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好天气》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说写尽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的辛酸。作者青山七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想告诉他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帮助他们“迈出第一步”。
「一个人的好天气」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小区对面的公园里有一处常年流着的小瀑布,娃特别爱看。每次到这里都定定地盯着小瀑布。不知他的小脑瓜里想着什么,是想了解水一直在流淌的原因呢,还是想知道水一直流着的意义呢。
阿伦*瓦兹写到:你无法抓牢生活,就像你不能将一条河放在桶里带走。要是你试图将流动的水抓住并放入一只桶内,这只能清楚地表明你并不懂得流水的性质而且你将永远失望,因为水是不会在桶内流动的。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对生活和对上帝而言,也是如此。
青山七惠写到: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有时我也会陷入到追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的想法中,常是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看了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这本书,新增了一点感悟。
《一个人的好天气》是2007年芥川奖夺冠作品,日本最受瞩目的畅销小说。小说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我”知寿和妈妈,一条是吟子,是“我”的舅姥姥,一位独自生活的老人。因为妈妈要去中国工作,而知寿不愿意跟去,只身来到东京打工。母亲既是为了女儿的安全也是为了偿还年轻时答应舅妈同住的请求,把知寿介绍到舅妈吟子家居住。孤单的两个人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各自生活,各自恋爱,最后又分离的故事。整体基调正如作者所说: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故事中的三个女人拥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人生感悟。
“我”知寿,二十来岁,并不是特别充满活力,透着点忧伤但很随性的小姑娘。一个人来东京打工。妈妈希望她能继续读书,她却不愿意,要打工一个人养活自己。内心里还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妈妈养育自己的费用还清。知寿和妈妈按理应该很亲密,实际却又略感生疏。特别是在妈妈决定嫁给中国人之后,“我觉得连结自己和妈妈之间的线“噗啪”一声断了。”母女之间的疏离,在母亲的每一次回国后,进一步加剧。
或许每个读过本书的女孩都会在其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是母女之间的问题,还是感情上的问题。在感情上,知寿总是碰到不在乎自己的人,却又没有勇气离开,最终被男友抛弃了。青春期萌动,看到心动男生的不知所措。遇到情敌时的自卑,心里却又非常不甘心。失恋后的怠倦,感慨着真想去死啊!非常真实而细腻的描写。不禁让人想起曾经一个人生活的时光。
这也是本书比较吸引我的地方,书中“我”独白的段落蛮多的。“我”是个很自由自在的人。不想上学就不去;打工遇到心动的男生,会主动示好,分手后,索性工作也辞了。“我”有个很可爱的地方,喜欢拿别人的小东西,收在自己的盒子里,时不时地拿出来把玩。回忆与东西相关的人,物和情景。内心里比较敏感,在刚入住到吟子家时,看到屋檐上一排猫的照片,吟子说只记得最早养的猫叫彻罗基,后面都不记得了。“我”表面上嘻嘻哈哈地当笑话听,心里并不平静,感觉好像触到了某种阴郁的东西似的。也会问吟子:像我这样的人不会被喜欢吧?大家都喜欢开朗活泼外向的人吧?其实这也是我常想的。是的,我们就是这样,不是那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有点忧伤,但是仍坚定地告诉自己要认真的过下去。
母亲,同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能好好生活,过上好日子。而自己呢在感情上,想着早晚要结婚的,遇到个想跟自己结婚的人,虽然不是很中意,也就这样结了。有点寂寥却仍心存希望的感觉。
吟子,则是位洒脱而充满智慧的老太太。会认真地化妆去参加舞会,与老爷爷约会。还会偷偷地用知寿的化妆品,而佯装不知道。谈到自己年轻时的爱情,也是从容淡淡地对知寿说:可不能把所有的恨和感情都用光了,到老了,只剩下幸福的回忆,会怕死的。听到知寿与男友分手的对话后,她呵呵地笑着说:“人真讨厌啊。”“人早晚要走的。”面对知寿的感慨:每件事都要难过,悲观,太累了,厌倦了。吟子说:“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拼命地伸出手想要什么,到了我这个岁数,想伸手要的越来越少了。” 知寿问她:“我这么下去行吗?外面的世界很残酷吧?我这样的人会很快堕落的吧?”吟子说:“世界不分内外的呀。这世界只有一个。”就是这样已经看透世事的老太太,仍然认真地享受生活。
有着血亲关系的三个人,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没有大悲大喜,没有狗血剧情,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常常会相对无言,但又不会对彼此无动于衷。也许这就是一种生活吧,像流水,抓也抓不住的,那就让它慢慢地流淌吧。所以生活的意义应该就是生活本身吧。
「一个人的好天气」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一个人的好天气,真是听名字都会觉得有些温暖呢。整本书给人的感觉都很平淡,没有高潮,也没有反转的结局。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平平淡淡,像是七十岁的吟子的絮絮叨叨一般。但是却很适合一个人在雨后慢慢回味,就像你吃过一顿油腻的肉后也要试着吃吃青菜呀。
这本书讲的是去东京打零工的二十岁女孩三田知寿寄宿在七十岁的舅姥姥荻野吟子家,想要追求自我,又通过和吟子的相处中变得更加独立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二十岁的知寿还学不会更好地跟人相处却又不愿意一个人居住,在一个春天来到吟子的家里,却又在另一个迎接春天的日子里离开。
这本书分春、夏、秋、冬和迎接春天五个部分。随着季节的更迭,知寿也在慢慢成长;季节在轮回,知寿和吟子却注定分离。最喜的就是吟子平淡话语中蕴含的深意~知寿死乞白赖想要吟子给她讲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人,吟子说因为家里人的反对,她无疾而终的青涩恋情,让她把一辈子的恨都用光了。冬天的时候,知寿已经在预计着离开,她问吟子。
“一辈子的恨是什么样的?” “我不会再恨什么了。” “怎么把它用光了的?” “忘喽。” “我想趁现在把空虚都用光,老了就不会再空虚了。” “知寿,可不能在年轻时都用光了,要是只留下愉快的事,上了年纪,就怕死了。” “会怕死吗?” “是啊,怕死呀。什么年龄的人都害怕难过和痛苦的。”
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心里跟那时的知寿一样,愈加觉得自己太无知、太软弱了。是呀,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哪有内在之分。
从小我就有爱拿人家东西的毛病。
知寿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习惯,不是那种在商场顺手拿走东西,也不是盗窃别人的重要物件。就是爱收集周围人身边的小物件,或是橡皮、彩笔这样的小物件。我总觉得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吧,因为父母离异之后缺乏来自原生家庭的温暖~大概是觉得留着对方的物件才不会忘记两个人的回忆吧。其实我也总爱这样,不是偷藏,但是也会刻意地留有两个人交往的小物件,总害怕自己忘记这些温暖。到冬天的时候吟子已经谋划着离开,害怕吟子忘记她希望吟子把她照片挂起来,吟子说,“回忆又不在照片里”,一语惊醒梦中人。
“喂,我走了以后,你会挂我的照片吗?” “你又不是猫。” “挂上吧。” “又没有死,不能挂。” “可是,不挂上的话,该把我忘了吧。” “回忆不在照片里呀。”
很喜欢端庄可爱的吟子,就算七十岁也还能好好打扮,住在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里,情人节还跑去买巧克力。真是一个无比讨喜的老婆婆啊,平和、善良、温润又积极~一个人的好天气啊,希望我一个人也能有看到好天气的心情~
可能的话,我还是愿意永远这么年轻,不经受世事磨难,静静地生活下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自认为自己是有受苦的精神准备的。我想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想尽量锻炼自己的肌肤,成为一个能够经受任何磨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