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读书笔记2500字(2)篇

无人生还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十个相互陌生、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暴风雨让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所预言的,客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十个小士兵》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一座孤岛,十个不同职业、不同境遇、素不相识的人聚集在这里,经历无数的恐惧、猜疑、结盟、死亡,一切终于回归平静。

我认为阿婆厉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阿婆的悬疑推理小说极具仪式感和艺术感,从餐桌上一个个消失的小士兵,到每个人死亡的顺序,他都是精心布置好的,现在很多连环杀人案也充满这种仪式感。

其次,阿婆的悬疑不只是为了悬疑而悬疑,更多的是给读者以道德上的拷问,人的一生也许都不会犯法,但是真的无罪吗,有多少人多少次以多少种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别人的死亡,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阿婆派法官来进行道德审判和道德处决,维拉小姐是道德处决最典型的案例。

第三,阿婆的悬疑故事所营造的环境十分微妙,越是封闭的环境,反而能引发人更多的思考和猜想。我一开始总相信士兵岛上总有第11个人,后来又猜想他们是否全部是处于某种愧疚和自悔而逐一自杀,再后来我甚至想到岛上也许存在幽灵一般的东西,总之我始终难以相信他们其中一个人是凶手。

这局现场版的狼人杀惩治的是道德犯罪,更是挖掘出人性最为罪恶和最为真实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阿婆最经典的几本侦探小说基本上都看过了,而且都看了好几遍,比如这本《无人生还》。看了好几遍并不是因为小说非常精彩,恰恰相反,我觉得阿婆的小说都不够精彩,读来甚至有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作为睡前消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豆瓣上对阿婆的几本经典侦探小说评分都非常高,以至于我看完第一遍之后有点怀疑自己,不敢妄加评论。自认为看过的推理小说也不少,很少有推理小说像阿婆的小说这样给人一种节奏缓慢、沉闷的感受。因为有些怀疑自己,所以后来又看了几遍,感受仍然差不多。

不可否认,阿婆的推理小说诡计和套路确实非常精彩和经典,很多都开创了推理小说的先河,比如《罗杰疑案》使用的叙述性诡计,本书《无人生还》开创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让人感叹作者脑洞之大。

这种不看到最后不知道结果,看到最后让人感叹作者想象丰富的风格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作者为了套路而套路。许多案件之所以会发生、案件所产生的谜团都需要作者开金手指强行制造一些巧合,很多人物的行为都不是正常人所为,作为读者心里不免有些疙瘩。

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里身家几十亿的女富翁出国蜜月旅行那么长时间竟然甩不掉一个平穷的女孩子。还有本书《无人生还》里杀人凶手哪来的钱买一座岛?凭着陌生人的一封信就兴致勃勃来海岛参加聚会的军官怎么会突然自闭绝望最后被杀?甚至本书开头仅靠几封信就把所有人骗来孤岛也并不那么令人信服,有几封信里给的理由很牵强,很可能有几个人不会参加,作者强行让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严重削弱了故事的可读性。

其次,作者太注重诡计和套路而忽略了细节,有些细节甚至是为了套路的成功强行被作者忽略掉,造成一些严重的破绽和漏洞。这些bug在初读小说时让人产生疑问,看完最后的诡计再比照前面产生的疑问会发现如果侦探或者其他人注意到这些细节,如果作者不故意隐藏或忽略这些细节,侦探早就破案了,甚至不用侦探出手凶手就被抓住了。

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第一枪故意打空时,旁人和侦探没有发现打空的弹孔,说明勘查现场完全不仔细。现场的两个旁人没有第一时间拾起作案的手枪,都第一时间去照顾开枪打人的人却不管受伤的人,完全不合常理。比如本书《无人生还》里法官仅凭一点红泥就可以装成被枪杀致死,旁边几个人甚至抬尸体的时候都发觉不了,太不现实。

在阿婆的几乎每部小说里都存在很多这种强行制造巧合、故意让人物行为不正常、忽略和隐瞒细节、不顾逻辑造成很多破绽和漏洞的情况。作为推理小说,阿婆的书还不如《哈利·波特》里的逻辑缜密。

当然,阿婆的推理小说并不是本格推理,案件的侦破也完全靠阿婆给侦探留的后门。如果阿婆推理小说的故事能写的引人入胜的话,读者不是不可以勉强忽略以上情况的存在。事实上《无人生还》就根本不是一部推理小说,按照阿婆最后给出的逻辑,这部书里的凶手可以是这10个人里的任何一个人,完全没有推理可言。

关键是阿婆为了自己套路的成功,为了在最后才揭露诡计就必须在前面给出各种不相干的信息造成烟雾,为了欺骗读者在每个案子发生时都有大量的嫌疑人,每个嫌疑人都有见不得人的事或者自己的小算盘在侦探询问时不说实话,把侦探或读者引入歧途。

本来一开始就给出一大堆外国人名就够让人眼花缭乱的了,作者在案发调查中还要为每个嫌疑人插入一段对案件推动基本没有作用的故事。这些大量让人记不起名字的嫌疑人无用且无聊的信息造成阿婆的小说节奏非常缓慢、沉闷,再加上前面非常多的巧合、破绽和漏洞等情况,只能完全靠提醒自己故事最后有精彩的诡计和套路来坚持,否则完全读不下去。

可以这样说,读阿婆的小说,只需读前面20%了解主要人员和案发情况,再读最后20%了解故事的诡计套路就行了。

阿婆的几本高分经典小说,《罗杰疑案》和《无人生还》我给3星,毕竟开创流派先河,而且故事性相对来说还可以,勉强能够读下去,其余几本只能给两颗星。剩下的几十本不读也罢,毕竟几本豆瓣高分也就这种水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2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斯文:帮忙、帮闲、帮腔、帮凶及其他》读后感_600字

    《斯文:帮忙、帮闲、帮腔、帮凶及其他》读后感600字 有了电台后看书时间变少了,感受也少了。边读边做笔记也少了。这本书前一部分讲的是文人的分类,即本书书名, 歌功颂德,是帮腔;吟风…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05
  • 小妇人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小妇人》这本书是以家庭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克一家的天伦之爱,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故事中的主人公共有4个性格不同的姐妹。大姐叫曼格,既美丽,但…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77
  • 读《成绩单》有感8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成绩单》。这本书是安德鲁•克莱门斯写的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诺拉。是个天才女生,她从小酷爱读书,对拼图很有天赋。奇怪的是,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34
  • 《态度》读后感1000字

    《态度》读后感1000字 态度决定命运! 近几年先后读了吴军的“之”字系列(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等)和《智能时代》,很喜欢他的工科思维结合深入浅出的文字以及中美两…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7
  • 《罗生门》读后感2000字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人性就如此丑陋的被呈现出来。 ――题记 黄昏,阴霾密布,荒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顶盘旋着噬人骨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02
  • 读《残狼灰满》有感3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沈石溪的书――《残狼灰满》,当我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泪水不由的流了下来,我被残狼灰满那种坚强、自信,永不服输的精神所折服,也被他为了尊严最后不惜与公原羚一起坠…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