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书笔记2500字(2)篇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作者:严歌苓

【张艺谋最新电影《归来》原著小说】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聪慧倜傥,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文字,是在语文考试的一个阅读题里。讲的便是陆焉识越狱后的情景。那时候还没有宏观的读完这本书,也不太理解当时主人公内心逃离的渴望。眼里看到的便是一次普通的逃离。

当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再次看到这本书时,那天心情极差,本来和朋友约好了一件事,没想到她最终用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又反悔了,当时心理就感觉受到了背叛,想起当时阅读题中的细节,犯人老几的逃离命运到底如何,就想整体来读一下,也幸亏来读了一下,才能享受这个文学盛宴。

在那个下着小雨的夜里,坐在窗明几净的阅读室,抛去了一切 那个令我内心烦闷的事 一心的投入陆焉识的世界,那个连写出的文字都受到苛待的年代。

就我自己看来,这本书描写的场景十分丰富。总得来说分为三个部分 陆焉识入狱前,入狱后,出狱后的生活。入狱前又可以划分好几个节点(留学前在陆家祖屋气派的生活,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 在那时,他是花花公子,婉愉在他的眼里就是累赘。留学后与外国美女罗曼蒂克式的爱情,那时他已经将妻子抛去脑后了。回国后去大学任教,那时候因为战争的缘故 ,他的家道已经中落了,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他遇到了第三个女人,我想如果没有战争的话,他们也许会一直在一起,那也就没有接下来在大西北的狱中他的妻子的思念。)入狱后也分为好几个部分(前期还没去去西北时,他的生活其实还是可以的,当然是相对大西北时他遭受的待遇来说,因为在那时,妻子还能定期来探视他。后期的时候 ,他被转移到了西北,那里的日子真的是惨不忍睹,把一个儒雅,知识渊博,风度翩翩的学者逼迫成一个为了食物而放弃尊严的人,书中还有众多描写的细节:如为看小女儿露脸电影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暴走,被河北干事欺负,上厕所问题,千里逃跑见妻等)出狱后的生活其实满悲哀的 那时候婉愉已经记忆不太好了,而且他的儿子不待见他。在获得特释的时候,不太愿意让他回来。如果不是婉愉的坚持,他一定会被抛弃。后来小女儿和别人结婚后,最终因为男方的坚持,小女儿妥协,陆焉识最终在被迫下主动离开了这个家我想在婉愉离世后,他已经没有什么牵挂的了。正如他一开始自己所说,他是为婉愉一个人回来的。婉愉走了,他也不愿留在这里。因为这里充满着斗争,他想拥有着自由。

这本书的这种写作手法 真的很让人叹服。三个个视角切换自如。还有叙述手法,就我前面说的,那几个节段分割开写。全面宏观的描写了那个年代一个人的青壮老年在社会环境的磨砺下的变化。

前期一直是写陆焉识在大西北的狱里对婉愉的思念,对她的爱意。他在那里恶劣的环境里活下去的希望有二个人 一个是婉愉,一个是小女儿。但是小女儿最终背板了他 只有婉愉一直期盼着他回来,临死前也从他的角度来为他考虑。小女儿是一开始的婉愉,但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发生了变化。陆焉识对婉愉的爱也是自己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发现的,在前期他一直是个花花公子,对待爱情随心所欲。虽然他所接触的女人都用真心待他,但是又一个个的离开了他。

他和婉愉的爱情一直都有着几堵高墙的束缚,一开始是他自己追求自由的内心 因为这个女人是他恩娘塞给他的,他内心抗拒。在他出国后 大洋阻隔了他们。然后在他入狱后 高高的牢门挡住了他们。在出狱后 儿子阻挠他们。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那种细水长流的 他是一点点的发现婉愉的好。婉愉对他的爱是崇拜式的,对他的爱慕是深沉的,无论自己的丈夫做过了什么 也许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局限,那种女尊男卑的思想仍然存在。但是我不想以这种心思来揣测她对他的爱。她就像一个小女孩崇拜邻家大哥哥一样。在他入狱后那么多年一直在等他 在忘记所有人后仍然记得他,自己过的清贫如水,但仍然把最好的给了陆焉识。这样的爱情令我唏嘘。

令我欣慰的是他们老年最终团聚,虽然物质生活大不如前。但是在重重阻隔下走在了一起。不过书中的一个细节我不太喜欢 就是婉愉为了给陆焉识减刑,而委身给一个戴委员。

书中详细的描写了文革年代知识青年受到的迫害 ,国家制度的缺陷,法律的沉沦。一个个人都变成了怪兽 ,就像他的儿子一样,如书中所描写的 他用自己灵敏的嗅觉避开了政治的迫害。一个个人如同惊弓之鸟一样。在陆焉识教邻居小孩子英文时 说英国有没有毛主席 ,这句话让儿子听到大惊失色 想想啊 那时候已经90年代了 他们任然对这一类说法避如蛇蝎。可见那个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迫害究竟有多深。

很幸运能生活在现在这样的时代。

(这本书分三次看完的 第一次在那个夜晚 ,因为种种原因没借走,第二次去又接着看,还是没有看完,正好这次微信读书有无限卡,就索性给全部看完了)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不单单因为他们的爱情,更因为那个时代的沉沦对国家知识分子的伤害,使国家发展退后很多年。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看完此书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半天躺着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眼里噙着欲落悬落的泪花,晃悠悠地放空自己的思绪。

