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倾尽一生心血、历时13年完成的史诗级巨著,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亿万读者的不朽经典,改变马云一生际遇的灯塔之作。若要从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力量,《平凡的世界》是当之无愧的选择,读懂它也就读懂了人生。《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全景式地呈现了一代中国青年突破不凡、超越自我的成长史,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歌。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世界》中,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只是躯壳,勇敢地遵循着心之所向,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就会缔造平凡中的伟大,成就传奇。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平凡但不甘于平凡】
这部小说看完却感意犹未尽,小说虽然完结,生活还在继续没有戛然而止。小说反映了平凡世界里平凡人民的生活,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小说里有劳动和爱情,有生活的艰辛与奋斗,也有生活的馈赠与失去,浮现在眼前的更多的是站在命运的节点上,那些为了爱而努力生活的人们。
“全村的骄傲”。少安作为家里的大哥,虽从小念书聪明,却因家境贫寒,初中念完就回家劳动帮扶父亲养家糊口,从小就承担了本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承受的磨难和艰辛。但是少安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善于开拓创新,即使种地劳动也是村里首屈一指能人。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之后,合作公社大锅饭被打破,正是在这样的机遇下,少安凭借拉砖赚的第一桶金,和妻子秀莲办了一个砖窑,成为了农民企业家,全村的冒尖户。后来天灾人祸导致砖厂倒闭,两口子为欠下的巨额债款也是倍受煎熬,好在后来贷款资金顺利下来,度过了难关,而且砖厂越办越红火,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时候,他率先提出要为双水村重新修建学校,我想这就是对财富最正确的理解吧,财富来源于社会,亦回馈于社会,可以说少安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农民,他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艰苦奋斗而且善良本分的品质,一直以来为了家人乃至双水村村民在生活这辆马车上奋力前行。
“不要见怪,不要见外”。少平在哥哥少安的支持下,顺利读完高中,是个非常有想法的年轻人,因不愿一辈子呆在双水村作为碌碌无为的农民,了无波澜的过完此生,带着年轻人的激情和热血,来到了黄原区揽工,刚开始做建筑施工搬泥运土的小工,经常劳累的皮开肉绽,其中的艰辛真的是难以言表,但是好在有晓霞这样的红颜知己,他们能谈天说地,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流,这也让他潦倒苦闷的生活有了力量和慰藉。可以说,少平的好性格让他一路遇到很多贵人,不仅将户口落在黄原,而且被介绍去铜矿当矿工,结束了艰辛不稳定的揽工生涯,成为一名有稳定工作的煤矿工人。其后的日子里,虽然分隔两地,但是与晓霞的感情毫无减退,生活对少平好似偏爱,但是不幸却降临在这一对恋人身上,晓霞作为省报记者在一次抗洪工作中因救人牺牲,生活又给了少平重重的一击。此后,在劳累危险紧张忙碌的煤矿工作中,少平因救人导致面部受伤,给了这个27岁青年深深的重击,然而生活还要继续,伤病恢复之后少平依然选择回到他热爱的煤矿事业中发光发热,大牙湾煤矿是他热爱的地方,也是他心灵的归属。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这里说说润叶吧,润叶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润物细无声,虽然言语不多、性格和润,但其实内心还是很有想法。她爱少安,他俩从小一起长大,她在成为小学老师之后勇敢的向还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少安表达了心意,只是,少安卑微而脆弱的心灵,加上世俗的压力等等,少安和秀莲结婚了(不可否认秀莲真的是百里挑一的媳妇)。之后,润叶和向前结婚,因为没有爱情,润叶对向前采取冷处理态度,他们一直分居生活,这种状态给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悲剧。可是润叶再怎样冷淡,向前仍然爱她,至死不渝那种。某一天,向前酒后出车祸双腿截肢,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他心爱的润叶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候终于回到他的身边,照顾他,给他鼓励,他第一次感受到妻子的温情,这时候润叶也慢慢接受了向前和他的家人,享受回归到了温情的家庭生活。
