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约翰·威廉斯

50年来,此书一直疯狂流传于二手书店与地下文学圈。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科伦?麦凯恩将此书列为自己十大挚爱小说之首,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称其是令其爱不释手的五本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斯通纳」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是一本十分平淡的类似人物传记的小说。有点像一部闷闷的文艺片,看的时候有点昏昏欲睡,好像随时都可以关上电脑离场,终于忍着耐性看完,又有点没头没脑的,偶尔想起来呢,又觉得有点想法。

过年期间看的这本书,过程是有些郁闷的,在我忍着一页页往下看之时,我感受到书中的斯通纳的更坚硬的忍耐。整本书里也一直弥漫着压抑克制的气氛,从环境到人物到生活都被一种阴翳的气氛笼罩着。斯通纳新婚时稍纵即逝的快乐和好友的活泼,是偶尔点缀的几点亮色。早年间,斯通纳跟父母守着贫瘠的农场,在僵硬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在家人的支持下去读大学的农学,用每天帮忙干活的方式换取在亲戚家寄宿的机会。这一时期的斯通纳似乎是麻木而茫然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出现,人也一直是呆木的。大二时,他决定改学文学,毕业之后也不再回农场,而是继续读书直到博士。斯通纳的生活轨迹出现了拐点,但是他仍然不快乐,但是身边的两个朋友又让他很放松很珍惜。随即而来的战争打乱一切,他仍然选择留在大学任教而不是奔赴前线。生命中的两次战争,斯通纳都继续留校教书,他不是那种激情澎湃的人,他也很难为了什么奋不顾身,他更多的是选择平淡、沉默、忍耐、等待。好在他对自己的工作-教授课程还是尽心尽责,这是他唯一可以做好的事,在他备受家庭的煎熬之时,工作成了他的避难所。他的工作也很难称得上出色,但已经足够了,他并不奢望更多。也是因为工作,他在中年遇到一位唤醒青春的人,但经过权衡,他还是选择结束。对斯通纳来说,也许他是畏惧改变的,他习惯了既定的生活,要打破固定的格局是非常困难的,他会选择继续在原本的轨迹里渡过,尽管原本的轨迹是痛苦的,他宁愿忍受。

看书的过程中,有几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越来越深刻:1.学会沟通在家庭中是无比重要的。2.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比深刻的。3.有自己热爱并擅长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每次看到妻子和斯通纳的互动,都是无比压抑,明明是夫妻,却无比陌生,那些尖锐的对抗真是让人如坐针毡,他们居然还这样过了一生!阴郁的斯通纳和孤僻的妻子,俩人从来没有走入过彼此的内心,无数次我在想:为什么他们不能好好沟通,好好说话,彼此了解,彼此照顾?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去面对,寻找解决的办法,而要互相折磨呢?他们都在回避彼此,回避问题,渐渐彼此不在乎,婚姻只是一个虚壳,彼此都放弃挣扎,放弃努力。若是放在现实中,真是太可怕的事情了。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比深刻的。生活在这样扭曲的家庭里,女儿的快乐和自由被剥夺,女儿甚至成为母亲对抗父亲的工具。可怜的孩子,她能怎么样?她不快乐不自由,压抑,麻木,想要逃离。于是她十几岁就利用一个老实的男孩,怀孕,结婚,终于逃离这个牢笼。而很快,丈夫就在战争中丧生。她抑郁孤独地度余生。在家庭中,父母的斗争必然波及到孩子,无辜的孩子,孩子甚至会被当成斗争的武器,最终沦为牺牲品。斯通纳作为父亲,带给孩子短暂的快乐时光,但很快就被母亲打破,而父亲却无能为力,连女儿都保护不了。饱受折磨的孩子又怎能幸福快乐,享受生活呢?

