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吗好的》——百万级销量作家大冰2016年新书。在寒冷的地方,写就暖心的、真实的、善意的、舍不得读完的江湖故事。本书中的江湖故事,铺满牵引你踏上归程的乡愁、给你盔甲也给你软肋的爱意,有回头是岸的浪子,有深沉执着的兄弟,有既做事又做梦还做自己的男人和兰之猗猗、幽幽其香、五“毒”俱全的美少女壮士。他们的故事是生活,他们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用能量强大的小宇宙为你冲破刻板冰冷的生活壁垒,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他们用行动教会你善意对待世界、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同时也善意地对待自己。
「好吗好的」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愿你即可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
——大冰《好吗好的》读书笔记
书中精华
1.为什么大家爱金子,不是虚荣,因为真金不怕火炼,因为它不会被时光催老,被万物腐蚀。
2.这个世界很有趣,有些人忙着做事,有些人忙着做梦,有些人忙着做戏。
还有一些人不慌不忙,既做事又做梦,又在人生这场戏里做自己,做来做去做成传奇。
3.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4.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5.兢兢业业录节目,录完节目撒丫子就跑。跑回拉萨开酒吧,跑回边陲当银匠,跑去江湖当歌手,跑到异地他乡背着画箱子当流浪画师……
6.何为正道?
上了大学选择一份专业,将来就只能靠这一份专业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十八九岁懵懂时选择的那份专业,能定的了你一生的基调?
7.干了一个职业就一辈子只干那个职业?朝九晚五一份工作干到老就是正道?只有三险一金按月领工资才是正道?
这样的生活很正确,但也太狭隘了。
大部分人的能力有限,一生经营一种活法已经很难了,同时多几种活法谈何容易……
8.凭什么只能当一颗社会的螺丝钉?为什么不能既当螺丝钉又当螺丝帽,同时是把螺丝刀?
9.大部分人不等于所有人,重要的也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
真要是想了,能力值怎么的也能自我营造。
10.所谓的难,不过是你还没有真正地想去要。
“想”这个字没错,想也不犯法,有人想当个一条腿儿的高脚椅,也有人想当个四条腿的小板凳。有大部分人在把单一的世俗成功作为人生奋斗目标,也就有少部分人想在既定的目标外再多寻找几个目标。
世人皆把金鸡独立当惯例,我却笃信多几条腿的人生才稳当。
11.任何一个文明健全的社会都应该是多元价值观并行的,同理,任何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健全的个体单位的自然人,面对“生活”二字时,是天然享有多项选择权的。
12.单一轴心的生活没有错,多项选择的生活也没有错呀。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够趁着年轻,凭借自身的能力,多营造出来几个世界呢?
13.每个世界都有一个独特的社会定位,每个世界都有独立的收入来源,每个世界都有一群不一样的朋友,乃至每个世界都能拥有一份不一样的生活。
同时,每个独立世界之间并非寄生关系,而是平行关系,平行中的多元平衡,是为: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14.先有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再谈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当一个人对多元和平衡有了清晰的认知,怎会再狭隘地非黑即白地去看这个世界?怎会一门心思地去相信什么牛X哄哄的世俗成功法门,或者去片面追捧什么狗屁熏熏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15.先有知情权,再有选择权,先尝试再甄别,再筛选再锁定目标,中心思想是平衡,核心技术手段是经常问问自己–想不想要,想要多少?
想要就好好要,每个独立世界都要负责任地去经营,该认真就认真,该拼命就拼命。
但同时,在每个独立世界里,都要给自己立一个清晰的及格线目标,人的精力和心力毕竟有限,一个世界里沁淫得太深,势必影响各个世界的整体平衡,七分熟还是八分饱,知足是王道,聪明人明白自己到底要多少。
每个平行世界都要经济独立,不然很容易从平衡变成寄生。
感想
见到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很多人都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很多时候只停留在“想”。是的,只是想想。
有一次和一朋友聊天,很多事情都有想过要去做,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了。我说感觉好长一段时间都整天不在状态,她问我,你什么时候有在状态,我说大学时候,那时的自己特胆肥,对几个不同的世界浅尝辄止…时间停留在大学,经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想着办法去一一实现。
毕业后两年多时间里,只是在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简单糊口,有过迷茫和惆怅,很多次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想要过充实有意义的人生,但很多时候,很多想法只是停留在“想”,是的,只是想一想。偶尔去做一些改变,把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付诸实践,但多彩的欲望世界,想要的很多,原本想要去尝试多元的世界,但人的心力、精力毕竟有限,如何做互不干涉,互不影响,且能平衡?每个世界的独立,不依附别的世界?
