈出步伐,真正独立生活时,作者却安排松子,死在了五个陌生年轻人的收手下。
这样的安排似乎充满讽刺。可是文章的末尾,法庭上阿笙为松子鸣不平,愤然无法平息时,阿笙又听见了,仿佛松子姑姑骨灰盒晃动的声音。
清脆地“哐当”,好像松子自己在安慰阿笙:“没关系的,都过去了,松子姑姑最终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也许我这样的解读并不正确,也许作者并不是想传达这样的意思,但在我的眼里,这声“哐当”格外的温柔。
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错误的道路。我一开始很讨厌松子,没有自我,卑微渺小,没有能力又自作聪明,自大又自卑,只在别人的目光中活着,却从不去看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反而去伤害她们、赶走她们。不珍惜自己,不爱自己,却一直渴望有人来爱。
渐渐地发现,这样天真到愚蠢,卑微又胆小,懦弱又叛逆的松子,是每个人性格中的一部分,是“成长必经的溃烂”。
从最浅的层次来讲,我要感谢松子。她作为前车之鉴提醒着我们,被爱要先自爱。没有人有义务包容你的一切,爱你的一切,在追寻爱之前,学会自己爱自己。这是一个很容易懂却不容易做的命题,我想,我在学习。耳边再度想起三毛的那句话,“心之何如,有如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其次,我想我比松子要棒。如果是我,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我未必会比松子做得好,但是我遇见的人们教我去成长。教我去勇敢地面对,教我去正确妥当地做事情。我仍然很笨拙很无能,但是我在进步,我不是那个一无是处活在保护层里的我了,我能处理一些事情,我渐渐脱离松子一样的自己,这值得我高兴。
过去我也总在想,希望有个人能来救赎我,帮助我,从骨子里,我是希望可以依赖别人的。
但是现在我似乎明白了,能救赎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
愿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我能继续强大起来,学会爱自己,能独当一面,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好友,能成为那些重要的人的依靠。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被嫌弃的松子:为什么被嫌弃?
“为什么”——这是我们问了松子一生的问题,也是松子一生在问的问题。
为什么要替龙洋一顶罪?为什么要为彻也去做土耳其女郎?为什么当了冈野的情妇?为什么不和赤木一起去北海道好好生活……
松子有太多“为什么”让我们想问她,就像我们刚刚翻开这本书时想问的那一句:
为什么会被嫌弃。
表面上看,她老了,她也好像有点精神不正常,邻居们都嫌弃她,所以她被嫌弃;
她的一生都在讨好别人,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而做出选择,所以她被嫌弃;
她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好姐妹和生命,所以她被嫌弃。
她似乎总是被嫌弃着的,在家里父亲总关照着生病的久美;在一次次的恋爱中她总是被丢弃的那一个;就连朋友,也在因为男友的大吵之中弃她而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切未尝不是松子自己造成的。从为了不让父亲难堪,她选择了逃离开始——为了各种不同的男人,她花尽了一生来讨好。
很多人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过松子,诚然,松子的人生确实是很好的精神分析案例。
但当我们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阅读松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就像书中泽川对笙说的那样,松子也是普通人,她做的决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
松子的人生没有那么多心理学原因,她只是按着她愿意的方式生活,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选择的自己的人生一样。
在故事的末尾,松子一个人住在东京,面对着空无一人的墙边大声质问每一个人。
她问了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为什么要伤害她,为什么要离开她,为什么让她一个人留在这里。但没有人回答她。
大概就是这些为什么,组成了松子会被嫌弃的原因:
为什么,要那么用力地对每一个人付出。
松子的一生:一生都在寻求肯定
松子愿意对每个人付出,最重要的在于她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
从小,松子在家中的爱的缺失让她认为,她只要优秀就可以了。
发现抓父亲头发会让他开心,她就一直抓父亲的头发;为了让父亲满意,她顺着父亲的意愿读文科留在家乡做中学教师;松子离开家,最大的原因就是从小优秀的她居然被开除了,父亲会对她失望的。
这种努力让自己做好,从而让别人肯定自己的态度,是影响松子以后的很多选择的关键。
她总是认为自己把一切做好,别人就会认可自己。
她在超市当收银员,工作得到赞赏就会很开心;在“白夜”做土耳其浴女郎,排名也要争到第一;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是在狱中的时候,她甚至不去为自己的冤屈平反,而是学美发做到第一名。
就是这样的松子,才会让我们觉得更加心疼。
她从不去问原因,也不去思考这件事对自己而言是好还是不好。她有着难以想象的自我愈合能力。
不管发生什么事,她从不会反思自己做的怎么样,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她只是知道了接下来要去做什么,然后再次一往无前,头破血流。
她迎接龙洋一出狱,像往常一样她做好能做的一切,把自己打扮整洁在家里做好龙洋一喜欢的饭菜。
她记得龙洋一的誓言,那是龙洋一的“认可”,却被龙洋一丢在清晨。这次她问出了为什么,却也把自己问入了自暴自弃的深渊。
一直相信的,只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就对了。可这个办法为什么失效了呢。
松子问不出答案,她只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了,于是她的人生也失去了意义。
如果你还记得,在与泽村的谈话中,松子曾经说过,她觉得最自在的时候是在“白夜”当土耳其浴女郎的时候。
虽然不是正当的行业,但那是她自己选择的,并为之努力奋斗的职业。在那里她结识了绫乃、赤木。是她最怀念的时光。
松子第二次产生这样为了自己而决定的时候,是泽川给她名片,她在家中发现自己还可以重新做美发师的时候。可惜这次命运不再眷顾她,她的生命也终结在那个夜晚。
或许,这是命运给松子开的玩笑,如果她没有死,经历过反思的松子,知道自己将为自己而活的松子,或许会迎接不被嫌弃的人生。
但没有或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