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该书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入选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国文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六零年,林海音写下这本小册子……关于北平皇城脚下童年的记忆……
一八年,林海音出生在日本大阪
42岁时,重温童年。旧梦依旧,却已经物是人非……
梦里头:
一直挺着肚子的妈妈;
严肃不可侵犯的爸爸;
有唠唠叨叨的苦命的宋妈;
四眼狗德先叔和兰姨娘;蹲在草地里相约一起去看海的大朋友️;
还有爸爸的叮嘱“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我用了一个午后去看了一个人整个的童年。⌚️
想起半个月之前,在家里沙发上窝着,
看了一张压箱底许久的,积了好大一层灰的光盘
我向来对这些东西好奇,又刚刚好……百无聊赖地,便插进电脑……
这是记着13年前故事的一张盘……
13年前,2004年,农历七月初七,正是七夕情人节。我姐姐的生日,12岁。
一张张熟悉又模糊的脸,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13年间,家里生出许多变故……很多很亲很爱的人都离开了,而且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也从小毛孩……穿着开裆裤溜大街的年纪变成不可一世的小大人,
爸爸妈妈,那些长辈们,年轻的时候,确实比现在精神得多。人人都是,笑着,满脸都是红红的。眼睛都会发光一样……烦恼很少很少似的……
13年,家门前一排白杨都不见了……好像也没有卖很多的钱,砍的时候是多久之前也忘了,当年村里面,邻里都在自家院子里栽着几棵很高很高的大树。遮阴……一到夏天凉快得很。现在,哪里都是柏油路,杨灰路,干巴巴的,到处光秃秃的,都是些子明晃晃的小二楼。夏天有了空调,也是热得要命……
13年,一切都变了!
八岁的我是那么小小的一只,现在胖乎乎的也没了小时候的开心劲儿……
还是小的时候好,那个年代也真好……
可惜,
回不去了……
所有的一切都称为:
“旧事”
「城南旧事」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小时候看过电影,那个小女孩,特别可爱,一双水汪汪的会说话有灵性的大花眼着实招人人喜欢。
由于那时候太小,终究没看懂是什么意思,就感觉这个小女孩和自己一般大,但比自己漂亮很多。
这次,翻看了这本经典小说,才明白原来讲述的是这么个故事。
英子通过自己的角度讲述身边遇到的人和事。
首先是她的邻居,一个人们眼里所谓的疯女人,却和小英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善良单纯的小英子也真心实意对待她这个好朋友,天天帮她找女儿,在大人眼里的疯女人,在英子眼里,却是个充满母爱的好妈妈。秀贞和英子对话时,发现她不是疯得很厉害,她有时候也有记忆,有思维。如果当初家人们能耐心引导她,训练她,多给她关爱,不要指责放弃她,她是不会疯成那样的。
可当时的社会,未婚生子简直是件奇耻大辱的事情,人们绝不会原谅这样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而她一辈子的幸福就毁于一旦,家人也因此抬不起头低人一等。
她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势单力薄的她终究无法与这个社会抗衡,于是在亲人的责骂下,邻里邻居的讥笑中,失去孩子的情况下,没有爱人消息的多重压力下,秀贞最终被压垮了。
只有英子来了,她眼里才会放光,才会有说不完的话。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她同情秀贞的遭遇,她希望能帮助秀贞找到女儿,让她们母女团聚。当她帮秀贞找到女儿小桂子时,英子心里是特别开心的,看着秀贞抱着小桂子又哭又笑,英子觉得她作对了事。可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秀贞和小桂子被火车压死,给英子心里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英子为此大病一场。
一个孩子,她理解不了,更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她总认为娘俩的死是自己造成的。她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做了好事,怎么最后却断送了她们的命。
人生起起伏伏,谁又能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呢?
而面对藏在草丛里的那个陌生人,英子表现出还是她的善良单纯,她每天都要去那里和他聊天说话。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和她聊天的那个人竟然是个贼被警察抓走时,英子的内心也是难过的,为什么她心里认为的好人总是没有好结局呢。她的想法和现实总是差别很大。她想不通。是啊,成人的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残酷的,岂是一个孩子就能懂的。
她用一个纯净的心去面对这个社会,但社会总是以残酷的现实回馈她。让小英子的内心很是伤感。
她的童年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人生,在经历了种种事件之后包括保姆宋妈的遭遇、蓝姨娘的离去、爸爸的过世,小英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该承担一些责任了。
我们的童年何尝不是这样长大的。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懵懂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再到青春知痛的青年,直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
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