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写就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根据本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被誉为“2017开年大剧”、“中国顶级政治剧标杆”,由陆毅、张丰毅等40余名实力戏骨联袂出演!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当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与之案件牵连甚紧的H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最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项目引发的一家H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H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未完的事业……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人民的名义:浅谈高小琴身上三个优点
礼仪得体、言谈举止恰当
当年,高小琴和双胞胎妹妹高小凤坐船离开老家湖心岛时,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穿过,赵瑞龙的搭档杜伯仲在市中心百货大楼为她们置办行头,刚穿上高跟鞋,一时间连路也不会走了。
她们受到了严格的训练,从穿旗袍到走台步,什么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礼仪举止全部都教给她们。有时候,为了几个动作、几句话,她们就得练习一整天。
外表的提升能够增加一个女人的自信,甚至可以让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不过对自己各方面的提升,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我想一个女人迷茫的时候做什么好呢?那就减肥保持好身材,学习衣服搭配、化妆,让自己美美的,这真的需要花时间,并且也是值得的。
除了外表,还有言谈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比如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就拿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饭局,如何不出错,甚至出彩呢?
自己应该如何坐?如何点菜?如何敬酒?如何挑起一个话题?如何拒绝多喝酒?……
我们对这些都应该好好学习,多加练习,这会让我们终身受用。
改变自己,先从外表、说话做起。
睡前读书
在书中有一个情节,当时陈清泉在山水庄园嫖娼被抓,陈清泉给高小琴电话求救时,她正在看书。
“高小琴当时正在行政楼办公室看书——她多年来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睡前总要读点啥,开卷必有益,而且也是人格美容的需要……”
一个人的外表可以靠穿着和搭配来提升,但一个人的气质只能靠自己的学识了。学识很大程度来自于读书,系统的学习及思考。
提前做功课非常有必要
高小琴唱京剧,剧团退休的琴师评价她是专业水准,不下十年的功夫不可能唱到那样。为什么她要学京剧呢?当时掌握权力的人喜欢这些呢。
当然,这个例子放在《人民的名义》中真的没有那么正面,但我们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付出努力,提前做功课应该的。
为了见一个人,得备好几天的课。第一次见侯亮平,高小琴备了3天课,从克林顿到斯塔尔都是在网上提前查好的资料,把侯亮平给唬住了。
祁同伟对此说:“一个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
高小琴也认为这是一个让她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提前做功课,不仅仅让我们避免犯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成长更快。因为提前做了功课,当听讲座和人聊天时,我们对当下谈的内容会有更多的理解,并且能够分一些精力做思考。
高小琴的命运某种程度她自己也不能左右,像她面临的情况,如果一个美女没有脑子,命运可能更惨;而一个有脑子的人,面对人生困境,没路也能走出一条路。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
细数近几年读过的小说,官场题材的作品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从《侯卫东官场笔记》、《省委书记》、《二号首长》、《通天人物》、《沧浪之水》、《我的生活质量》……到今天读毕的《人民的名义》,好奇心是最原始、最直接的驱动力。粉墨登场的百官,小人物惊心动魄的“创业史”,盘根错节的太子党、官二代,金钱、权力、美色交融的官场腐败生活,都极大的满足了我个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意淫。在读《人民的名义》之前,我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官场小说的兴趣,不一样的人物一样的斗争,甚至连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都毫无悬念的相似。吃的饭多了,盐也就吃的越来越多,于是乎,慢慢地体味到作家与出版社的无奈,好多事你见不到也想不到,想象的到也不敢写,写的出也出版不了。小说作为文学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中国现代官场小说中好像行不通了。加之十八大后超乎想象的几只大老虎落马,让我深信那些小说离天花板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还是来说说当下这部刷频朋友圈的反腐巨作吧。
伟大的时代孕育优秀的作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和成果,人民有目共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的名义》才高调热播,与现实的反腐交相辉映。这部作品光明正大的向人民道出,在国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风光与肮脏并存,在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中间同样存在腐败,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反映出我们这样一个病态的“关系社会”,所谓的太子党也并非子虚乌有。如此之大的尺度,令我没有想到,但这样“塌方式”的腐败,并没有让我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在小说的最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前进的道路依然荆棘密布,严酷的考验从未停止,全民的觉醒是消灭腐败的关键。
作品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高育良,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道貌岸然的背后深藏着对权色的贪婪。看似与他相濡以沫的吴老师也同样令人鄙夷,权力的光芒让她放弃了一名教授的光荣,在自己撰写的剧本里,过着精致而虚假的生活,到头来仿若梦里。祁同伟,一个可以只手遮天的省公安厅长,最终没能逃脱他凤凰男狗血的命运,好在死的时候还算有血性。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位颇具争议的市委书记李达康,他是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也要的好书记,也是蛮横专治的一言堂班长;他是大义灭亲的丈夫,也是会流泪的汉子。我想眼睛里盯着政绩、GDP的官员,总比那些碌碌无为的猪强。在一群猪队友的圈中,李达康反而成了另类,他活的孤独,再累也不敢停下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看到了风清气正的时代面貌正在形成,制服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沧浪之水清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