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读书笔记2500字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作者:罗大伦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读书笔记2500字

近些年,正在兴起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或许与国家的文化振兴战略有关(经济富起来了,但从文化的热潮来说,并没有),或许有习总书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有关,或许与人们从物质追求转变为精神追求、生活的幸福感、满意感有关。从读起儒释道经典,诵起诗词歌赋到重温礼仪习俗,注重健康养生,呈现欣欣地传统文化复兴景象。而在这些传统文化当中,最受现代人争议和误解的怕是中医了。

在现代医学看来,中医就是伪科学,没有现代医学那么精准,估摸着给人看病,估摸着给人开药,给人感觉一种不靠谱,甚至还带有一点神秘色彩,这是包括我在内(在一段时间以前)的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却又对中医又特别有好感,因为我曾祖父、爷爷也会点中医时常给人看点病,平常有些人患了点病(跌打损伤,身体某个部位痛等什么的),看西医没看好,会来找我爷爷看看,有没有什么祖传的方子,开点中药试试,基本上有点效果,也治好了不少人。我妈妈也会平常收集点简单实用治小病的方法,比如中暑了刮点痧解暑,而且效果很快;感冒了弄点红姜糖水,还有类似刮痧方法,发烧的风油精治疗法;咳嗽弄点陈皮水等等,都是用点中医方法也没有吃西药什么的,而且从现在看西药抗生素的滥用有点严重,能用中医小方法尽量不用西药,药少吃点为好,食疗最好,渐渐对中医有所好感。

在初高中,正是生长发育最好时期,因学业繁重而几乎天天熬夜,而导致气血较虚,体内湿气较重,总是满脸痘痘,而且肝气有所损伤(我现在才知道)。这种症状一直伴随我到大学毕业,虽然大四期间开始了解点中医,也没有深入去看看、学学,只是练练八段锦,有段时间吃了点茯苓散去除体内湿气,有点效果,人感觉稍微精神点,但脸上痘痘还是较多,人也显得较瘦。差不多三个月的八段锦(一种传统养生气功,形体练习符合中医理论),寒假高中同学聚会的同学说我变帅了,当时也是笑了笑。后来下学期和同学去韶山玩,拍了照,发了朋友圈,一个高中同学给我留言,说我长年轻了。当时暗道,这才二十出头啊,就说我长年轻了,可想而知我高中甚至大学前几年是有多沧桑,从而深刻感受到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的厉害之处。后来,我反思道,这些年,说人生病了嘛,也没有,从西医来看,没病,健康啊也不需要治疗啊,但人就是感觉那么沧桑,那么显老,这才二十几岁啊!但是练习中医传统养生运动呢?什么药也没吃,只是几乎每天练练八段锦几个月就有效果了,何况我之前也有经常跑步运动啊,同样是运动但效果为何就是不同呢!从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相信中医了。

在这本书中,罗大伦医生(也是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中医祖传的一些名医和那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中医名医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以及将自身从医经验传授给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从这些故事和罗大伦老师所讲述的治病经历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中医,不是一门伪科学,而也是一门科学,只是它的一些理论方法用现代医学无法解释清楚,它常常借助于经验,也借助于自身不断改进的理论。中医不是常说的只能用于调理养生,也经常治很多病症;中医治病时间也不是都要很久,也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是治完表层病状后还要深层调理整个身体;中医治病没有效果不一定中医无效,可能是并未辨明症状而下药,而往往是症候明了后,对症下药,立竿见影,甚至有点神秘,即是辨证施治;甚至有很多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疑难杂症,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就是中医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来想想现代人们为什么会漠视中医这个问题,一方面有“文化大革命”对中医的批判,全盘否定,认为这是伪科学,经验之谈,西医才是真正的医学,真正的科学;一方面也有中医自身的原因,中医只有完全理解其理论,“道行”很高的中医师才能辩症施治,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样的中医师很少,而庸医太多,造成了太恶劣的影响,让民众对其失去信心。而不像西医那么按照这样的流程理论步骤即可,即可对症下药,对学医之人的要求没有中医那么高。(个人感觉)中医在现在也有走向西医的这种趋势,按照西医的学习方法教学,学中医的医生看古代中医医书的少了,那是古代中医师的宝贵经验,经验可以说是中医的重要传承纽带。因为医生在碰到这种病候无从下手时,可能前人已碰到过,而且有很好的药方治疗,但因为没有看过前人的医书,没有了解过,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这本书中介绍了不少的医书和药方,很常用也很有效。由于没有太多的中医理论基础,对药方和机理理解不透,需要好好补补,好好学习。

中医,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去学习,去继承,去弘扬,不论是了解中医的一些知识,自我调理养生,还是树立对中医的信心,还是立志治病救人,继承弘扬中医,都好~

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

为人子女不可不知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0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海洋生物》读后感400字

    ,是一个奇迹,她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让它们在里面成长。 《海洋生物》带我去认识了许多的海洋生物,如:水母、真鲷、海豚……数不胜数,它们个个形态各异,有的生性凶猛,有的则生性温顺,不管…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266
  • 听《琅琊神韵》有感600字

    今天,我欣赏了笛子大师俞逊发的曲子《琅琊神韵》。他运用了新颖的笛子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的险峻和雄伟。用笛子模拟了滴水、风声和鸟语花香,又以人声声乐为伴奏,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琅…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03
  • 大象的主人读后感800字

    里,《大象的主人》这本书伴我度过了六十天的美好时光。 这本书的作者是勒内?吉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吕克的小家伙。 吕克从小生活在安东尼奥叔叔家。但是,有一天,安东尼奥叔叔接到冒险…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11
  • 读《龟兔赛跑》有感600字

    上周星期六,我去了图书馆看书。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龟兔赛跑》。 这个故事讲的是 :找赛跑,一开始,就已经超过好远好远,眼看兔子就要到终点了,可兔子心…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78
  • 《当点遇上线》读后感600字

    “当直线遇见圆点,有关爱情的几何学便开始了。”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美绘本,当我看见它时,我就深深地被它所吸引。 也许你会问,这本书与众不同在哪儿呢?别急,让我慢慢为你介绍这本《当点遇…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72
  • 《暑假奇遇》读后感300字

     这个假期,我读了很多课外书,有《笑猫日记》《草房子》《爱的教育》《长袜子皮皮》……读过之后感触最深的,还是《奇遇》这本书。 《暑假奇遇》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的一本,…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3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