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23个国家版权大战,一部轰动全球的著作!奥巴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人力荐!由本书改编成的人类简史课程,成为全球诸多知名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尤瓦尔赫拉利,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写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不到五百页,就能让你厘清人类历史重大脉络,这是仅有的一部!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你好,我是人类。
某一天,当我们需要跟其他物种进行自我介绍时,这句话或许是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吧。但是,身为人类,我们真正对自己的存在,对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种种,都一清二楚吗?否。至少于我而言是如此的。于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讶和惊吓,远远大过惊喜。
要了解人类的现代社会,或尚算有可寻之处,毕竟正身处其间。但要遥想人类的起源,就真的云山雾罩了。只模糊知道,人类是由猩猩进化而来的,然后好像就直接变成现在这样了?当然不可能。这中间还有着漫长的千万年,还有着一段又一段天翻地覆。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惊讶,是分清了人种的概念。原来曾经地球上并不只有一种人!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罗人、丹尼索瓦人……那么多的人种曾共存于这个世界。而我们,是智人(这名字真是给自己贴金得太过明显)。私以为,对智人与其他人种关系的解释,混种繁衍理论更合理。所以,现存的我们或许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智人了。而这将给人类固有的对自我的认知,带来巨大冲击。毕竟,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自己,认为智人是造物的极致,是上帝所有恩惠的赐予,是整个自然界的最高主宰。可是,我们居然原来并不是纯种的智人!能接受吗?当然不能。至少,对某些宗教的信徒而言,这样的思想已经可以被当做异端邪说了吧。关于人种的讨论和研究还在继续。不管怎么样,最终是智人留存了下来。而我们之所以会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虚构故事的能力。相信我,在看这书之前,我从没听说过这回事。或者更准确点说,我知道我们会虚构——不就是讲个想象中的故事吗?瞎掰谁不会啊——但不知道,它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早期智人的团体,是靠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紧密联系来运作,互相之间的八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人数一旦突破150,这种单一的模式就不管用了。此时,就需要借助虚构的力量来维持。虚构一个又一个故事,比如神,比如国家,比如钱,比如公平正义,然后传播,让大批互不相识,甚至相隔遥远的人都相信这些故事,受其约束,最终形成规则和制度,代代相传。换句话说,人类用虚构的能力给自己画了一个又一框,把自己框在里边,人人都遵循框中的规则。既有客观存在的自然现实,也有自己构建的想象的现实,认知革命由此开始。人类甚至开启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文化演化之路。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生存,都会进行相应的基因演化,去劣存优。但这一过程十分漫长。基因决定行为,若是基因长时间保持不变,那生物的生存方式,它们的社会结构也不会有明显改变。而人类在基因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就靠着虚构的能力,硬生生为自己开辟了另一条发展道路。生存所需有了变化,我们就自行进行调整。这相当于是只管自己的选择,而无视了大自然的力量。想想,略牛逼啊!认知革命让智人仿佛吞下了伊甸园的苹果一般,有了自己的智慧,也越来越像现在的人类。之后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依次进入农业革命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图景渐渐熟悉起来,但在这熟悉之中也渐渐见出更多让人心惊的真相。人类尝试摆脱自然的束缚,于是让自身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似乎颇让人得意。但随着人类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事情也渐渐开始失控。生物工程,仿生工程,这些高科技工程的发展,让人类社会从中受惠。但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本来存在于自然,受自然制约的人类,不但在奋力摆脱着束缚,似乎还开始抢夺自然的统治权,直接干预大自然的能力。更有甚者,无机生命工程更是对自然的彻底无视。人类似乎在慢慢创造一个独立于大自然之外的世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虽然在这个新世界里人类是创造者,但能不能成为主宰者?那些被创造出来的生命体,他们究竟会经历怎样的发展演化?他们会有怎样的三观?他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定义?这些问题,看上去可以预测,但其实具有太多不确定性。未来可能会很光明,人类社会借此进入到第四次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高度;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未来,那些完美无缺无机生命体直接就取代了人类的地位。细思极恐。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的重点,其实是最后留下的问题。人类,是时候进行反思了。一味埋首前进,而不辨清前路如何的话,谁知道我们又将把自己带入到什么境地呢?
