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中,据信犯下谋杀罪的女影星凯伊·贡达先后投奔六名影迷,他们都曾热情洋溢地致信贡达,宣称她是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幻想逃离现实的丈夫屈从于妻子,将贡达逐之门外;因贫穷而即将失去房子的农夫为了赏金,将贡达出卖给警察;一朝得志的画家拒绝相信理想真的会走进自己的生活;受到同行排挤的教士为了挽回教众,逼迫贡达去上帝面前忏悔罪行;落魄的富豪贪图美色;只有无路可走的男孩愿意为贡达献出生命……
「理想」读书笔记2500字
这是一本光看书名不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书,理想这两个字在二十岁时是希望和星光,三十岁开始理想与自我之间会变成结婚多年的夫妻一样,你知道对方在你身边,你也并不是厌弃她,但是她已经让你失去了最初的激情,然而你知道你仍然爱着她,三十岁以后的日子面对理想大概很多人都是这样一种态度。当然安兰德的这部小说可不像她小说的名字那般直白无趣,虽然直到阅读此书我才知道她是谁。
理想这本书的独创性不仅仅在于内容,也在于其编排上,书籍里面既包括以小说内容呈现的故事,也包括以剧本形式出现的故事,因为时间原因我并没有读剧本部分,并且我个人认为剧本往往会把故事压缩到变形,它只能依靠演员的优秀演技来使其被填充直至饱满。
故事的开头更像一个类似于阿加莎会写得侦探小说,有一个富豪突然去世,正当人们纳闷无解时,与他交往密切的演员凯达也失踪了。于是当地警察,媒体都纷纷出动去调查她。她为了躲避追捕在同一个夜晚分别去了六个人的家里。
第一个人。他热烈的喜爱着凯达,他在信中写道,凯达是他庸俗生活中唯一的光亮。现实中他是一名罐头公司的副经理,生活中小有成就,在凯达去找他的那个夜晚,他正要跟家人庆祝荣升之喜,为此他提议与妻子进行一场外出旅行,而妻子想的是要购买新冰箱,新微波炉,他们为此发生了冲突。随后,当他独自一人时凯达出现了,他显得那么兴奋和不知所措,然而,最终他考虑到自己被提拔的事情、自己的生活、老婆的需要等而拒绝了凯达关于在他家躲避追捕的请求。
第二个人。他是一位年迈的先生,当晚正在与妻子跟几个孩子庆祝八十岁的生日,等孩子们走后两口子聊起来最近的生活,颇为遗憾的是他们的房子即将被收回,除非他们能够支付一笔赎金。这位先生特别喜爱凯达,也曾经给凯达写过信,信里他表示凯达给了他们夫妻生活的信念,所以当凯达出现在门口时夫妻二人无比震惊,然而在他妻子的提议下,他还是决定通过告发凯达来支付房子的赎金。
第三个人。他是一名颇有名气的画家,他最为得意的作品是凯达的画像,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是以凯达为作画对象。他给凯达写信告诉她,如果没有凯达,他的作品将失去灵魂。然而,当凯达出现在他面前并告诉他自己就是凯达时,他却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并且以轻蔑和戏谑的态度对待他的这位实际上的缪斯。
第四个人。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牧师,他虽献身于宗教然而却觉得与世俗中的凯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他也写了封信给凯达。他最近并不顺利,因为附近来了一位吸人眼球的女牧师,她把他的信众都抢走了,这导致他的香火钱所剩无几。当凯达来找他时,他竟然想借助凯达的有罪忏悔来重赢信众之心。
第五个人。他是一个登徒子,浪荡子,喜欢游走在女色之中,他阅女无数却唯独对凯达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写信告诉她,她并非多么特别和不可取代,但是他仍然对她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当凯达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表现得那么绅士和真诚,最后他们约好了第二天一起私奔,然而当晚结束前他仍然未抵住诱惑而想要占有凯达。
第六个人。他是杂货店零售员,贫穷而卑微,并且总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想要摆脱物质生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然而他却苦于找不到目标与方向。当凯达出现时,两个人就生活问题谈论起来。他向凯达保证要保护她,为此他留下一封承认自己就是杀死那个富豪的人并且自杀了。
然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所谓谋杀事件,这一切都是演员凯达的安排。她为什么这么做。
有人认为男孩成了凯达游戏的牺牲品,作者想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证明理想之荒谬和理想主义的陨落。
我个人倒认为凯达与男孩儿一样都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凯达希望所有喜爱她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义无反顾的喜爱她,她认为人们为此会愿意为她付出一切,所以她才设计这么一个局来检验她的猜测或者希望。而男孩是绝对理想主义的代表,知行合一的典范,他喜爱凯达不仅体现为语言上,更是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其热爱之情。最后的结局并不是理想主义的灭亡和陨落,倒更像是他们两个人的彼此成全,男孩通过自杀让凯达知道了这世界上有纯粹的热爱,而凯达通过让男孩儿以解救自己偶像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帮助男孩儿找到了人生最终的意义,也让他体会了他一直在寻求的那种为有意义的人事物献身的感觉。
安兰德通过这部作品要向世人指明,理想主义并没有毁灭,但理想主义却有让人毁灭的可能性。她寓言理想其实并不遥不可及,如果我们可以摒弃自己的市侩,私心,无知,虚荣,欲望,也许理想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