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笔记2500字(2)篇

看见

作者:柴静

柴静十年成长的个人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央视知性美女主持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柴静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看见」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初吻2019年一百本书单计划11/100

第十一本 《看见》

1.

白岩松有天安慰我:“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2.

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

3.

“自卑的一个极端就是自负,对吧?中国也是这样,中国是一个自卑情结很重的国家。所以自卑的极端是自负。”

4.

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5.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6.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7.

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

8.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9.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10.

人类只是个概念,一代一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这辈子决定你悲欢的就是你身边的几个人。

11.

以前我老觉得艺术在庙堂之上,是什么吓人的东西,非要有高端的意义才成。看到这幅画,感觉它什么都不说,只是留下了一百多年前的这一瞬间。梵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12.

王开岭是我的同事,他说过:“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

13.

我只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法官的角色。每当我判一个人死刑,都秘密地向他的灵魂祈求,要他原谅我这么做,我判他的刑只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我觉得像彼拉多一样,并且希望洗干净我的手,免得沾上人的血,尽管他也许有罪。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14.

不光是简单,不光是家长,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我就错了这么多年。

这本书看了大半年了,不敢一次性看完。好几次看几篇的时候就哭的稀里哗啦,心里堵的难受。家暴、戒毒所的阿文被拉去卖淫等事情,都让人开始深思。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我记得有人曾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凡事都要冷静下来仔细去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

「看见」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这本书看着看着突然就完结了,心里总觉得,好像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被翻开,却又说不出个具体的来。

应该说,读这本书的过程,是质疑的过程,质疑的是自己生活的事,质疑的是这个社会大环境的事,质疑的也是我们看到的所谓“新闻”……

可以说,很多东西柴静是没法写的,写了也发表不出来,就普通很多新闻一样,不能拍,拍不到,拍了也播不了…

恰巧今天,A.B两站的很多栏目都被下了,心里也真是感慨万千,刚好也看到一个湖南广电朋友发的朋友圈。前有体育总局,后有广电总局,外有“高墙”,似乎我们还是一个“活生生的闭关锁国”的状态。

好了,不扯远了,读书笔记还是要认真写的。

1.我们要心态放宽接受新事物,接纳新人。做任何事情,人们总是习惯讲究一个经验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心里多多少少会放大新事物的弊端和新人的缺点。这个世界,太过于求稳,而人的劣根性导致稳了之后图安逸,不愿纳新。

2.对于任何事情,如果你不够了解,那么你连批判的资格都没有。作为媒体人,可能不能带色彩去报道,而只能去追寻事情的原委真相,找出各种导因。但是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一味的借助你所听说的,感觉的,只有当自己身处其中,把事情的绳索一环一环的解开,才能给出自己的判断。而每个人的观点或许都存在差异,所以不轻易的对他人的行为评头论足,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3.听说的与看到的或许不一样,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或许又不一样。生活中,有很多道听途说,也有很多眼见为实,更多的更真实的,却是自己实实在在经历的事情。所谓成长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听到看到的精髓抽离出来,不断和自己经历的事情综合总结,然后赋予自己更好的思想觉悟。由此,多用心感受,多思考人生,很重要,人生就是不断修正自己航线的过程,只有你知道你要去哪。

4.很多事情的价值是无法在短期提现出来的。注意,是价值,不是说事情的结果。做任何事情,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就算失败了,接着做下去,就像柴静,卢安克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至少,这两个人,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事情。

5.有很多人生中的事,越是逃避,越是关键。我曾经觉得自己很苍白无力,当事情的复杂程度超过了自己的可承受能力,凭自己咬着牙真不一定扛的过去,本能的就想要逃,但是狼狈不堪以后,还是要灰头土脸的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不断的让自己变强大,也就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6.背着足够沉重的东西,才会走的很慢,才会一步一步的留下深刻的脚印。如今的社会,我们都走的太急了,急着想要证明自己,急着想要成功,我一直觉得是社会价值观扭曲导致的,快餐文化之下,你怎么走的,过程丰不丰富,是不是有意义变得不再重要。对结果的过度渴求,其实也是反向的证明了过程的空泛性。

7.如果仅仅因为权威而不敢质疑,人生和咸鱼没啥区别。柴静带着我们,不断的揭开一块块不为人知的区域,这条路上,有那么多的权威,有那么多的所谓前辈,具体的说法也没有,只是把很多事,当成既定规则去执行,实际上你会发现,别人口口声声的权威,不过也是无稽之谈。我们能推翻所谓的权威那天,大概也就是真正的自由的时候。

8.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一味的制造同化物,说到底是因为方便管理,告诉你一个既定规则,然后就能有板有眼的进行下去。毕竟,创新和自由就面临着不可控的风险。

看这本书,它能让我更加深刻的思考,也能让我发自内心的震撼,大概就是我所得的最有用的东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99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爱看的一部电影作文400字

    星期天,我忙里偷闲,拿出平板看了一部介绍的电影――《战狼》 。 里面的主要人物有:特种兵冷锋,特种兵队长龙小云,还有和他们演习敌对的们。 故事是这样的:在冷锋还没有参加战狼之前,他…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261
  • 《冒险小恐龙之超级力量胡萝卜》读后感400字

    今年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名字叫做《冒险小恐龙之超级力量胡萝卜》,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讲的是小主人公蒂娜和她的叔叔尼基还有双胞胎托比旅行时,发现了一只真恐龙,然后就…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15
  • 《绝境狼王》读后感800字

    星辰 ―― 读《绝境狼王》有感 每个生命都是天上的一颗星辰,在漫漫星河中闪烁光芒,平凡而耀眼。 福狼以马尔卡达哈的身份出生在麦肯部落,歪爪上螺旋形的花纹好像一道时空之门,将往昔与现…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6
  • 特别的史书-《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特别的史书-《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想看《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好久了,刚上大学就去图书馆借过好多次,但却总是和它错过,后来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在手机上看了将近一半。不过不得不…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3
  • 《猫王》读后感500字――生活犹如童话

    生活中,感情犹如一张五彩缤纷的网,束缚、纠缠着人们,在网中,你会邂逅真、善、美,也会遭遇假、丑、恶,童话亦是如此。然而生活并不会因为遭遇假、丑、恶而失去光彩;童话并不会因为遭遇假、…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332
  • 智慧背囊第1辑读后感5篇

      珍惜现在的生活吧,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美好心情吧,人活着的意义是心情!下面是范文汇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智慧背囊读后感(1)   每一个故事都能告诉我们不同的…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