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是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经典电影《情书》原著。故事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孩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展现了两段纯真如水的爱情。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岩井俊二以不动声色的干净笔触,将一去不复返的往事写得深沉眷恋,像是缓缓渗出的泉水一样,让人的心回到纯真岁月,重现柔软澄澈。
「情书」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故事情节】
两年前,藤井树登山时遇难。他的未婚妻渡边博子深爱着他,始终无法接受其他追求者。
当渡边博子看到藤井树的中学名册,长久以来的思念促使博子按照名册上藤井树在北海道小樽市念书时的地址写了一封信。
藤井树:
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
没想到几天后真的收到了回信。回信的人是个女孩子,也叫藤井树,两个藤井树是同学。
这以后博子与这个女孩几番通信,各自在文字中回忆着与藤井树相处的故事。
随着故事深入,渡边博子慢慢知道了藤井树为何对自己一见钟情。而女孩,也终于知道藤井树原来曾对自己情有独钟。
【人物】
藤井树:童年时,喜欢和自己同名的女藤井树,但因为转学,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后来遇到渡边博子,因为博子与女藤井树极其相似的外貌而一见钟情,两人订婚。后不幸在登山时遇难。
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八十七张借书卡上写上了对方的名字,却一直不敢向女藤井树表白。
他又很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第一次与渡边博子相遇时就大声说出了自己对博子已经一见钟情。
对未完成的事,他有着一定要完成的执拗。所以在腿骨折后,仍然在运动会上场。明白他性格里的这一点,也就会明白他对博子的一见钟情。
渡边博子:藤井树的未婚妻。深爱藤井树。因为她的一封信,引出了整个故事。
用情很深。藤井树去世后一直走不出思念。哪怕阴阳相隔再无未来,也要追寻对方过去的点滴。
受伤很深,又很无私。当知道自己只是藤井树心中某个影子的替代,将信件归还给女藤井树,留给对方一个完整美好的回忆。
女藤井树:与藤井树是同学,互有好感。但不管是藤井树对自己的感情,还是自己对藤井树的感情,都只在懵懂中。
这个故事里最普通的人。挺活泼,有时候神经大条,没什么野心,很幸运,一切的失去都似乎在懵懂中完成。
这也是最让人有代入感的人物。这是岩井俊二为读者走进故事留下的门。
因为我们都是渴望被爱的人。
秋叶:藤井树的朋友,与藤井树一起登山,遇到危险后决定放弃藤井树。喜欢渡边博子,但始终无法走进博子心里。
我不知道藤井树的死秋叶要负上多少责任。也不知道当他做出放弃藤井树的时候,心里的真实感受。
当他带着众人下了山后嚎啕大哭道:“原谅我,博子!原谅我!”这其中有几分是为了藤井树,有几分是为了博子,又有几分是为了自己?
故事完全有另外一种讲法:藤井树与秋叶同时爱上渡边博子。嫉妒促使他做出了放弃藤井树的决定。虽然也受良心责备,但为了得到博子,他做得出。
秋叶的占有欲极强。私自代替博子回信给女藤井树这个细节把他这个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博子无法接受秋叶。哪怕有过几次接吻。除了心里有藤井树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博子对秋叶人格的阴暗面,极强的控制欲有着天然的逆反。
【六个闪光点】
1
你好吗?我很好。
2
今天我在回家途中,看到坡道上的樱花含苞欲放。这里的春天即将来临。
3
“怎么样?我说这是揭穿敌人真面目的绝好机会。”
“她不是敌人!”博子突然声嘶力竭地喊道。
“怎么了?”
“这不是游戏!”说到这儿,博子泣不成声。
4
像的话……我就不原谅他。
5
不过,他写的真的是他的名字吗?
6
确切地说,从出家门到医院的大门用了三十八分钟!
