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读后感900字
供应链管理,从功能上看,说的是采购、生产运营和物流管理的集合。
我们通常会想,到底哪个职能才是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答案其实没有,因为其实重要。正如作者所说,谁站着最正确的位置,谁就应该去做,否则供应链的成本只会更高。
许多时候我们会抱怨上下游部门不能有效配合我们的工作,错在他们,其实不全然,更大的可能是我们本身的能力不够。
没错,是能力限制了我们的执行空间!
能力不够,做出来的东西岂能尽如人意。
能力,就是指组织、流程和系统的组合。例如,整合供应商、改进计划、协作互助就是解决供应链产能紊乱问题的三个层次,也是供应商管理能力的三个台阶。
企业的管理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而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就成了管理者的真正考验。
供应链无论是订单驱动生产,还是计划驱动生产,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预测的精准程度。然而,没有哪次预测是完全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就是错误的,只是错的多与少罢了。正如解决一个问题其实也会同时产生一个新的问题,那是否值得做就取决于挽回的成本是否大于损失成本。
应对需求不确定性的系统方案:①尽力做出最准确的需求预测,提高首发命中率(第一道防线);②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所以我们设立安全库存或安全产能来应对(第二道防线);③安全库存、安全产能没法对付的,最终要靠供应链的执行能力来应对(第三道防线)。
一切从数据开始,到判断结束,切忌拍脑袋一刀切。
作为一个实践者,当你认识到问题的本质,知道如何采取系统、流程、组织措施来提高能力时,才能通过改变能力来改变行为,取得更全面、更持久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应该树立一个学习标杆或标准,这个标杆不一定是本行业最优秀的,但一定是形而上之后最源头的,只有从源头学习才能不至大打折扣。
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不是全盘定制,而是系统学过,系统做过,系统总结过,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效。
成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我们追求成功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失败的原因,或许避免失败才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毕竟,没人知道成功的必然因素有哪些,但却能察觉失败的真实原因。
本书是刘宝红系列书籍的第三本,与前两本相比,这本书籍更倾向从业者的思想与发展层面。
王磊
2017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