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过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辽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他,在美国参加二战后不久,不忍心撇下双亲,毅然放弃美国签证,留在了战争一触即发的奥地利;

他,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全家都被关押到曾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得以幸存;

他,在集中营里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与摧残,但幸运的是,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成为《圣经》里那个“幸免于难的人”;

他,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飞机驾照。—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他,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他是谁?他就是本书作者—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20世纪的一个奇迹。

饱受命运打击的弗兰克尔为何写这本书?

我的初衷很简单,只是想通过具体的事例向读者传递一种观点——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如果这种观点在某些极端的环境中得到验证,我的作品或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认为我有责任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或许对那些绝望中的人们会有所帮助。

我们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每天步履匆匆,或来回于家与学校,或往返于公司与住所,常年奔走在路上,酸甜苦辣藏心中;亲情友情屏两端,常把他乡作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每天看着日升月落,风卷云舒,慨叹一天又悄悄溜走,感觉今天似乎与昨天没啥不同。于是我们开始怅然若失,开始迷茫困惑,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觉得没有哪个医生能够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一个棋手:“告诉我,大师,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也不存在,人的存在也是这样。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这样,每个人生命的任务就是特定的,完成这些任务的机会也是特定的。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不要总是抱怨和归咎于环境,请记住命运把握在你自己手中

人不是完全受到限制和决定的。人是自己做出了是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最后愿大家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认识到应该运用自己选择的能力去实现个人的目标。尽情的享受现在的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发现生活之美,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作者是心理学三大流派之存在主义,意义治疗的创始人,犹太人,进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家里除了他和他妹妹以外全死在集中营了,这本书就是以一个理性的分析加上个人经历探讨生命的意义。

跟弗洛伊德宣扬的单纯追求快乐不同,也并非阿德勒宣扬个人的追求。作者主题是人生活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生活的意义,也是一个人一生最为艰巨的任务。

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我一直认为工作或者说劳动是给人快乐充实的根本,这种快乐是可持续的也是能反复制造的。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如果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意义存在某一方面,当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存在的意义随着自己的固执认知也就没有了意义,但是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应对方式,不同认知得到不同环境下的意义,损失只是损失,这种损失毫无意义。

所以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有意义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意义的不同,个体差异的思维方式得到的不同意义正是每个人都有趣的地方。

打个小小比方,一些因为破产而放弃生命的人,意义的存在在于自己的被他人认知的社会地位和对他人责任而获得的成就感,建立在外在对于自己的反馈,这些去掉在破产之时,他人赋予自己的意义不存在后,崩溃了,但是个人的意义都是个人赋予自己在不同时间环境。

存在的过程中得到的不让人快乐的东西称之挫折,生存/存在本身的挫折;存在的意义认知的挫折;人在追求自我意义的挫折。

存在本身的挫折在于欲望与本能的冲突,物理世界中存在/生存出现问题,欲望大于生活本身,这个挫折的区别。

分两个方面,你物质水平;你做的是否是你内心欲望趋向

所以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对于他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当下,当下所经历的,做的任何事情就是存在的意义,活在当下就是当下的意义

为追求某个目标的自由选择,目标的定义与其随之付出的代价。是带给人生活的意义和快感的。说白了你干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精神动力驱使你去完成你的目的,内心的虚无与无聊只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我们现在经历在一个存在之虚无的一个潮流,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30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原则》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原则》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是《原则》里的第三大生活原则。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原则,我提了几个问题,重新整理了有关这个原则的思路,这几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什么,怎…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9
  •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600字

    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我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深深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写了一首诗,对此表示赞扬,则对此提出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99
  • 读《当油菜成了花》有感500字

    当我读完《当油菜成了花》这本书之后,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书中的那些人和事。也许我们的人生是离不开喜怒哀乐的,正如书中引用的一句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许我们就像《当油…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7
  • 《开满蒲公英的地方》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开满蒲公英的地方》读后感 今年,我读了《开满蒲公英的地方》这本书。这本书由很多丰富多彩的小故事组成,其中我最喜欢看“开满蒲公英的地方”这篇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69
  • 《永远的超级四班》读后感600字

    刚开始,陪我去新华书店买了阳光的新作《永远的超级四班》。回到家后,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连忙坐到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不知不觉中时间在飞快地流逝,书中的人物太吸引人了,阳光把超级四班…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5
  • 《影之翼》读后感1000字

    《影之翼》读后感1000字: 最近在读《影之翼》,这是一本初读感觉轻松有趣,再读却让人内心沉重的书。 明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个日子,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记…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