“不出生在罗马,但是费尽力气也可以抵达罗马”。兰香是小说中唯一在求学和感情上都很圆满的人。农民的孩子早当家,兰香在家人和两位大哥的支持考上大学了,这对教育教育资源匮乏,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来说是多大的荣耀,出身没有办法选择,但是我可以选择拼尽全力抵达目标。
21世纪的我们看来,不同的时代背景,虽然物质条件更加充实,却有些相似的忧愁,生而为人,总是要承受点什么,总是要经历点什么,然后才能收获点什么,愿时光不负努力与期盼。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就在某个午后,就这样轻轻的柔柔的上架了,不喧闹,不哗众,嗯,其实这就是最平凡的星光永远在那不经意的感动,温柔,轻声的夜空中,闪闪发光。
想了很久该怎么评论这本书,还是下手写了。
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逢人必推的一本书,全三册,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这辈子都要追随的。
第一次看的时候,故事就讲的很深刻,那接地气的,平和的语言,有时像和伟大的,但和蔼的长辈对话,有好听的故事,有深刻的道理,我永远忘不了,我在读孙少平在工地上当揽工时但在深夜里读《牛氓》时我心里的感触;我忘不了孙玉厚夫妇作为一辈子没有给孩子们好生活的父母在面对大儿子孙少安分家时心里的欢喜与难过;我忘不了李向前被感情牵绊的内心,和念念不忘的执念,和润生开车的时候,那棵平原上的树,和白酒,真是刻画的淋漓尽致;我忘不了开篇时孙少平迫不得已只能吃丙菜,那种捉襟见肘,畏畏缩缩,难以言喻的自尊心;我忘不了少平在煤窑里的师傅,为了救别人而惨死,是真的惨死,路遥先生如此锋利的笔,戳着人心,这是泪点之一;我更忘不了田晓霞作为抗洪记者,身死工作,花一般美妙的人儿啊,花一般美丽的年纪啊,这是泪点其二;我也忘不了在一切日子都应该好了的时候,孙少安的操劳一生的妻子患了癌症,喷了那一口血出来,震碎的少安的心,也震碎了读者的心,这是泪点其三。
看完了第一遍时,那种感觉,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但是又不是慌乱,不是六神无主,是那种思考着他们的一生的或得或失,第一次,脱离了当时生活的现实,大概是三年前吧,脱离了当时上的数学课课间,我在想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多少事,那个狭隘,那种压迫的生活学习状态,思想如同潮涌般经久不绝。
原来这就是“悟”。
我开始想东西了,开始想世界为什么是平凡的,为什么有的人很辉煌,有的人很失败,有的人一生难过,有的人一生顺遂,世界上70亿人,人人不同,事事随机,这就是这本书所带给我最初的东西。
读书的作用或许就是如此,思想者最深刻,日后我会经历很多事情,我才十八岁,漫漫的路,太远太远了。
今天正巧和一个好友说道:“一个不平凡的人来到了这个平凡的世界,于是这个平凡的世界打上了不平凡发的烙印。”好友对我说:“是,你也是不平凡的,我们都不平凡。”
我会一边经历,一边思考,一边活着。
其实有很多场景已经模糊了,但有些已经刻在脑子里了,它成为我骨血的一部分,陪我生活着。
再后来,慢慢了解到路遥先生的生平,再去看原著,路遥先生一生也是苦的久了,这些个文字,都是路遥先生拖着病体,熬着,撑着,一个字一个字所写下的。在你知道了作者其人的状态时,再去看写的文章,会有一种很奇妙,很微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像是在高处俯视着这些字,与作者站在同一个地点,看着文中的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生大悲大苦。
这也是悟。
《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意义绝不是一本书这么简单,它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刚好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刚好在我生命最初觉醒的那一刻,甚至说是决定了我一生所向往的所追求的,是我一生的最初的路标。
后来,有时闲了就翻开看看,一个情节,两个情节,有时会忘了前文后文,但是那一个情节,主人公的心里活动,一句话,都是在我心里种下星星的,再看一遍的时候,它就微微发亮,任何难过,不舍,痛苦,悔恨,就慢慢静下来,就慢慢在我生命里缓缓走着。
谁不是一天一天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呢,路遥先生告诉我们的生活的痛苦,无奈,变数,难过,绝望,不堪,跌跌撞撞,都是我们的日子。
路遥先生想告诉我们,其实我们都是不堪一击的,但是我们又是勇敢向前的,生活怎么样怎么样而活,我们就怎么样而活。
嗯,终究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