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读后感_2800字

《我读》读后感2800字

有一种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找一种感觉的,梁文道于我就是如此。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平静,沉静,安静,静谧……好像一切有关静的褒义词都可以。忘记了是怎样的缘起知道了他,也许公众号?也许微博?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他于我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就是最好的。这种平静感目前于书里面有两个人可以给我这种感觉,另一个是季羡林。当然。博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气场,那种独特的个人气质别人模仿不来,那种说话的口吻让你一见便识。梁很多时候发音其实并不太准,但是透露出来的那种宁静无法复制,我把他念的心经录了下来,没事听一听,真的世界都静了。

梁的节目和文字我看的并不多,一是因为不想找虐,在这么个百科全书式人物面前,你真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二是要留着慢慢看,要留着到特定的时刻看,那种特别需要“静下来”的时刻,听他几句话,看几页他的文字,然后与自己和解。前几天在别人的推荐下才了解到道长的新节目《八分》开播,一直以来的后知后觉仗着“懒惰”二字在生活里翻云覆雨,而我已习以为常,接受如此的自己。忙去微博,网页,公众号乱搜一通,还是公众号做的最人性,一栏栏,一期期,一目了然,懒人喜欢的简约、便捷。曾经梁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节目如今一周周在公众号里更新,新的节目《八分》亦进行的如火如荼,《一千零一夜》这一期结束,新一期正在筹备中。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主题,相同的是同一个人,是用书籍点亮生活的初心,是对于社会、对于人的终极关怀……看着老梁的照片,不由得心一颤动,他老了,真的老了。正式的白衬衫+西装,发达的电子修图技术都抵挡不了的老,跟曾经看过的那张“梁文道的第一次”那照片比起来,是啊,老了,他已经48岁了,真的老了,好在越老越耐看。点来2007年的老节目,再听听2018的新节目,遣词用句变化并不大,这是他独特的说话口吻,也是我很喜欢他的地方。但不知是我先入为主还是怎么,总感觉以前的节目语速快很多,也许是事实,也许只是习惯性把“老”和“慢”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如其所说:“我们依然免费”。免费多么有诱惑力的字眼,记得老樊在书里说:“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你愿不愿意给我一笔钱换一本书的主题凝练”(具体多少钱换多少字,我忘了)。老梁说的是当我做点商业化东西的时候,别人就开始说“哎呀,你怎么商业化了,你跑偏了。我只得自己去种地,去挣钱来让我的节目活下去”。不要有歧义,我没有感情褒贬的成分在里面,我也真真理解这个困境,他们二人不可同日而语,起点时代不一样,二人所拥有的财务能力和渠道都有很大的客观差异,我一样的尊重他们二人为大众读书我做的努力,只是想到这里,陈述一下这个纯粹的初心。终于,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他把主题聚焦于当下正在发生的热点,然后,用书籍用他独特的观点去诠释,昨夜试听一期宗教与性侵,龙泉市××法师事件,这个主题他来讲刚刚好,“依法不依人”从他口里说出很合适。这也是他的“大胆”。

《我读》系列是曾经开卷八分钟经整理后的文字版,主要就是用“梁式”方式介绍一些书籍。书籍好不好?我不知道,几乎没看过,偶尔听过,有的只能是对老梁这个品牌的认同。重要的也不是那些书目是啥,而是透过那些书所传递出来的思想。全书分六辑:

第一辑:小引。有关读书的情绪。抛却“人文沙文主义”,尊重每个人的读书选择,看“哲学”并不一定就比看“故事会”高尚,对每个个体所起的作用也不可相提并论。

第二辑:读书这件事。有关阅读方法论书籍,有关漫画这一类型书籍的种草,有关时代变迁下的阅读品味变化,有关书籍里的小资情节。

《如何阅读一本书》——从简式阅读到业余学者

《好绘本如何好》——教你如何“阅读”图画书

《私人阅读史》——30年阅读史变迁

《灰皮书、黄皮书》——禁书总是诱惑难挡

《读库》——书跟人之间那点复杂的情感关系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狱中创作:作家的另一种出路

《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人的书信情缘

第三辑:文艺进行时。有关电影、爱情、诗歌、生活情趣的书籍。主题确是相当文艺,在文艺的背后解读时代,解读逝去的爱情方式和生活方式。比如:1970年代的爱情,那时候的性还是深刻的,爱情还是神圣的。再比如:春上村树的跑步,不仅仅是跑步本身,还是关于写作这一职业背后的支撑,还是过程中的“参禅悟道”。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当香港小说家严肃起来的时候……

《切·格瓦拉之死》——“很可惜,他失败了!”

