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读后感1200字
与傲慢与偏见对应的是情感与理智Sense and Sensibility 本片的导演是李安拍摄于1995年也是他本人第一部英语片。制片人是看了李安的<喜宴>后对他赏识有佳。卧虎藏龙、色戒、断背山、少年派也就是后话了。 再来说一下影片的主要演员 Titanic Rose的扮演者Kate Winslet 饰演妹妹 Marianne;诺丁山凤凰男Hugh Grant饰演彬彬有礼的Edward,隐忍的姐姐Emma Thompson扮演的Elino 同时也是影片的编剧还是哈里波特里面的占星学教授; 渣男Brandon的扮演者Greg wise与她戏外两人结缘携手。
Jane Austin[情感与理智1811]与之齐名的也称之为姊妹小说的是[傲慢与偏见1813],除此以外还有[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几乎清一色描写英格兰乡镇上的中产阶级遭受身边的贵族冷眼而依靠自己的高尚情操引得荣耀。因为那个时代财富、权力与道德紧密相连。当时典型的英国社会标准是,人们的道德素养高低、社会地位为高低是直接与财富的多寡相关的;以财产和血统来判断人而非道德标准来衡量人。可偏偏在Austin的小说世界里面,这样的等机构体系彻底打破,穷困的人有着高尚的情操、富裕的人因为贪婪、傲慢和狂妄而遭人唾弃;Austin用她唯美的爱情故事向世人展示:不是举止得体的富人就与美德,缺乏正规教育的穷人就缺乏美德;而拥有高贵灵魂的人才值得让人崇敬。虽然该片更多描述情感世界的纠葛和对择偶标准情感诉求的讨论,但片中细节之处无不流露出鞭笞当时社会的价值体系,所以在当代Austin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引得人们的高度关注。小说表述的世界女性依附于男性主权社会,婚配是女子寻求经济保障和提高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所以Austin的小说也已女权主义抬头为标志性剧作,为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奠定基础,一扫19世纪初期假浪漫主义的潮流。本片直指对金钱至上社会的拷问,两百连来,无一例外,纯美的爱情即便在乡村、山林、骏马、绵羊都失去了应有的风味,如牵线木偶般被金钱这一无形的线所操纵。 Hugh Grant的姐姐因为嫌弃Elino他们家没钱,不想与他们结为亲家,含沙射影的硬是把Edward & Elino 这对情投意合的眷恋拆散。姐姐和妹妹虽然家道中落却丝毫没有攀先附会的势利,在朋友家下地劳作的同时还不忘朗诵莎翁的诗歌和弹奏钢琴乐曲。渣男典型的渣男,年轻时将上校的女儿肚子弄大;现在又和妹妹玩暧昧,一遇事情就逃之夭夭;逮了个富家女就赶紧入赘。这样的人情感流露直接奔放,来势汹汹让人招架不住,但与此同时也如滚滚洪流一去不复返,让你还在回味于美好缠绵,他却早已嘎然而止。Edward对Elino迟迟不表态不是因为羞涩而是有难言之隐早年17岁时情窦初开与同龄女子定下婚约为了不食言即便目前没有一纸婚书的约束碰到相爱的人也只能止步于灵魂交流。以至于姐姐在听到他们婚约解除的时候,失声痛哭。因为她的理智让她承受了更多的孤独,其实内心的她比妹妹更渴望被爱,只是她的爱不想妹妹一样需要喊出来。她的冷静处理不代表冷漠与迟钝而是更厚实的爱。 妹妹Marianne憧憬的爱情是典型的Romantic"他必须和我情投意合,看同样的书,听同样的音乐,必须具备Edward的美德又必须人品出众风度迷人"在遇到渣男之前,沮丧的像母亲诉苦“越发觉得一辈子 不会见到一个真心恋爱的男子了,我的要求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