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渡边淳一情爱小说代表作,超级畅销书。本书讲述的是一场悲剧性的婚外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作品情节生动曲折,真切感人,文字优美。本书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
「失乐园」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我和你—–从心理学角度看《失乐园》中的男和女
奔的4(文章发自简书)
2018-04-21 16:30 · 字数 1549 · 阅读 53 · 日记本
注意,本文是以严肃的心理学角度探讨《失乐园》中的男女关系,请勿简单地从道德层面加以批判。
一年前,53岁的久木升为候补董事的梦想破灭,接着连出版部长的位子也丢了,最后他被打发到了清闲的调查室。当他从公司权力的高位跌下来,人生的重大目标也就灰飞烟灭。久木对权力的攻击性被压抑、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因而这种能量转向攻击自己,他人变得消极,失落不满,忿忿不平。
松原凜子是幸福的,她的老公是医学教授,英俊有才;但凜子也是不幸的,也许是生活习惯的差异,也许是两人矛盾的激化,她和丈夫早已没有了夫妻关系。
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当一个人投入地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是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久木与凜子,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了夫妻关系,久木还失去了权力,也就是其十分看重的社会关系,而凜子本身就是隔绝于社会的家庭主妇,当她与丈夫之间这最重要的关系处于冰点时,可以想象其内心的孤独无助。
就在这时,久木与凜子相遇了,久木后来回忆究竟她什么地方吸引了他。
从相貌来看她算不上是出众的美人,脸庞娇小玲拢,惹人喜爱,身材纤巧而匀称,穿着筒裙套装,显得稳重大方。年龄三十七岁,看起来很年轻,最吸引久木的还是凛子对书法的爱好,其中楷书尤为得意,还曾经专门来中心教过一段时间楷书。
初次见面,久木就被凛子那像楷书一般的端庄与气质所征服。而凜子也被久木的亲切、落寞所吸引。
“你那个年纪的男人,都很嚣张是吧?拿出名片,说自己是常务董事、是什么什么部长,在公司多么了不起多么有权有势,尽说这些。可你对那些绝口不提……”
“想提,问题是没有值得一提的。”
“那些对女人怎么都无所谓的。相比之下,还是亲切些有气氛些……”
“气氛?”
“是啊,看上去你总好像有些疲惫、落寞。”
心理学上说,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当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你我之间建立了连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久木与凜子就像是在黑暗中拿着火把、穿过森林的旅人,突然间,他们在沉寂的世界里看到了彼此的光亮,那一刻,他们只想接近、再接近……
精神分析认为,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每个人作为一个能量体,都在不断向外界发出这些动力,而每一个动力在关系中被接住时,就意味着连接发生了,这个动力就会变成好的动力,如热情、创造力和爱。久木与凜子就在这样的关系中充分伸展了自己,他们是如此相互依恋,在性的方面甚至比年轻人还疯狂。唯一的问题是他们把原本的多维度生活变成了单维度的爱情至上,爱情之弦承载了两个生命的太多期待,于是越绷越紧,当前半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快速崩塌,而两人对未来之路无限迷茫、彷徨时,绷紧的弦终于断掉,两人也因此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当一个动力在关系中没有被接住时,连接就失败了,这个动力就会变成坏的动力,或者说是黑色生命力,如冷酷、毁灭与恨。凜子的丈夫因为没有被“看见”、被连接,集聚了恨。这位医学教授为了报复妻子的出轨,拒绝与凜子离婚,还搜集了其与久木幽会的信息,然后把这件事捅到了久木的出版社。久木因此被迫辞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毁于一旦,这也间接导致了二人的自尽。
《失乐园》里的久木和凜子,为了逃避致命的孤独感,而选择在一起,又为了追求永恒的幸福感,而选择饮鸩自尽。在他们那样的境地,难道就没有生路吗?我记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记录片,讲述美洲的一种高山植物,在夜间零下十几度时,它就像卷心菜一样紧紧包裹着自己,白天太阳一出来,它自然伸展开,充分吸收雨露阳光。看到了吗,即使是无法逃跑的植物,在恶劣环境里,还是可以想办法存活。即使是被困在轮椅上的霍金,一样可以分析无穷的宇宙。