陆焉是和冯婉喻之间的情深似海,两个人之间的分和别离,彼此的付出和牺牲,每一章读起来都让人荡气回肠。

陆焉识是有着殷实的家底和超群的记忆力,对语言极具天赋。年少恩娘冯怡芳对他的禁锢并安排了她自家的娘家侄女做儿媳,更让陆焉识谈“家”色变。对自由的向往他做了属于自己的抵抗,代价便是要娶冯婉喻。完婚第二天出国留学并在异国他乡过起荒淫无度的生活,夜夜笙歌。

与望达的邂逅一度让他不想回国,谁年轻时没有叛逆。望达看透了陆的不负责与之分手,陆焉识也在此刻明白自己并不方案冯婉喻,只是不满于恩娘的包办、对他的掌控、剥夺他的主权和自由。在望达和婉喻之间,他还是愿意后者,即使没有情感和怀有怨恨。

回国后,冯芳仪的小家子性和处处要牵制陆的态度让他一度不想碰冯婉喻也不想回这个家,一有机会便往外面跑。同时因着心中的见识和敢作为把别人不敢说的话说出来,处处怼所谓的仁义道德、正人君子和人民政权。

时局动荡,战争爆发,他转移到重庆教书,在这里发生了一段婚外情。韩念痕和陆焉识迅速坠入爱河,过起了平常夫妻过得生活。好日子总不会太长,陆焉识一章张嘴,一支笔洋洋洒洒不断批判道貌岸然的党与政府,故此被关大牢。韩念痕凭着自己的人际关系救他出来后也对陆死了心。两人桥归桥路归路,不复以往。

重回上海的陆焉识走投无路只得咽下恶心反感提着礼物走后门,却吃了哑巴亏。提笔忘字写出他的心声和怒号,落得生离死别下场,恩娘冯婉喻逝世,陆家五代祖传的房产一夜成了别人的家,自己也被扣上肃反的莫须有罪名,给孩子和妻子带来无尽的白眼和审判……便有了开头在大西北的牢狱生活。

在坐牢的二十年里,渐渐明白了自己对婉喻的感情。原来自始至终爱的都是婉喻,一直藏在自己的心里,连自己都被蒙骗了。凭着超强的记忆他在自己脑中记录下他和婉喻的通信内容和回忆录并加之润色调整排版。终于有天,决定逃狱去见婉喻,成功了并与婉喻取得联系。就在他已经安排好如何与婉喻见面时儿子冯子烨的一席话让他明白自己给家庭带来了多大的负担,明白之后不愿牵连婉喻签了离婚协议书。

在邓玉辉邓指的照顾下他成功挨到了洗脱罪名无罪释放的时候,给自己心爱之人写信却迟迟没收到回信。他把自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拾掇好了,终于在上级的一纸公函下家里同意让他回去。此时的婉喻以及患了失忆症,认不得眼前的陆焉识即是她盼了二十年、念了二十年、等了一辈子、爱了一生的陆焉识。

即便如此,陆焉识没有死心,耐心地陪伴在婉喻身边照顾她爱护她呵护她陪她,也取得了冯婉喻的好感和信任。在四年之后取得圆满,伉俪情深,佳话绵绵,直至婉喻去世。在“我”冯学锋的帮助下,陆焉识的回忆录和给祖母的信得以现世后,抱着婉喻的骨灰离开了这个家。

一直以为婉喻是隐忍的,不曾想到为了救陆焉识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自己的肉体,即使冯丹琼、冯子烨和冯丹珏再怎么劝诫也无法割弃自己的挚爱。

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严歌苓的小说向来重视人物塑造的丰满与厚实,人物始终作为故事永恒的内核而存在于一次次娓娓的讲述中。

此次严歌苓将关注的视角从女性人物转向男性人物,将知识分子陆焉识放置在中国二十世纪严苛的政治环境中,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传奇的个人经历熔于一炉,从而谱写了一曲政治与人性之歌。

《陆犯焉识》又创造出了一种爱情模式。在前半生的陆焉识眼里,冯婉喻并不是作为所爱的人而存在,而只是继母强加给自己的另一半而已。他并无愧疚地在华盛顿和重庆两地谈了两段不长的恋爱,并试图从中找到所谓的真正的自由爱情。后半生在西北大荒漠上的改造过程中,在枯寂中反刍与冯婉喻之间的婚姻,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在这里,回忆具有了强大的改变力量,从而改变了陆焉识的后半生。苦涩年代里的爱情软化了政治的坚冰,成为他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而故事结尾处的相遇而无法相认,更是搅动了人物深层的巨大哀痛。爱情,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穿越历史风尘再次携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7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想起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鲁滨逊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独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劳动:假如他不去劳动,那么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59
  • 《水浒全传》读后感400字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你是不是很奇怪?我怎么就文绉绉的了?可不是吗,这几天看了施耐庵的《水浒全传》,我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步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 全书的人物百多,包括…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97
  •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600字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600字: 在纸上胡乱写画,写作没有头绪,很多立意也没有可以延伸拓展的点,思维混乱且知识点匮乏。所以决定写下近些天读书的感想,静下来想一想,坚持读书,运动可…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2
  • 弟子规读后感450字

    上二年级的时候,李开始教我们学习《弟子规》。我通过一遍一遍的吟诵,渐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通过的详解,我知道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中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 …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89
  • 《娃娃们的起义》读后感300字

    《娃娃们的起义》是曹文轩说故事系列中的一本,2014年5月明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本书主要描述的是一些不够完美的娃娃们被玩具商马林先生扔到了一个黑屋子中,之后在一个小娃…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231
  • 读《定位》有感:打开思维的某一扇门

      《定位》,作者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豆瓣评分8.3分,书的封面宣传语是“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作者所理解的“定位”最原始的概念是,抢占用户的心智资源。即大…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