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读书笔记2500字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作者: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判断性问题,希望我们能提供较为详尽的指导,鉴于此,我们专门撰写了这本书,以满足大家的需求。本书最新版依然致力于培养学生一整套提问的技能,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些技能的训练都是在轻松自然的讨论中展开的。本书特别适合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应用。普通教育学课程、语言类课程的说明文写作,以及专门用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阅读和思考的技能的课程。另外,它还是提高沟通效率,实现关键沟通的一本难得的精品之作。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读书笔记2500字

本书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

主要内容

● 普通大众也需要掌握批判性思维吗?

● 怎样才能具备批判性思维呢?

● 有没有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呢?

书中金句

● 宁可在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时反复无常,也不要在缺乏论据、强词夺理的结论上执迷不悟。

● 通往真相的道路充满了崎岖坎坷,而这些磕磕绊绊,就是问题。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把关键的问题“揪”出来,通过解决问题,搬开千金的绊路石,最后看到真相。

● 身体力行通常比旁观更有趣;做好,比只是简单地做更有趣。如果你开始运用本书所教授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你在听和读中就会体验到自豪感,就像你成功参与物质世界时所体验的自豪感一样。

● 但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某种观点是谁的,而是它是不是好观点。如果使用本书中的批判性思维来武装自己的话,你能够感觉到一种满足感,即知道为什么某种观点只是一堆废话所产生的满足感。

精华笔记

本书作者尼尔•布朗是一名杰出的经济学教授,他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经常为美国国家安全部、俄罗斯国家秘密服务部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等众多机构和公司员工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他的这本畅销30年的《学会提问》,正是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经典读物,至今已修订到第10版。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批判性思维,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学会提问》一书将批判性思维分解成三个方面帮助我们理解:

第一,有关键问题意识;

第二,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第三,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意愿。

二、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掌握批判性思维呢?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信息,需要做出判断。这个判断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

广义来说,大到国家决策,小到个人生活,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作者尼尔在书中举例说明的很多话题,包括广告、立法、选举、学校教育、论文写作、个人生活决策等等,无一不是日常生活触及到的事情,这些都与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

批判性思维并非找茬儿、挑刺儿,而是用一种积极而谦逊的态度参与对话,深入理解对方,并且形成自己的结论。尼尔在书中写道:“你应该记住,几乎任何一个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换句话说,别人精心挑选并呈现给你的信息,目的就是希望它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你。那么,你是否要成为别人思想的傀儡,决定权在你自己。

三、有没有一些学习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呢?

如果把批判性思维比喻为一张逻辑迷宫,在书中,尼尔提炼了一套完整详实的提问技巧,可以让我们快速找到批判性思维的入口,并顺利地到达出口,沿途需要经过论题、结论、论据、推理过程、证据的效力等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技巧。下面我们就以论文写作这个例子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几个技巧。

1.在论文写作时,首先要找准论题和结论。

简单来说,注意听一听对方话语中的这些关键词,例如,“是什么”“应不应该”“因此”,就可以快速掌握对方的论题和结论了。

2.除了找准论题和结论以外,第三个关键技巧即论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由。

因为,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论据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所谓论据,就是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者逻辑依据。论据加上结论,构成了一个论证过程。如同寻找结论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找到论据。如,“由于”、“鉴于”、“第一、第二、第三”、“研究显示”等等。有时候一整套论据只用来支撑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用于支撑另一个结论,论据也可能会由其他论据支撑。

3.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将论证结构图放到更清晰的焦点之下,即准确地辨认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

4.但是,有些观点并不是那么外显,这个时候,你需要明确一下论证的过程,也就是从论据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才能掌握作者真正的立场。

到此为止,你已经在批判性思维的逻辑迷宫里逛了一圈,相信你也对论题、结论、理由、推理过程、证据的效力等,这些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尼尔要为这幅思维地图加一个标注,也就是:警惕且避免二分式思维。持有二分式思维方式的人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从而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比起“应不应该”、“是不是”、“对不对”,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倾向于问“怎么样”。

李开复对于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回答是:

1.多问how,也就是如何应用知识;

2.多问why,理解为什么;

3.多问why not,试着去反驳任何一个想法;

4.多和别人交流,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可以说,这几个点与作者在书中的论述相当吻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99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草房子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姑姑送给我一本新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草房子》。它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简直是爱不释手,经常贪婪地看。 笑着问我:“看了这本,你有什么感想…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9
  •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感悟赏析:最近,我阅读了霍金的名著《时间简史》,这是一本关于宇宙和时间的物理学科普书籍,读过之后,深受启发,让我感触良多。原来宇宙竟然如此…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43
  • 滴水穿石读后感300字

    嗨!你们好!请问你们是否看过一篇名叫《滴水穿石的启示》的课文呢?如果没有,那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读后感吧!呵呵,你可要好好看一看哦,千万别不认真看。谢谢了。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08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年《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响起时,我都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被网友亲切称为“太空导游”的刘伯明…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32
  • 读《小马宝莉之友谊就是魔法》有感1500字

    是什么?是之间的信赖,而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存在,自然也少不了友谊。《小马宝莉之友谊就是魔法》是一本我时看的一本书,虽已经过了许久,但始终是我的回忆…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75
  •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600字

    徘徊威尼斯――读《威尼斯商人》有感  徘徊威尼斯,矛盾的是社会局势,犹豫的是人们思想,思考的是莎士比亚的心。  ――题记  徘徊在威尼斯的街道上,巴萨…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