家庭不幸,斯通纳如何逃避现实呢?他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工作,在办公室埋头苦干,回到家也还是钻进书房继续工作,工作是他转移注意力、麻痹精神的手段。教学是斯通纳还算有热情的事情,也是擅长的,是他的一份寄托。如果没有这样一份工作,斯通纳又该怎样捱过这么多年月呢?当然,我还是不太希望工作只是家庭不幸时的避难所,但是,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可以终其一生做下去,乐此不疲的事情。

「斯通纳」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很多人觉得主人公的一生是不幸的。出生在困苦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里,直到二十岁才得到机会求学。遇到一见钟情的人并结了婚,却开始了数十年漫长的忍耐的婚姻生活,或者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人到中年有了对爱情真正的理解,也就是出轨了,但迫于压力痛苦地分开了。事业也是高不成低不就,教书几十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地方。最后六十多岁被迫退休,得了癌症,弥留之际不想有人在身边,只有一本书陪着他结束了这一生。

在他生命的尽头,他问自己,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我想说的是,主人公是幸运的,因为他始终都在勇敢地为自己做选择并且为选择的后果负责。

二十年在土地上挥洒的汗水并没有浇灭他追求自我的梦想,求学过程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他辜负年迈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即回到农场帮忙,而毅然决然地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后来父母相继倒在黄土地上,他可能自责,可能痛苦,但他是无悔的。

事业来说,他至少是投入并热爱着的。这条路一旦确定了,他便头也不回的走下去。两位朋友都去参军,他选择留下,不是怕,是坚持本心。婚后妻子性格孤僻怪异,他忍耐之余埋头在工作中,甚至是创作中,获得生活的动力。教书对他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业,除了教书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教书不是乏味的,或是逃避的借口,教书于他是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并且认同自己可以的所在。是他追求自我的重要方式,甚至重过与凯瑟琳的爱情。他分手的理由是,如果我们私奔,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们就不是自己了。这是他的选择。

婚姻,更是他自己选择的。但他的婚姻是不幸的,他的妻子不爱他,他可能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爱他的妻子。但他努力过,为自己的选择弥补和挽回过,只是打动不了妻子冰冷的恨意。后来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他能做的只有忍耐,或把爱意转移到可爱的女儿身上,再后来,他对妻子的各种攻击选择漠视。尽管他一直不进攻和防守,他妻子对他的报复行为仍然影响到了女儿,无辜的受害者。女儿夹在父母中间不知作何选择,最后未婚先孕,以此逃离自己的家庭。总之,整个家庭都很不幸。

全书最打动我的,是他得癌症快要死去的那几段描写。他脑子里迷迷糊糊,回想自己的这一生,他说,尽管失败,但他还要期待什么呢?他是满足的。就这一点,我觉得不能说他是不幸的。他是我们所有这些平凡人一生的写照,甚至他比我们更勇敢,因为他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生活做选择,并为之负责,没有停止过追求自我,明确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

说的很对啊,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7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丰臣秀吉(三)》读后感_400字

    《丰臣秀吉(三)》读后感400字 骨子里认真.执着.蛮横劲儿仿佛日本人每个人都有,地理条件所造就的民族个性在其英雄传说式人物身上又有另外番景象,不轻言放弃,做事无所不用其极,还有极…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11
  •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暑假很快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在假期里一定读了不少好书,我也和你们一样看了很多让我难以忘怀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是-&…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5
  • 读《绿野仙踪》有感5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绿野仙踪》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     《绿野仙踪》是一部长篇童话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来曼・弗兰克…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291
  • 《巨人的陨落II》读后感1200字

    《巨人的陨落II》读后感1200字: 从2018年2月21号到2018年4月7号,历时45天(其实有效时间应该低于30天),看完了肯·福莱特史诗巨著《巨人的陨落II》上一册以茉黛?…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0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550字

    "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有感  《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南部,“我”的阿蒂克…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86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超级大脑》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装在口袋里的之超级大脑》,觉得这本书十分有趣,你想知道为什么吗?我这就告诉你,准备好哦!   首先我喜欢学习,很爱动脑,所以看到“大脑”二字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本书。看了才知…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