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摆渡人(精装插图纪念版)」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你知道吗?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摆渡人的形象会因为摆渡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每一个灵魂在脱离躯体之后都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他们带领他们穿过荒原,抵达极乐净土,然后挥手告别,继续下一次摆渡。被摆渡期间期间灵魂须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经过魔鬼肆虐的幽深山谷和恶魔潜伏的黑河才有可能抵达。中间稍有疏忽就会被恶魔抓去,变成下一个咆哮的恶魔。而能否到达极乐净土,取决于你和你的摆渡人。
故事其实很简单。不合群小姑娘迪伦坐火车去见多年未见的生父,不曾想却成了火车事故里唯一的受难者,没有逃出死神的魔爪。爬出隧道时,她遇到了她的摆渡人特里斯坦,以此开始了穿越荒原的艰辛道路。而这条路,她走了完整的两遍。
在摆渡之路上,迪伦爱上了她的摆渡人。她叩问了对方的心门并恰好听到了应答。所以最后的抉择在于,当爱,生与死被放在眼前时,我们会选择哪条路呢?
第一次,她选择放弃极乐净土的安逸,穿越荒原找到自己的摆渡人。第二次,她选择了与所爱之人一起叩响生的大门。
所幸结局如此美好。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所以最后觉得,荒原不过是心像的映射。经由摆渡人的帮助,只要足够勇敢,足够坚定,我们终能穿越心灵的荒原,逃离恶魔的撕扯,平安抵达灵魂最后的安息之地。在那里等待与未来的亲人相遇厮守。
这本书花了三次时间读完。时间不过一周。期间心境也波动很大。第二次读到迪伦与特里斯坦重逢之后准备返程时几欲放弃读完了。因为知道,结局一定美好。而对比之下现实显得更加残酷。
但那几天的自己却并不开心,心情平静如死水。大概荒原的死亡气息还是迷漫于心。所以决定捡起这本书,读完它。
读完最后的两三章时,还是不免有触动。
人行走于世间,期间总要经由他人摆渡才能抵达心灵的栖息之处。那么摆渡人呢?他们的一生,是无常的轮回与无限次地往返荒原摆渡灵魂吗?
这样一想便觉他们的痛苦深重,不是摆渡灵魂的快乐所能轻易驱散的。那大概是一种没有终点的无力感,愿景缺席带来的巨大的落寞。
所以无比感谢迪伦的出现吧。因为最后一起相遇于现实,尽管灾难过后伤痕累累,但所幸你仍在身边。所以对于特里斯坦来说算不算是这样一种至深的感动与莫大的救赎: 亲爱的迪伦,我曾摆渡了那么多灵魂,看不到生命的尽头。直到我遇到了你纯洁的灵魂,从此无须改变自己的模样,只做你一人的摆渡者。最后的最后,我爱上了你,你成了我的摆渡人。
所以,就像封面云层里刺出的万千光芒一样,生命之河里,我们是被摆渡者,也终会被摆渡。
愿你是幸运的迪伦,找到你专属的特里斯坦。
「摆渡人(精装插图纪念版)」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看了简介刚翻开书,以为这只是一个平凡小女孩儿的一场快乐的奇幻之旅,似黄粱一美梦,但并非如此。
刚看到迪伦就觉得她在我脑海中已形成了一个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 、不善与他人相处、内向且在每一所学校里都会有这么一个独来独往的被同学嘲笑并称之为“异类”的独行侠,但越往后看越被她的打动,被她为爱与命运反抗、一直勇往直前的毅力和勇气所震惊。
在隧道里当迪伦从火车里醒来,作者描写的景象映射在我脑海并经过我的思维的加工,致使让我恐惧,在已经算是夜深的晚上多数人都已睡下,我独坐在地上借着昏暗的灯光看着书,一点一点品味它,胆小的我坚持读到“鲜血顺着她的头皮往下流淌,她的嘴巴大张着,乌青的嘴唇在尖叫声中向后收缩”时着实没有勇气再读下去,但这本书好似带着鱼饵,即使会害怕被钓走,但依然无法把到嘴的美食吐出口,当我一口气读完时,在多数时它让我恐惧、害怕、担心,也有时让我暖心,嘴角的弧度不自觉的上扬。
“迪伦你不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当我看到这,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涌动,我总是会被有这样故事情节的真相所震惊到,两行泪水滴滴嗒嗒的打在这几行字上。
我比较喜欢他们踏往前方的旅程和他们一起回到火车隧道时那几段,因为这些一直让我的心悬着替他们担心,替他们高兴、 难过,仿佛身在其中一样。
“那个小孩子还有他的摆渡人,他们安全了吗?我以为….我以为如果能分散一下魔鬼的注意力…..”迪伦的勇敢和善良着实让我敬佩的五体投地,当她这样做时我就在想我会这样做吗?虽然我也会觉得那小孩子很可怜,但另一方面,我潜意识告诉我,她和崔斯坦已经走到这里了,她这样做无非会给他们的归途制造更多的麻烦,或许换做是我我,也许没有那个勇气和胆量,怕自己输不起,其实最讨厌这样的我,但却不知道怎样去改变自已….怕输不起就永远不会赢。
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总会下意识地叫出最在乎人的名字。
我认为这本书还有一点是告诉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不如意时也不要一味唉声叹息要朝着明媚的前方去想,也许你会觉得快乐的,意志力有时也会决定人生……
“‘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结局暖心得让人流泪意外的让人惊喜。
看到结局总是情不自禁的去想他们之后的生活,有些小抱怨看不到他们后面的故事,但现在这样的结局亦是最好的,后面的情节不应该作者着墨,而是读者自己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