原本要列出这六处的故事背景。但是手机打字太累,能省则省。况且懂的人,看到了自然知道背景,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把这六个地方列出了以后,一目了然。六处打动我的地方,有五处是渡边博子,另有一处是爷爷。
先说爷爷。
我之所以被爷爷打动,首先是因为那个“三十八分钟”。如果是漫不经心,或者一阵慌乱,不会有这样确切的记忆。这里的爷爷当机立断,行动力超强,更重要的是,为了家人,拼命。
被爷爷打动,还因为他之前背着儿子去医院,不管多拼命,最后还是没有拉扯过死神。
这次,相同的情形再次发生。七十六岁的爷爷成功救了孙女。这是爷爷的救赎。
再说说渡边博子。
那五处打动我的地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来,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长久的思念,身边四季流转自己却始终在冬季。
第二个阶段:现实就在眼前,但拒绝接受;现实就在眼前,没法不接受,但也只是一句不会原谅他。
第三个阶段:接受,原谅,背负。
如果对比渡边博子和女藤井树,我们会发现女藤井树是多么幸运和幸福。在懵懂中相遇,在懵懂中失去,最后获得的是一份完整的爱情。
渡边博子付出全身心去爱,最后却发现自己只是藤井树心中一个影子的替代品。
对渡边博子来说,真相太残忍。
铃美爱着秋叶。
秋叶爱着博子。
博子爱着藤井树。
藤井树爱着另一个藤井树。
另一个藤井树对此一无所知。
也许一无所知才是最幸福的状态。
—————————
本文原创。同步发表于个人博客。特此声明。
「情书」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高中时看过这部电影,今天在推荐里看到这本书,于是又起了读一遍的欲望。看电影时觉得特别遗憾,因为在故事的开头就是男主的祭日,无论这一份男主不曾宣之于口女主后知后觉的爱情多么美好,都是悲伤的、不圆满的。但是,如今再看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反倒觉得就是因为这份缺憾,这份爱情才会美好。
正因为树的去世,他和博子才没有结婚,而博子这个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影都让人无比心疼的女孩才不会受到更多的伤害,才能通过与女树的书信往来,从一开始的“如果像,我绝不原谅他!”到把所有树(女)写的信还给她,称“这是属于你的回忆,以及你也很喜欢他吧?”,放下与树的这一份感情。
在最后博子对着大山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虽然难过悲伤,我想博子不会再被这段感情束缚,不必再觉得和秋叶在一起时“愧对树”,是一种“罪过”。以后她会有自己的美好生活。就像秋叶所说“别打扰,现在是关键。”
试想一下如果树没有出意外,博子和他的结局又会如何?
记得看过另一部电影《四十五周年》,里面的男女主之间就是树和博子这种情况,不同的是这里男女主结婚了,男主依然无法忘记他的初恋,在他们结婚四十五周年前夕,女主发现了真相:原来爱了半辈子的丈夫只把自己当做替身。如果博子也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悲剧。恐怕也不会有人感动于两个树之间的感情,而是大骂渣男吧?所以,有时候有缺憾并非坏事。虽然依然很难过男主死了[流泪]
藤井树️藤井树
于树(女)而言,十年以后回首当初,发现那些当时因同名同姓引发的调笑而觉得羞愤难堪的过往,其实埋藏着一份满满的爱,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吧?
那时的少年啊,不懂如何表达,那曾让树(女)觉得奇怪的行为,不过是男孩含蓄的爱意,羞于启齿,于是就在借书卡上一遍遍写下你的名字,每一个都是无声的诉说,如此直白也如此含蓄。
感情方面迟钝的树(女),也如博子所言是很喜欢他的吧。只不过未曾发觉罢了。否则,十年前的点点滴滴,何以记得如此清楚?又怎会在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后病情愈发严重?
一个爱而不言,一个爱而不知。这段感情,简单纯粹,小心翼翼,朦朦胧胧,年少的喜欢,大抵如是。
当多年以后揭开那层面纱:
“学生们冲我嚷:‘背面!背面!’。
我不明就里,漫不经心地把卡片翻过来。
顿时,我无话可说了。
那是中学时代的我的画像。
我突然发现,他们正津津有味地偷看我的表情。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爱,又怎么藏得住。
而树(男)当年不曾说出口的感情如今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在了树(女)的面前,也算是一种圆满吧。
虽然回想当初错过的两个人,和现在终于知悉情意却天人永隔的两个人,难免仍有些遗憾,但是人生哪能尽如人意。树(女)多年后知晓这份情意,我想她一定会好好珍藏的,如此,也好。
因为树(男)只存在于回忆中,所以关于他的心理大多比较隐晦,再说说个人觉得的书中一些关于男主树的伏笔吧。
当初树(男)来到树(女)家门口大概就是要表白的,只不过当时树(女)的父亲去世了,他也即将要转学,才借还书的名义,想让她发现那张借书卡背后的秘密。
而树(男)藏着那张特别的卡的书是《追忆似水年华》,这名字似乎是后来的故事的预示。
树(男)当初拿着戒指却迟迟不开口向博子求婚,应该是在犹豫纠结,因为他爱的依然是树。
树(男)死前唱了朋友认为的他特别讨厌的松田圣子的歌,应该是关于男主性格的描绘,他一直是内敛含蓄的,不会表达喜欢,大概是对年少时和女主感情的侧面证明。
喜欢呀,就要勇敢的说出来,不然错过了那就可能遗憾一生了呀。最后,祝看到文章的你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