在《好吗好的》书中找到了答案——对于每个独立世界都要给自己设立一个清晰的及格线,每个平行世界都要经济独立,不依附其他世界。我正在努力去改变,大胆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相信现在的天马行空,在将来某一天一定会是海阔天空。
成长,不是你能做什么,不是你敢做什么,而是你能承担什么?
细想多年后还记忆犹新的人和事,都是用心去经营的过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交几个“狐朋狗友”,真诚相待,编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浪迹天涯。
「好吗好的」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数据时代, 想听听自己的故事吗?
好吗,好的,是一种坦诚的心态,或是随缘的状态,或是一句善意的自问自答,或是自度度人。。。
好吗,好的,生活有很多不必要的状态,一方面是生活的百态,另一方面是缺点什么。读大冰代写的故事,暖暖的,尤其是在车旅中,一个人的时候,更有感触,可能是因为孤独,也可能是因为安静,一个享受与内心的对话。读大冰的书籍,倍受感动的不是书中的故事,而是写故事,读故事的心情,或者说,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自己的故事该用怎样的心情去表达和积攒。
深处0和1的世界(IT男的大部分生活,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0和1表示),纷繁多彩,指数级更替的数据,每天上演的故事不过是0和1跳动的音符。频频加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信息,不对,应该叫做有用的垃圾。虽然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快速以太网的发展促使了行业专家犹如水手一样在这个数据的汪洋大海上航行,试图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技术去征服海量的数据。这些水手有一个更专业的名词“数据专家”,他们每天的兴趣主要是发现数据中的海阔天空,并大显身手,向周围诠释,数据时代的魅力。刚到成电实验室,在没来这个地方之前就听过成电“周涛”大神的故事(大数据时代的译者),在他的眼里,数据就是大冰书中的故事,有一个不期而遇的开始,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就结局,在医疗,教育,灾害,生物等多方面,都能寻找到他们的踪迹。突如其来的想法,一波三折的实验,反反复复的调试,回味无穷的结果,有太多的意外。
就像看大冰的《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有让自己想起电话前的期待(乖,摸摸头,一条祝福春节的短信),我有故事你有酒么(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个不期的相遇),真实的姐姐(好吗,好的,一个生活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情)。看似平凡,却透胜过万语。
微信读书上很多的朋友,分享看完大冰书籍的感受(@路途),对这个朋友,不知道怎么称呼,就假装这位朋友不介意,我称其为大哥,大哥的书评很有感觉,其中说(大冰不生产故事,他只是故事的搬运工,哪些故事看完之后,你是羡慕也好,难过也好,是后悔也好,是向往也罢,他只希望,你能更好地认识现在的自己和眼下的生活,再去想想自己的未来,而不是变得更加迷茫)触动了我,是的,生活中的故事何其多,多得每天都在上演,又何其少,少到月末能想起的不多,更何况听听自己的故事呢?作为一个乳臭未干的学生娃,校门是我们最大保护伞,也是我们最大的挡景窗,思想的固化,工科男的应试,电脑前晃动的爆炸信息,时代流行的娱乐社交软件,天花乱坠的网红等如洪荒般的魔力牵扯着自己的视角,是否想过,留住了多少,又是否想过,需要留住什么。
在我这个IT男眼中,假设人的大脑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并有着超大容量的硬盘,计算飞速的CPU,牛逼哄哄的算法,全能的输入输出设备(五官,手脚,皮肤)好像一辈子都开发不完,也用不尽这个神奇的东西。事实上,基于这个假设,同时也是一个前提,大脑是计算机,终有一天,我们会用尽我们能开发的内存,用计算机的朋友都知道,电脑的内存和硬盘是一定的,再打也是会被用完的,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电脑记住寻找这些东西,就需要一个超级牛逼的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 ios等。而我们的大脑是一体机,完成了硬件和软件都能完成的工作,记住和留住,都需要训练引导大脑计算机系统去完成。为此一年都头来,让大脑存储的故事有多少?何况底层是用0和1实现的呢?
数据时代,想听听自己的故事么?读大冰的书,让自己明白,听别人的故事,写别人的故事,讲故事给别人听,讲故事给自己听,该如何设计一个智能算法,引导自己的电脑去寻找,存储,翻阅。
是的,才发现,计算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风景独好!
2017年5月6日01:21:44 安德烈洪@Andrew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