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立场和角度很有意思。虽然身为人类,但他却能够跳出自己的身份,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评判,端的公正客观。另一点,既然是历史研究,那么短时期的放大观察,与缩小的全景视角,都应该是要具备的。阅读过程中,就仿佛跟着作者在历史的长河 中上下翻飞,时而深入其间,时而高飞俯瞰,真真痛快!作者教授的时间简史一课在MOOC上有在线课程,虽然内容应该跟书上差不多,但听说更为生动,而且还有很多补充讲解。如果再开课,值得一听。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刚开始看这本书是为了了解人类和社会演变的历史,并且试图寻找人类现在行为模式在生物学上的依据、与过去的联系。不过看完后我才明白,人类的发展早已超脱了基因的束缚,甚至已经通过科学革命获得了超乎想象的力量,未来甚至有可能朝着超人类和“神”的方向迈进。
在读到作者说人们目前的世界观会很大程度受到近几年历史的影响时,看到一条想法说人某一时间段的思考模式也会无可避免地被他最近所读的书所影响。这是一本毋庸置疑的好书,我能它庞大的格局、漫长的时间轴在慢慢地构建我的史观,而作者各种稀奇古怪的有趣想法也逐渐渗透到我日常生活中思考的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角度(这点十分明显,而且很多时候甚至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说看到乐观开朗的人,我会想到这个人心情指数的范围可能维持在6-8,而作为一个悲观的人想要学习乐观的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心情指数可能只会维持在4-7。不过这也有令我害怕的地方,当我看到的东西和我从前一直认为的理念、履行的行为相背时,我会给自己的想法叫停,而继续按照这个世界普遍的真理行事。
这本书开头讲述的认知革命就几乎颠覆了我的认知,提出了两个非常新颖的想法:1.人类能够描述虚拟事物的能力使得大规模的机构可以运作,而超出通常能够合作的人数上限,这也使智人站到顶端。
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细想,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就在这儿吗?我们的社会已经充斥着这样想象的概念:国家、法律、公司、金钱、宗教、理念,这些人类社会运作的根基,难道动物社会也有吗?我们生活其中,却丝毫不觉得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帝国、金钱、宗教、意识形态作者还在后面的章节具体讨论。
我们现在的行为模式,其实很大程度受到很多观念的影响,这些观念隐藏在骨子里,很难被察觉。我们笃信的平等公正、消费主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古人可不会相信,可是到底是对是错?谁也说不清。
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已经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于是,个人欲望也就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
毕竟,宿命论的引人之处,就在于觉得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信念都是历史上自然且必然的产物。于是,我们似乎是自然而然就发展出民族国家,自然而然就遵循着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也是自然而然地坚信着人权的概念。如果承认历史并非必然,等于就是承认了现在的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和人权都只是巧合的产物。
2.智人和社会的发展传承靠的是语言文字、记忆,而非基因。动物需要上百万年才能进化出某样特质的基因,智人社会的颠覆如今可能只需要几十年几百年,这使智人社会急遽演变。
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
确实,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开始后,人类的人均生产值就从前上千年不变的60美金,指数型增长到如今的6500美金(具体数字不确定,凭记忆写的),这样的变化可以说是令人瞠目结舌。
这两点在我看来既是全文的基础、框架、线索,又是全书最精彩的地方之一。后面对于帝国、科学、宗教、金钱的叙写,无不基于此,无不证明了这两点。这两点实在是这本书的精髓,以至于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让我在写书评的时候甚至已经不愿提及后面洋洋洒洒的几大革命。
全书的线索也是作者关注的几个方面也是贯穿了全文,收尾呼应地十分巧妙。我们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产力,可是似乎智人的快乐程度并没有改变;智人从一开始就扮演了一个毁灭者的角色,演变各处生灵涂炭,而现在智人是不是要成为制定规则的神了呢?上万年前,施泰德洞穴的狮人雕像展现了远古智人的幻想,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狮人所代表的基因改造、仿生技术似乎指日可待……智人甚至从脱离基因演变走到了制定基因规则的地步,实在是细思恐极。
这本讲述从猩猩到智人的《人类简史》真的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接下来要默默刷书币看尤瓦尔·赫拉利讲述从智人到神的《未来简史》了…不知道续集讲的又会是什么呢?
这可以说是以一种怪诞的方式响应着施泰德洞穴里的狮人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