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是枝裕和亲撰,经典代表影片《步履不停》原著,拿遍各大国际影展重要大奖。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已经是夏末的季节了,院子里的紫薇花开得璀璨,黄斑蝶在山坡上翩然飞舞着。横山良多与妻儿一同返回位于湘南海边的老家。久违的横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团聚。在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母亲绝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妇罗,加上外卖的寿司和鳗鱼饭之间,闲散地度过看似平凡的一天。然而他们细细分享品尝着的,却是欢笑背后隐隐的哀伤,小心翼翼的对话又忍不住的争执中,不经意触动的回忆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说出口的秘密……
「步履不停」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有时觉得,人一生下来,就是身不由己,许多事实不能改变,这也包括生下来本身。
想象一下,你不是长子,看起来没有哥哥聪明优秀,似乎也不太受父母待见,手心手背都是肉之类的说法,对你来说就是笑话。
如果说这是童年的阴影,这就作罢,成年之后远走高飞,眼不见为净,逢年回家过节之类的,也是短暂的相聚,全家场面上和和睦睦大团圆,料想不会勾起太多过去不快的记忆。
不曾想,大哥本来子承父业,悬壶济世,却因救落水少年殒命。这给父母带来的打击,竟延续父母一生,即便你回家探望仅仅一天,也逃不过大哥逝去的影响。在这一天的点点滴滴中,失望,伤感,仇恨,颓然无助的味道,悄然弥漫在团聚的空气中,这些味道慢慢凝聚,连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都难以稀释。
你狼狈,坐卧不安,度日如年,一度想逃避,盼早早回去,不愿过夜,但你软弱不定的性格,仍把你按在老家里,过去家里的种种故事,在回忆和对话中又重新展开,酸甜苦辣,聚集于电影“步履不停”的镜头之下。你的角色,就是片中的男主,横山良多。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接受类似于步履不停这样类型的电影,说着一个普通的故事,里面的场景和细节,在实际的生活中都可碰到,人间烟火味处处可闻。这类电影几乎没有明显的高潮起伏, 就是按着生活的节奏,把它原本的样子,搬到了屏幕上。我在想着,我为什么能静静地一个人待着,把步履不停看完,毫无枯燥和拖沓之感,进一步,这电影为何还能把我,拉入对生命和生活的思索?
很喜欢这部电影对生活的写实,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会让你怦然心动,啊,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吗?用吸管玩弄着饮料中的冰块,穿着大人的拖鞋玩游戏。嗨……,我这不和良多一样的颓废,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在外不说,在家庭内也有无处不在的比较(攀比),将来会怎么样,呀,我也说不清,走哪算哪哟!
一旦对电影中的片段有了共鸣,就有了代入感,所以啊,你从某个角色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即便是很短很模糊,你也开始对这个角色关心起来,他(她)会如何做?以后会发生什么?
还从良多说起,一天的回家之旅,与父母的各种隔阂仍然挥之不去,但也看到了破冰的契机。可是生活就是这么让人遗憾,直到良多的父母逝去,良多也没有能和父亲一起,去看一场足球,也没有让母亲做上他买的汽车去购物。“每次都这样。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良多不止一次有这样的感慨。是啊,良多有了自己的孩子,买了车子,但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了!
当片尾悠扬的吉他声再次响起,惆怅于良多的来不及,也想到,许多事情可以马上就做,即使是一时的冲动,即使还是可以预见的“来不及”或“没有用”。
好吧,生活既然是身不由己,那就不停地往前走吧,走啊走,看看将来还会发生什么,反正,我们都停不下来,也不愿停下来。因为,生命的时光不能停止或倒退,它慢慢地朝终点走去,不论你是王侯将相亦是贩夫走卒。这也宛如西西弗斯在推那块巨石,也许永看不到山顶的无限风光,但每次推着巨石上山的路径和心境,也可是不一样的啊!嗯,还有吴刚伐桂……
回到我们的现实,人生路漫漫,诸多可相随,累了坐坐,不妨也去看看电影,感谢电影,让我遍历不同的人生,让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也让我可以多想那么一点点,或许,还可以多领悟那么一点点,早领悟那么一点点,少些来不及的遗憾。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步履不停」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日本当代电影大师,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
刚开始认识这位日本导演,是在2015年看《海街日记》这部日本剧情电影,当然吸引我的不是电影的名字或者叫是枝裕和这个人名,我是被绫濑遥、长泽雅美这两个名字所吸引,我很喜欢这两位日本演员,看完这本影片,你可以知晓本片的特点:情节松散、心态宽广、淳朴清新,每个人都有痛楚和负面情绪,但是大家都将其隐藏起来,这种矛盾下的情感是枝裕和与环境相结合娓娓给我们道来。
之后因为兴趣看完《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停》 ,这些片子风格很平淡,几乎没有强烈的情感爆发的场面,比起打鸡血的情节导演似乎更喜欢哪种静静地,将人物情感通过景物和平淡的情节静默的爆发出来,比起大事件充斥来表达,这似乎更能让人感到温暖,然而大多人的人生都会平平淡淡度过,这显得故事比较真实,不太浮夸。
《步履不停》之中有个情节最让我印象深刻,一只黄文蝶晚上飞到家里被母亲当做死去的大儿子纯平,文中这样描写“走出走廊的我,第一个看到的是摇摇晃晃地在房间徘徊的母亲。有一瞬间,我完全摸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母亲的眼神有些哀伤,但又闪烁着不寻常的光芒,让人觉得她正在看着我们看不到的什么。我只想快点结束这不自在的时间,走向檐廊,打开面向庭院的窗子。“不要开,说不定是纯平。”母亲用尖锐的口吻说。”你可以看出来这家子对死去的大哥念念不忘,好像每个人都活在过去,每个人都刻意的不提起这个话题,不让自己负面情绪爆发,书中很多细节你可以窥见情感的暗流涌动,之前在微博看到一句话:世界很大,人生很长,而家很小!所以家人之间的缘分很短,有时候短到如同一个转身的时间,或许就会消失不见似的!
围绕“家”这个话题,维系着家人情感的点。可能每个人要结交不同人,与其他人有着或大或小的联系,但是当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就建立了血缘关系,这是我们人最根本的联系,无论是书本中良多少不经事,还是大哥之后的死亡,日系电影总能让人体会一种不同的情感,似乎如同电影中将画面定格在院子里那颗树一样,那棵树从良多出生就就生长在那里,它见证了这个家庭的变化,两个人的相识,喜结连理,有了第一个小生命,孩子慢慢长大,渐渐不听你的话,慢慢年老,最终死亡,其中最重要是下一代人理解上一代人不容易,良多这次回家体会了父母的不易,这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他也慢慢承担起责任;人生步履不停的进行下去,珍惜眼前的人可能最为重要,其中最重要人可能就是父母,出门在外,常回家看看,不要让什么都显得有点来不及![太阳][太阳][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