世界存在着时与空两个维度,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拉长时间、拓宽空间,去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处理人生的各种难题,选择就在那里,所以请好好珍惜自己……
「失乐园」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看完了纸质版的,我想写书评了。
《失乐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为父亲守灵那一夜男主强迫女主……但他之后第二次新年时候的强迫我也觉得有益于消除女主心中的负罪感。关于第一次的强迫女主表达的感受有“我恨你。”与“也确实把我给救了出来。”其实,在那一夜静静地回忆死者生前的一些事才是符合伦理的,该守的伦理,若不守,文化就会失去一些什么,不过不知道日本的伦理出现的时间,也不知道它是否根深蒂固。所谓的“救”真的是“救”吗?只是逃避吧,逃避一些负面情绪,但是人好像也就只有从负面情绪中才能得到成长不是吗?他们之间好像没能产生什么负面情绪,其实有,但那是因为违背道德所产生的。还有不违背道德的,那应该就是女主担心爱的消逝与容貌的消逝,而男主也因为女主的担心而陷入了担心。觉得他们处于《亲密关系》中的月晕与幻灭这两个阶段中的幻灭阶段。他们处在月晕中,却看到了幻灭的可能性,从这一点看他们又是理智的。也许作者也看过这本书吧,如果是的话,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内心的细腻。作者有没有为男主找借口我也没有仔细研究。看书的背面,作者说他在书中仿佛像谈恋爱,那么他为男主找借口也相当于为他自己找借口了。而这是说得通的,因为人都是自恋的。
至于男主第一次强迫女主,我不懂为什么,真的那么难以控制吗?男主不能想象一下如果是自己父亲去世,对了,书中倒一直没有提到男主的原生家庭。却提到了女主的原生家庭,这样才觉得他们失去的东西是一样平衡的。虽然女主也有工作,但是也许在作者眼里事业在女人生命中并不十分重要吧。男主的事业受挫,而女主是情感受挫。男主其实感情方面也有问题,女主其实事业也有发展的可能。我在想,如果,男主的事业发展得很成功,那么,他还会为这段婚外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不该假设吗?但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该脱离他/她的本质才好,就是男主的因素虽然是事业,虽然这个因素是变化了的,但他都不该做出这么巨大的无益的改变,这是无益的,起码从结局看来。
男主爱女主吗?如果说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感情,我觉得是信任,女主放松的,懈怠的身体;男主由女主勒着脖子还给她念与他们经历十分相似的凶杀案的非常细节的过程,当我看到这里是我都很紧张,害怕女主像凶杀案中的女主一样因爱生恨,勒死男主。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两对情侣,在树林中自尽的一对情侣,女主的丈夫的情人(也许是……不知道为什么书中并未交代清楚),这四队情侣作者是否在心里暗暗对比过呢?有没有想过给哪一对好一些的结局?作者是不是人道主义,会给女主的丈夫安排一个情人。说来有些讽刺,女主令男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而同时她母亲也失去了丈夫,只不过一个失去的是精神,而一个是肉体,就简单而言吧!有些人拥有爱情却没有信任,而有些人不拥有爱情却有信任,也许他们有后者般别样的幸福,也才在死中让两人达到了和谐。看一些人的书评说小黄文太多太冗杂,他们只是肉体上的,而没有谈及精神上的情。但是,他们都一样地想要留住美好,他们不会忍受婚姻的不美满,他们一个文艺,一个会写书法。也许他们都一样地拥有完美主义吧,这才会使得他们想要留住美好的心燃烧得一发不可收拾。女主的命运是不公平的,但男主我觉得他是可以让妻子幸福也让他自己幸福的,可能是之前看《亲密关系》,所以让我觉得婚姻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他和他的妻子一开始是相爱的,也并没有什么大矛盾。而且他的妻子后来还对他有感情,天气转冷了会为他织两大袋衣服。
其实,没有清晰得觉得那是小黄文。虽然也会觉得不敢承受里面一些赤裸裸的感受与见解,但如果要拿它和言情小说/网文之类的相比,实在是胜过百倍。接下来打算看许多人书评里提到过和《失乐园》有点相似度的《廊桥遗梦》。
最后,感谢大师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提供了视角的作品。有缘再与书中的你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