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全球瞩目新作,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终极命运。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人类创造了怎样的世界?人类为何如此深信自己不但控制了世界,还能赋予世界意义?
人类认为自己创造了历史,但历史其实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展开的。单一人类个体的基本能力,从石器时代以来并没有多大改变,真要说有什么改变,也可能只是在衰退。但是各种虚构故事的力量在增强,它们推动了历史,让我们从石器时代走到了硅时代。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预测未来从不容易,而各种革命性的生物科技又让这难上加难。像我们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会用生物科技来再造人类的心灵,而以我们现在的心灵,并不能预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每天都有数百万人决定把更多的生活控制权交给智能手机,或者尝试某种更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在追求健康、快乐和力量的过程中,人类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特质,于是特质一个又一个地改变,直到人类不再是人类。没有人能掌握所有最新科学发现,没有人能预测全球经济在10年后将会如何,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一片匆忙之中将走向何方。治愈与进化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医学一开始几乎总是要拯救那些低于正常下限的人,但同样的工具和知识也能用来超越正常的上限。我们必须在今天思考人类未来的议题。正因为我们面临着如何使用新科技的不同选项,也就更应该理解现在的状况,主动做出决定,而不要等着被决定。历史常常是由过度放大的期望塑造的。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科学并不只是预测未来。各个领域的学者经常希望拓展人类的视野,因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全新而未知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中,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制约,也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来管理。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科学家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不同的“世”,例如更新世、上新世和中新世。按正式说法,我们现在处于全新世。但更好的说法可能是把过去这7万年称为“人类世”,也就是人类的时代。原因就在于,在这几万年间,人类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变化唯一最重要的因素。进化论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进化就是变化,进化无法产生永恒不变的实体。因为人类不再相信而一夕蒸发的,不是只有金钱的价值。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法律、神,甚至整个帝国上。如果我们想了解人类的未来,只是破译基因组、处理各种数据数字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破解种种赋予世界意义的虚构想象。事实上,要分辨伦理判断与事实声明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如果要讲绝对的真理、生命和宇宙的意义,就必须依据某种高于人类的来源制定的永恒法则。
人类还能继续掌控世界、赋予世界意义吗?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将如何威胁人文主义?谁可能继承人类的角色,什么新宗教可能取代人文主义?科学不仅破坏了自由主义对自由意志的信念,也破坏了对个人主义的信念。数据主义认为人类已经完成了自己伟大的宇宙任务,现在应该把接力棒传给完全不同的实体。第一次认知革命的心智改造,让人类能够接触主体间的领域,也就让智人成了地球的统治者;而第二次认知革命则可能会让智神接触到目前还难以想象的新领域,让智神成为整个星系的主人。科技人文主义希望让人类的心智升级,让我们能接触到目前未知的体验、目前未闻的意识状态。未来要将人类的心智升级时,反映的也可能是政治的需求、市场的力量。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可能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历史角度来看,变革酝酿已久。只要我们仍然相信人类的意志和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本源,就永远无法处理和这些科技的关系。
这本书里不断问着,究竟是什么让人优于其他动物?数据主义有一个全新而又简洁的答案。人类的体验并不比狼或大象的体验来得优越。只要是数据,都无高下之别。然而,人类可以把自己的体验吟成诗、写成博客,再发表到网络上,使全球数据处理系统更为丰富。就是这样,才让他们的数据有了意义。这不是赶不赶流行的问题,而是个生存问题。我们必须向自己和系统证明自己仍然有价值,而且价值不在于单纯拥有体验,而在于能将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数据主义对人类采用严格的功能观点,完全依据能在数据处理机制上发挥多少功能来评估人类体验的价值。所有的想法都要先改变我们的行为,然后才会改变我们的世界。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同样的科技,也可能创造出非常不一样的社会。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兴起肯定将改变世界,但并不代表只会有一种结局。书中讲到的一切情境,都只是可能性,而非预言。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智能正与意识脱钩。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内观禅修,观察事物的真相,才能更了解心灵及世界!!!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看完了《未来简史》,说实在很多章节对于我来说有点烧脑,但有些章节也让我很兴奋。好读书不求甚解,自己看的喜欢就好。正如书中引用卢梭的话在我心深处,出于自然,无人能抹去。想做什么,只需要请教自己。我觉得好,就是好,我觉得坏,就是坏.
