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经典之作,彻底颠覆你对思考的看法!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经济学人》年度十佳图书,巴曙松、何帆、王福重等知名经济学家高度评价。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和有意识的“系统2”。他还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思考,快与慢》详细地说明了快思考和慢思考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剖析了两种思考方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建议,引导我们深入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对于管理者、科研者、商业者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解释现实问题的概念支撑或理论支持。

本书金句】

1.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很难对自己的信念和需求产生怀疑,越是在最需要质疑自己的时候越难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真知灼见中受到启迪。

2.每个人都能多多少少地意识到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会为此做出妥协。

3.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

4.如果你听从自己的直觉,就常常会因为把随机事件看做是有规律的事件而犯错。

5.如果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你的表现就会差强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

【精华内容】

本书中用心理学的概念深入分析了非理性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为三点,分析了两个虚拟人物,讨论了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介绍了两个对立的自我,同时,详细讲解了通过这些主题点引申出的众多心理学效应、经济学理论。

1.两个虚拟人物

这两个的虚拟人物是假定的两种思考运行系统,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的系统1和需要付出努力、运行更慢的系统2。

基于系统1运行时,不怎么费脑力,没什么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就好比无人驾驶的车,不需要我们控制。而系统2需要刻意、努力且有序进行,使用大脑费力思考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要集中注意力。

系统1和系统2是可以用更加确切的词语描述的,系统1可称为“自主系统”,系统2可称为“耗力系统”。丹尼尔教授之所以简单地称它们为系统1,系统2,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其他相关的理论。

2.两个自我

两个自我指的是感受当下的经验自我以及记录并作出选择的记忆自我。

经验自我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但记忆自我可以记录体验,而记忆自我有时可能是错的,却掌控着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并做出决策。

记忆自我遵循的是峰终定律和过程忽视原则。峰终定律指出,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

虽然记忆自我会加强峰终记忆、忽视过程体验,但是,体验自我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将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综合考虑,因为它们对于生活的诠释不总是一致的。

3.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

心理学家所了解的经济人与人类是不同的,人类的世界观受制于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因此他们不能像经济人那样有一致性和逻辑性。经济人与人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到底是系统1主导还是系统2主导。

根据理性的经济人和感性的现实人之间的差异,丹尼尔和阿莫斯致力于决策制定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

人类不像经济人那么理性,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帮助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好的决策。且这种帮助可以通过告知或不介入的方式得以实现。外界助推也许是激发个体发展的有效方式。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首先,这本书的翻译并不像有些书友所吐槽的那么烂,翻译一本理论性强且具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及特定表达的书是要费大功夫的,有几处翻译虽然确实有碍理解,但多通读几遍即可;其次,作者在书中无私分享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对其提供了中立以及充分的说明;last but not least,书中提及的、介绍的观点极多,了解并理解这些观点对人们在日后思考以及作决策时有指导性的意义。

由于观点非常多,下面只摘录一小部分我认为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供大家参考。若想更深入了解,请务必将此书收入书架~

两个虚拟人物分别是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的系统1需付出努力、运行更慢的系统2。系统2进行的是慢思考,能监督系统1的运作,并在其自身有限的能力下尽可能地占据控制地位。两个物种分别是活在理论世界的虚拟经济人以及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两个自我指的是感受当下的经验自我以及记录并作出选择的记忆自我。记忆自我对过程的忽略、对峰终和结局的重要性的夸大,以及对后见之明的怀疑共同作用,歪曲地反映着我们真实的体验。经济人不会受启发式眼见即为事实窄框架内部意见偏好逆转的影响,但人类却无法避免这些影响。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都会通过初始值来确定最后的答案。不同的起始点会产生不同的估测,都会偏向于初始值。我们将这个现象称为锚定。因为锚定效应,人们会倾向于低估复杂系统失败的概率。因此,我们有时可以从事件的结构中推测出锚定偏见的方向。连续事件的链式结构会导致高估,非连续事件的漏斗式结构会导致低估。人们通常在未必有收益的情况下选择风险追求,在未必有损失的情况下选择风险规避。在获得的情况下是凹面,在损失的情况下是凸面,损失情况下的曲线比获得情况下的曲线更陡。该图表示的情况就是损失厌恶,表明了获得某笔钱的吸引力要弱于人们想要规避某笔损失的意愿。

许多决策问题都以在维持现状和选择一个替代选项的形式出现。替代选项的有利点会被评估成收益,而其不利点会被评估为损失。因为损失比收益的影响更大,决策制定者会偏向维持当前现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8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岩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青春年少的我们,真的读懂了青春吗? ——题记 时光的洪流穿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 告…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38
  • 《背影: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1000字

    《背影: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进学校图书馆便看到了这本书,想着空闲时间比较多便借来读读,去重温一下曾经看过的那些经典。 记得第一次接触朱自清先生是因为《春》这篇文章…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6
  • 《画家马西和臭屁大王》读后感300字

    《画家马西和臭屁大王》这本书讲的是: 他来找一个画画,画的最烂的人。牛大旺说:“谁能告诉我,我给它糖吃。”有个小男孩说:“马西西画的最烂。” 马西西画的东西,别人说像太阳,马西西却…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27
  • 《同桌冤家走天下》读后感400字

    期间,我阅读了【同桌冤家走天下之佛光普照白象之国】这本书。书中讲述了由阿呆、惜城、、咪咪组成‘惜呆兔咪’可爱四人组开心游泰国的故事。 他们四个小去了曼谷、清迈、芭堤雅,参观了金碧辉…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83
  • 技巧:看图作文、读后感、想象作文……掌握这些步骤就够了

    ​ 一 不会写读(观)后感怎么办? 小学阶段这种文章的写作虽然不多,但试着练练笔,对今后学写议论文大有好处。 写读后感要掌握以下原则: 1、要读懂原文。每句话,每个段落,全篇写的是…

    读后感 2020年2月10日
    949
  • 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说不,于是哲学家因此说船夫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在得知船夫不…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