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读后感1400字
火星上几个人类正在执行任务, 一场风暴忽至,马克被一根折断的天线扎入腰部,又被暴风卷走,同伴们措手不及也无法施救,以为马克挂掉了,迅速撤离。于是倒霉的马克被留在了火星。
差点死于氧中毒的马克被警报唤醒,醒来后发现了自己竟然还活着,但随之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整个火星只有自己一个人,而且和地球失去了联系,想要活下来,呵呵。
先介绍一下火星:(以下来自维基百科)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
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
火星地表遍布氧化铁。
常有尘暴发生。
地表昼夜温差极大,某些地区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2℃。
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是沙漠行星。
好吧,就算大家不看维基百科,也都知道,火星是绝对不适合人类生存的。
接下来会有些剧透,但也不会影响阅读。因为地球人都知道马克绝对会遇上困难。
需要水。
需要空气。
需要食物。
好吧,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还需要电。
所有平时生活中视若平常的东西,只有此时,在火星上,才越发觉得重要。
水哪来里来?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氢与氧结合会生成水。那氢与氧哪里来?咱们马克来制造!联氨制氢,二氧化碳制氧,解决。
空气哪里来?有二氧化碳过滤器还有氧合机。
食物哪里来?幸运的马克出来找到足量的吗啡和维生素外,还发现了几个可爱的土豆,棒极了!谁让马克刚好是植物学家呢,咱们马克种土豆了。
电哪里来?没有电,一切装置都无法运转。马克说,要有光,于是太阳光来了,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了。
最幸运的是,栖息仓没事!有住的地方了。不然一定会被冻死,或者被强烈的射线照射,患上皮肤癌再挂掉。
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断浮现,又一一解决。这里就不细说了。是不是庆幸马克学好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否则真要一针吗啡一了百了。
细数马克的问题还真不少,因为他目前获救的最大的希望是等待4年后阿瑞斯4号任务执行,才有同事来火星。关键是,他等得了四年吗?
马克不断的自救,而他的生命活动也终于被地球上NASA科研人员发现了。葬礼都办了,现在你说马克还没死?消息一出,全球轰动。
而马克的其他五个同事还不知道马克还活着,以为总有一天会发现马克在火星上风干的尸体。
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投入了火星救援的计划。马克在远程指导下,终于和地球完全畅通联系了。这里还要感谢马克的另一个身份是机械专家。
拿起小锤电钻,修理一下飞船之类的,马克还是挺拿手的。
马克的土豆在一场意外中全部挂掉了,谁让土豆没有主角光环呢。NASA得知消息后,在62天内赶造了一只火箭准备运输救援物资给马克。但时间太过匆忙,还是出现了致命的问题,没有上限的加速度令到舱内的蛋白质液化,从而使承重不均衡,而一颗有瑕疵的螺丝钉承受了最多的压力结果爆裂了,随后另三颗也结束了使命。火箭爆炸了。
难道马克的命运真是在成为火星上一具风干的尸体?
事情出现了转机,因为有中国国家航天局伸出了援手。两强联合,新一轮救援方案实施了。
马克还在太空的同事们得知了马克还活着的消息,悲伤变成了内疚,觉得自己遗弃了同伴。而当他们接收到这个有可能会害死六位宇航员的救援方案时,毫无意外的同意了。
这个比较坑人的方案就是让那五名宇航员在略过火星上空时,马克自火星上发射出去,让一名宇航员出舱拉住马克,带回飞船内。
成功则皆大欢喜。
失败则有可能陪上六名宇航员。
好吧,结局都猜得到,马克获救了。
过程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