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_9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900字

某一个时代,去多存一在思想上的扼杀是悲哀,然而有一种他们仍乐此不疲。诚实的变滑头只是为了自保,还有一种大概是变沉默。

某一个时期,推崇一门学科或者观点到过度放大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变成了“超级”“至高”的代言词,可能过犹不及或者矫枉过正。

有的人总不忘主动捐献,有的人想要沉默却被迫强征。

有的人喜欢大张旗鼓高调行事,实现的远比叫喊的少太多;

有些人闷不做声把事情做成,有目的有计划有执行。

有智慧的人沉默也是一种优秀品质,沉默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恰巧相反,限制和违心让人对话语充满了反面抵抗情绪,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持续的思想空无、坐看时间流逝,是一种可怕的衰老;

思维的乐趣,有逻辑、科学、智慧、创造,有参差百态。

既要能独立地认识自己的真实渴望并为之付出努力,也要能不干涉他人的诉求又不随波逐流,但正如作者所言“社会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而且“东方社会里的人更爱起哄”。

所以执着地追求,纯粹地热爱,逆流地坚持,而不是仅仅为能有某之用之用。

所以羡慕小波这种“既不羡慕电影的镜头,也不羡慕比尔盖茨的紧身衣”的写小说的坚持与爱。

科学和艺术 伦理和真理 孰轻孰重

对现实世界的讽刺中是小波的乐观与积极

一个能明辨是非又爱参差百态的他

幽默地解析 深刻地嘲讽 明白的脑子 有趣的灵魂

于是穿越时间 直抵几代人的心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因为这个缘故,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也不能说是“无”。”

“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我还不算太笨,还能干好多事情。”

“不知归路,宁愿一世无悔追逐。”

20190603-0622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6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500字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500字! 1、凡是没有经历挫折,就不算正真努力过。 2、只能算是顺流而下凡是经历挫折,还能存在的挺立的样子是最后的风骨。每个人心里都应该留有一点小小的光,万…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8
  • 读《沙乡年鉴》有感700字

    现在,浮木后面暖和了,因为风儿已经跟着大雁走远了。我也想跟着大雁飞走,要是我也能变成风儿该多好。苏醒在,自由、快乐、漂泊。 我带动云彩飞舞,像是在空中伴着小野丽莎的歌儿跳了支舞。云…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75
  • 《一亿六》读后感_1100字

    《一亿六》读后感1100字 第一次读张贤亮的作品是《灵与肉》。后来觉得他很敢说,所以也带着好感陆陆续续地读了一些他的作品。《一亿六》延续了张贤亮一贯的风格,朴实的文字,城乡结合部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281
  • 阶层固化的社会寓言——《北京折叠》读后感1000字

    阶层固化的社会寓言——郝景芳《北京折叠》读后感1000字: 上周的“财书学不浅”读书分享中,周导讲了科幻系列的《安德的游戏》。讲的很精彩,我们还做了首次直播。在开头部分,他阐述了科…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2
  • 《三元里人民抗英》读后感400字

    里,我读了一本书《三元里人民抗英》,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誓死抗争的名族精神。 文中主要写了 1841年5月25日,英军侵入广州,清军派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61
  • 《我是夏壳壳》读后感400字

    今年,我读了一本名叫《我是夏壳壳》的书。 主人公名字是夏壳壳,有一天他正在上“安眠药”的课,听到一个声音在叫他,跑出来一看,上出现了一只绿色的小妖怪。小妖怪认定夏壳壳是它的,于是夏…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