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笔记2500字(2)篇

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菊与刀」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菊与刀》:为什么日本人喜欢AA制,有礼貌,不麻烦别人,还能罗圈腿?

江南大师兄

字数 1920 · 作品赏析!

有人说朝鲜是一个奇葩的国度,燕雀胸怀鸿鹄之志,心心念念着要征服全宇宙。

也有人说韩国才是奇葩的国度,民谣阿里郎是要申遗的,泡菜也是可以申遗的,连螺蛳粉也是不能放过的。

大师兄说,说起奇葩,朝鲜韩国并不入流,有一个地方,它谦虚一下,认了第二,很难出来一个敢认第一的。

那就是日本,朝韩之于日本,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遑论朝鲜征服宇宙也好,韩国申遗也罢,总还属于理得顺的思维——自己是最强的,什么都是自己的,那便是最好的。

但是日本人的思维就不一样了,他们喜欢反着来。

比如罢工,所谓罢工,无非就是劳资不高兴,不干了呗。

但是,你猜日本人的罢工方式?你能猜中算你狠!

哼哼,日本人罢工,独树一帜,他们不是不干活,而是给你加倍的干活。

具体怎么弄呢?首先他们也是会占领工厂滴,但是呢,他们占领了不游行、不示威、不闹事。

他们反其道而行,并不停工,反而会增加生产,继续干活,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让经营者“无地自容”。

举个例子:三井旗下的一家煤矿发生罢工,工人就将所有管理人员赶出矿井,同时将日产量从250吨提高到了620吨。

好可怕的罢工啊,天朝的私企小老板忍不住思忖:我咋没碰着这便宜买卖呢?

你要说我胡说八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例子也不是我举的,是《菊与刀》告诉我的。

《菊与刀》是美国人写的,问世于1946年。“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

该书讲述了日本人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包括孩子的培养。并从这些角度,去理解日本人自身对于侵略战争的看法。

作为一个蕞尔小国,日本人有着侵略他国的念头久矣。

元朝,日本人不是不想出征,只是有人比他们更牛气,做了他们想做的事。

当时忽必烈要求日本臣服,日本人不干。于是忽必烈就接连发动征日战争,但是两次都失败。

因为都有台风。

第一次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元军撤退回国。

第二次台风持续两天,再次摧毁了元军舰队大部分的船只,元军再一次败阵而归。

抛开台风的意外因素,地利受挫兴许是征日失败的根本原因。

蒙古人金戈铁马,他们的骑兵善于奔驰旷野。而元军征日的登陆地点是日本九州,那里有着崎岖的地形。

元军被克制,没办法发挥铁骑优势。

明朝,日本人登陆朝鲜,打得朝鲜毫无招架之力。朝鲜王室乞求明朝政府,同意他们渡过鸭绿江,给他们一片生存之地。

(明朝政府当时是万历当政,《人民的名义》提了好几次《万历十五年》,让这位仁兄着实又火了一把。)

万历皇帝派出了李如松、陈璘等将军,组织三次抗倭援朝,打退倭寇。

其中包括著名的梁海大战,便是由明军将领陈璘打响,他率师狙击倭寇,朝鲜李舜臣也是陈璘的部下。

日本人再一次败退。

清朝,中日甲午战争,包括民国时期八年抗战,课本里都有。

上文说了日本人的思维跟其他人不太一致,他们常常反着来。

所以,日本人对于自己的侵略行径,并不承认。

至于为什么?《菊与刀》给出了答案。

奇葩的日本人做着一个“大东亚”的梦,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侵略他国,反而认为自己是在帮助这个世界。

日本人觉得自己是在为建立世界性的等级秩序而战斗,而日本理所应当地应该成为这个世界的领导者。

所以他们的三观认为自己在“帮助”他国,“帮助”这个世界,“绝非侵略”。

有着这般秀丽的逻辑,也难怪曾经有一首歌唱道:“小日本说他是人啦,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在中国,我们有性善论,比如孟子;也有性恶论,比如荀子。

日本人很简单,他们是一元化的思维,他们对人生观的划分中是不包括“恶的世界”的。

他们就认为自己是性善的,根本没有恶的存在。并且认为只要让自身没有污秽,那么“恶”就可以从自身清除,而人的善性也就会散发出光辉。

透过《菊与刀》了解真实的日本。

①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多罗圈腿?

曾经我以为是冻的,但是日本人说,当他们还是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的时候,就会被系上布质粗厚的尿布,这种尿布造就了他们闻名于世的罗圈腿。

(那么问题来了,时至今日他们难道不用花王、大王尿布吗)

②为什么日本人很有礼貌?

因为日本人等级制度森严,他们习惯了点头哈腰。(就像韩国人见到前辈也老是弯腰。)

③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因为日本人讲究“恩情”,害怕背恩情债。

比如大街上发生一件重大事故,日本人常常选择不予理睬。因为他们认为除了警察以外,任何人提供援助,都是在让受帮助的人背上欠你的恩情债。

④为什么日本人喜欢AA制

也是因为“恩情”,在日本,即使是一支烟,递烟的人要是过去与他没有什么交往,也会让他感到别扭。

所以,假如你偶尔请日本人喝了一杯咖啡,好吧,他可能会忐忑不安,惦记几十年。

⑤为什么日漫日剧那么多女生倒追男生

因为日本男尊女卑。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读到在日本,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二战失败,日本分分钟就化敌为友,抱紧美国大腿,

日本的孝道,日本的耻感文化……

老规矩,说一半,留一半,要是我嘚吧嘚个没完,您就不用看了…..