《沉默的大多数》——被炒作出的神话符号?

《黄金时代》——好的色情不遮掩

《理想国与哲人王》、《个人尊严》——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什么·

《山楂树之恋》——纯爱感动

《小团圆》—— 乱世之中现苍凉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通过跑步去悟道

《丈量世界》——知识的态度是谦逊

《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金庸武侠里的女人和政治

《哥伦比亚的倒影》—— 美貌不需要休息

《退步集续编》—— 那些“干净”的中文

《在春风里》——陈之藩忆胡适

《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我和电影的二三事》——把自己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

第四辑:思想杂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思想追求。真善美又无可奈何的与社会文化观形成冲突,好在内核并无本质差异。

《于丹论语心得》——粗浅的话语,朴素的道理

《丧家狗》——经典的“原解”与“诠释”

《伊利亚随笔录》——一剂心灵创伤的“止血良药”

《沉思录》——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道德情操论》——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

《Purity and Danger》——英国女爵士的“肮脏观”

第五辑:万象。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国内国外,有政治,有经济,有新闻,有人伦,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可谓包罗万象。

《民主是个好东西》——建立动态的和谐社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纠结

《八十年代访谈录》——找回失去的常识

《七十年代》——语言变化中的文艺潜流

《提问是记着的天职》—— 英美媒体值得尊重的地方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

《货币战争》——从抄袭看我们对无知的恐惧

第六辑:知客。有老师,有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动物互相成就,互为“师生”。

《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对动物的溺爱折射了对人类世界的失望

《嘘嘘嗯嗯屁屁》——“嘘嘘”也有大学问。

你可以把他当做书单,也可以就把这本书当做一本书来读,看做一本梁文道关于书籍所想的杂文集。书好不好呢?我不知道对你好不好,因为他的文字对于我的意义不在于“好”还是“不好”,所以,我不知道。以上文字有广告嫌疑,以上书单整理部分抄录自叫“X”的书友的最后彩蛋(懒人就会偷懒),未等到许可就偷偷搬来了,相信一定会欣然同意的。至此。祝大家中秋快乐,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能享受到团圆之乐[玫瑰][玫瑰]。最后,还要感谢微读的无限卡,让我又把这本书翻出来从头读起,享受免费的快乐,也贡献了流量,最终,我会找喜欢的书买回纸质版, 支持老梁,支持微读,支持书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5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700字

    于卑微中追求幸福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泰戈尔曾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没什么能比这句话更好地解读我在阅读《巴黎圣母院》这部名著时的心路历程。请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纵…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79
  • 观《青春赞歌》有感800字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通源小学的全体师生聚集在大观看了山歌剧《青春赞歌》,这部山歌剧主要歌颂了我们海门的“救火英雄――周江疆”的优秀事迹,看完后,我们每个人都被周叔叔那临危…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277
  • 《动物远征队》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地球上,人类繁殖得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乱砍滥伐,使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泛滥成灾,们失去了它们美丽的家园……这个,我读了《远征队》这本令我回味无穷的书。…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95
  • 《一辆自行车》读后感600字

    读《一辆自行车》有感――深藏不露的 中我读过许多书,其中最让我萦绕难忘的只有《一辆自行车》。读完该文后,我犹如身临其境,沉醉其中,陷入了父爱的深沉和博大之中。 故事发生在一户几乎家…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496
  • 拙诚与坚忍——读曾国藩家书有感1500字

    拙诚与坚忍——读曾国藩家书有感1500字 跟大家解释一下,从上周周日晚上开始一直到这周周二下午,我一直在奋笔疾书写论文。48小时不到的时间,我写完了4篇论文,如此高产量就意味着这几…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8
  • 《剧院情史》读书笔记1000字

    虚实之间,亦真亦幻 《剧院情史》的创作时间略早于《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写实之作,但构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基本魔幻元素在《剧院情史》中已然具备,这些元素也在写实之外增加了一些乐…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