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风险投资的第一本书(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2)》读后感900字
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
第一,持续的分散化和差异化是风险投资这个行业的常态。
这个行业依赖于人,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行业,适合不同的创始人,没有人能垄断这个行业,创投机构会基于各自的强项长期存在。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过几年,都会有一个周期,各个机构会分出来一拨人创立新的机构,这是非常正常的。风险投资公司没有太大的规模效应,太大了一定会效率低,这个时候就需要裂变,分出来了效率更高。
第二,未来会有一拨新的明星机构产生,新机构的机会还是很大。
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真正的发展,不过十几年,还是处于初期。中国的创业非常之热,每年产生的优质创业公司数量肯定是全球第一了,迭代的速度也肯定是全球第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新兴风险投资机构的机会也肯定是全球第一,一定会有新的机构能出来。
第三,未来风险投资机构的比拼在于研究判断和适当的服务,而不是渠道,人多不一定有用了。
要知道,渠道这个东西,之前是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立命之本,也就是说你必须知道项目在哪里,最好是你知道,别人不知道,这样才能赢。
也正是这样,你会看到中国的投资机构动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投资经理,多个城市设办公室,地毯式扫荡。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正在快速改变。移动互联网一定会快速打破信息不对称,基于项目本身的基础信息不对称,未来是很难很赚钱的。另外,平台型FA的产生,也在加剧这一变化。
研究和思考,未来才是VC的安身立命之本。
第四,美元基金的优势还将持续5年以上。
大家看很多投资相关的文章,都说这几年美元基金要完蛋了,人民币基金如何如何厉害。事实上,VC业务的人民币募资,还是非常难的,越早期,越难,相比之下,PE的募资就简单很多,二级市场基金的募资就更简单了。
说白了,这是由LP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国本身仍然缺少成熟的愿意投入VC基金的FOF,比如国外的大学基金、退休基金这种,而个人LP呢,大多都是急功近利的,要求短平快,最好能无风险赚钱,最无法忍受的是早期VC要求的8-12年的封闭期,这样差的流动性是他们无法忍受的(现在LP的情况已经比10年前好了很多,但仍然和美元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