「菊与刀」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这本书是以非传统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成功完成的一项文化人类学报告。提起人类学家,我们大多会想到那些不畏艰苦,深入原始部落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生活,以田野调查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那些研究者。而露丝•本尼迪克特却以一种在我看来近似于谱系学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将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的内涵展示得无比丰富。最终将本报告书名之为高度精炼和象征性的《菊与刀》,这点我是非常佩服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像作者在文中说到的一样,正是由于日本民族的这种深入骨髓和血液的文化特性已经高度自然化和日常化了,一切文化现象和内涵在它们看来,都是如此地习以为常和不假思索地延续,日本国本地学者对此自然是认为并没有多大研究价值,从而不对其过多赘述。而作者作为“局外人”,在东西方文化鸿沟和美国与日本在诸多观念和思想及文化环境下的巨大差异的张力下,对这种日本民族特性和文化现象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

由此在对诸多文献和美国本地日本人的调查分析中,作者总结出了一些当时的认识条件下关于日本文化内涵相关结论:

1,作为精神主义者的日本人,贬低物质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无视物质的存在,相信凭借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力可以战胜和克服一切。

2,在日本,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的等级制。明治维新之前,天皇,将军,武士,商人,贱农这些阶级之间等级分明而又具有一定的可流动性。这让等级制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不会遭受强烈的反抗。男权制和父权制在这里交相辉映。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君臣之间,不同阶级之间都有严格而又自然的等级观念。这种等级制并非靠硬性的法律和权威来维系的,而是靠软性的文化和风俗来传承的。日本人对这种等级制并无怨言,所谓“各得其所”也是一种观念上的证实。

3,以“恩”为核心的生活主题。天皇是恩情的最大来源,其次是社会,父母,亲友等。滴水之恩也当滴水之报答,恩和报恩在日本人的方程式两侧是完全对等的,容不得或多或少的偏差。不愿欠人情债是对“恩”的矛盾情绪,每个人各守本份,帮助他人或者遭到恩情会是让自己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此后恩情债便会一直萦绕心头让人苦闷。

4,作为情义而非义务的人际关系。同样作为文化性的现象,日本人对父母对子女对天皇和主人的尊重和忠孝乃是基于情义的对待,而非法律或者是制度上的履行。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所谓的对历史和社会的恩情债。

5,作为高于生死的个人名誉和名声。日本民族的个人名声感也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它让个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审视非常看重,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名誉,还代表着家庭和整个日本民族的形象。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名誉,它们不仅可以以报复复仇的形式挽回面子,更是可以自然地接受失败并立即服从战胜一方,马上开始以自信的姿态追求完全相反的方式实现重建名誉。

6,作为一码是一码的享乐。在日本民族看来,享乐只是无伤痛痒的一件小事和一种存在方式。只要把工作生活和享乐区分开,很多看似纵欲主义的生活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日本文化里不存在对“恶”的诠释,它们认为一切都是善的,只是具体到个人身上对善的暴露的程度和存在方式不同罢了。

7,作为克制自我和追求“圆熟”的自我修行。对自我身体和意志的控制,让行动的自我和观念上的自我达到一致,最终达到“无我”的境界,这是日本民族的修行信条。各种来自外部礼仪、等级、情义、恩情、名誉等压力造就的观察者角色的“我”和处于羞耻文化中自我规训的“我”通过时时刻刻地自我修行得以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

一边是被无色金属捆绑住展示出特定花型、极具观赏价值、温文尔雅的菊,一边是象征武士身份和特权、可以发动战争和输出暴力、血腥冷酷的刀,两者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巧变的日本民族。如今无色金属已被去除,武士阶级已然消失,日本民族又在新的对立中开始以令人害怕的执行力追求着新的目标。虽然说的是日本民族,但是书中很多文化现象在国内现在依然可以寻其踪迹。作为日本文化源泉的中国传统文化,到今天也在持续地对国民施加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的自我规训,情义观,恩情债,教育和成长……是否在另一个视角下也是“菊与刀”的翻版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99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奇校车-战胜病菌》读后感200字

    神奇校车是一套科普绘本,战胜病菌这本书讲的是关于病毒跟抗体的故事。卷毛的学生旺达生病了,于是们就坐着神奇校车进入了旺达的身体。在旺达的体内,看到他的喉咙有白色跟红色的点点,这些点点…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233
  • 乐琦的神奇力量读后感400字

    乐琦觉得和监护人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是不能辞职的,当妈妈是一生的活,监护人却可以说:“好啦,这活就干到这里吧。我要回法国去了。再见”乐琦很喜欢她现在的监护人――的前妻布瑞琪。她总是担…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37
  •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600字

    给太的一封信 ――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感 敬爱的太爷爷: 您好! 里我读了一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深受感动,想给您写一封信,寄托对您的哀思与缅怀。 今年…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72
  •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王小波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独家首次曝光王小波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本版独有王小波写给许倬云的信。至今为止难以超越的情书经典。《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留给世人最全…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68
  • 读《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有感600字

    杨红樱阿姨的“笑猫日记”系列丛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爱的图书之一。在我的眼里,可以没有零食玩具,但是“笑猫日记”必须要有。这不,“笑猫日记”最新一本《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刚刚出来,就被…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3
  • 《小王子》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在期间的作业中,有幸观看了电影《小王子》。虽然这是一部动画奇幻影片,但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涌现出了一些悲伤的情感,令我无法释怀。电影《小王子》的奇特之处在于:电影里那种隐…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