《未来简史》的副标题为从智人到神人.最终人类会获得永生(有专家认为人类到了2200年就能打败死亡,也有人认为是2100年。)、幸福快乐、化身为神。科学发现和科技发展将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大多数无用的普通人,另一类是一部分经过升级的超人类。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兴起肯定将改变世界,但并不代表只会有由有一种结局。
▍本书内容很丰富,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第3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第6章 与现代的契约;第7章 人文主义革命中间的一些内容。
▍第3章中讲到我们征服世界的关键因素,其实在于让更多的人类团结起来的能力。如今人类能完全主宰地球,并不是因为单个人比单个黑猩猩或狼更聪明,或是手指更灵巧,而是地球上只有智人这个物种能够大规模而灵活地合作.作者也知道一定会有人抬杠问问题如果说合作是关键,那么蚂蚁和蜜蜂早于人类几百万年就已经学会了集体合作,为什么没能早早统治人类?所以他也重点阐述道它们缺乏灵活性,蜜蜂的合作虽然复杂,但它们无法在一夜之间彻底改造其社会制度。只有智人能够与无数个陌生的个体进行非常灵活的合作。正是这种实际具体的能力,决定了为何主宰地球的是人类。关键词灵活的合作,敲黑板、划重点。接下来要深度思考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了,不能把最基本的东西失去了。
在革命万岁的小节中,作者点出大规模合作的极端重要性,胜利永远属于合作更顺畅的一方。罗马之所以征服希腊,是因为他们合作更有效。纵观历史,纪律严明的军队就是能击败散兵游勇,志同道合的精英就能主导无序大众。想掀起一场革命,只靠人数绝对远远不够。革命靠的的通常是一小群人结成的网络,而不是一大群人的动作。
▍第6章 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在古代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资金稀缺,是因为没有信用概念;之所以没有信用,是因为人类不相信增长;而之所以不相信增长,正是因为经济停滞不前。于是停滞就成了恶性循环。
到了现代社会,因为人们开始相信未来,促进了信贷这项奇迹,才终于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信贷正是信任在经济上的表现。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创业成功,民众对未来的信任就会增加,信用扩张,利率下降,企业家更容易募资,于是经济增长。因此,民众对未来更加信任,经济继续增长,科学也随之进步。温总说过,信心比黄金贵。
▍科学最大的发现正是人类发现自己的无知。人类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所知竟如此之少,就突然有了很好的的理由要去追求新知,开启了用科学推动进步的道路。
人类掌握了高速增长的密码,但同时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生态崩溃。人类发现自己陷入了双重竞赛。一方面,我们认为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步伐。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能在生态世界末日前悬崖勒马。
就算人类动作够快,能够同时应付经济和生态崩溃的危机,这场竞赛本身也是有大问题。如何避免现代社会崩溃的命运,作者提出:拯救人类的并不是供需法则,而是因为兴起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宗教——人文主义。
▍第7章是我最喜欢的一章。作者认为正是人文主义,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没依据的困境。
几个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权威。从小,我们就不断听到各种人文主义的口号要聆听自己的声音,要对自己真诚,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心,做让自己快乐的事.人文主义的座右铭是感觉对了,就做吧.在政治上,人文主义告诉我们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在美学上,人文主义说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
▍随着意义和权威的源头从天上转移到人类内心,整个宇宙的本质也随之改变了。对于外在世界,原本的印象充满各种神、缪斯、精灵、食尸鬼,但现在就是一片空无的空间。对于天使和魔鬼的概念,已经从漫游在森林和沙漠中的实体,转化为人类心灵中的内部力量。天堂和地狱也不再是云层之上和火山之下的具体地点,而是人类内在的精神状态。只要你心中燃起了愤怒和仇恨的火焰,就是经历着地狱的痛苦;只要你原谅敌人、忏悔错误、与穷人分享财富,就是享有天堂的幸福。
尼采所谓的上帝已死,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强调,21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离站,而且这可能是智人这站发出的末班车。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搭上列车,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绝。
我想知道的是车票哪里有售?
最后作者提出,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生命,其他的问题或发展的重要性,都比不过以下三项彼此息息相关的发展:
1、科学正逐渐聚合在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之中,也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
2、智能正在与意识脱钩。
3、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