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流年》读后感_1100字

《日光流年》读后感1100字

日光的黑红腥香

这是发生在耙耧山的故事,这是发生在黑色中国时期下的故事,这是几代人向死求生的故事……

一、黑浊的日光

“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这是故事的开头。在这般浑浊的基调下,黑色事件逐一崭露头角——全村人最高寿者40岁;做人肉生意;卖人皮;修灵渠时炸伤累死……墨汁般的日光笼罩着耙耧山的村民们,可这些折磨对他们来说如蝼蚁般不值一提,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活过40岁,在司马蓝领着他们修灵渠的这条求生大道上,他们别无选择。

二、血红的日光

“一切继续朝着原状恢复。时间快捷,一如魔术师手中抽进抽出的一条红绫缎。大树变成了小树,老年成了中年,中年成了小伙。”是的,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我们往回扯,这时司马蓝不足20岁,这时蓝白岁当村长,这时正在搞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时大家正准备把红土地翻新以求活过40岁。一如猜想,这是在求生,也是在向死。没有农具,卖皮子;没有劳动力,靠妹子。为留住几千翻土的劳动力,村里想方设法将女孩子送进公社主任房中。

三、腥臭的日光

这是三姓村最难受活的时代,全国上次砸锅卖铁大跃进,却又正值灾荒乱年。三姓村的陷入了一片孤寂,为了避免消耗体力,所有人都躺在床上纹丝不动,树叶飒飒地旋转着落下。人有何种能力与自然规律抗衡?熬不过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熬不过却在苦苦熬着的人只能吃树皮,吃红土,吃蚂蚱,吃飞虫,最后人吃人。当然,生而为人,总存在“善”性,他们无法直接吃饿死的人,却将其抛在山凹里以捕食乌鸦。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活着的人总得活着呀。

四、香甜的日光

这是司马蓝刚出生的时候。这时三姓村的人已开始卖皮,这时三姓村的人已活不过40岁,这时三姓村的村民已开始向命运抗衡。这是司马蓝故事的开始,却不是三姓村命运的源头,也许,三姓村从更早更早之前就开始了这场令人落泪的求生闹剧。

在《日光流年》里,很多事情现实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却又让我们感觉如此真实,这就是魔幻主义大师阎连科的创作依托“神实主义”。

想来读的阎连科作家的第一本小说是《受活》,同样是超现实主义,《日光流年》却以同一个村落几个不同的人物,将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人们生活状况以极其细腻的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前总听老一辈人说:“那时的日子苦,没饭吃,整天饿肚子”,看了这本书,我总算在心里切实明白了一个“苦”字所承载的重量,是生活的苦,精神的苦,苦苦挣扎却又无法挣脱的苦 。

生活是这样子,每个时代终究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与使命,谁的生活又不苦呢?谁又能不找寻那一方精神伊甸园呢?如此循环往复而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15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5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今年,我终于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 《明朝那些事儿》是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全书共七册,主要讲述的是明朝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发…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90
  •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拖拖沓沓的看完了这部长篇,比较《官场现形记》我觉得内容涉及的人物类型更多,描写更细致。而且因为是第一人称贯穿始终,更觉得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5
  • 月光下的魔笛读后感

    书名:月光下的魔笛 作者:玛丽 ·波 · 奥斯本 内容简介: 这次,杰克和安妮一起被受邀到行宫参加宴会。他们要帮助一位艺术家。一路…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25
  • 《根鸟》读后感400字四年级

    每一个人都做过梦,梦有真有假,《根鸟》这本书写了根鸟的少年梦,一切都是未知的。 《根鸟》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紫烟的少女,去悬崖上采花,却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她出现…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16
  • 《鼠疫》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鼠疫》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死亡,一个严肃而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任何人都逃不脱的命题。也许,我们一生所有的修行,都在为好好的面对死亡做准备。当今人的奇怪之处,他们活着仿佛从来…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1
  • 《洪水之子》读后感400字

    里,我借阅了一本英国艾米丽・戴尔蒙德的著作――《洪水之子》。 《洪水之子》主要讲了2216年,海平面上升导致英国只剩下最后十个郡,没有高科技,人类再次回到了以打鱼为生的生活。主人公…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