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茨威格

该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也是一部早在1980年代就堪称流行经典的大学校园书籍。该书与一般人物传记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麦哲伦、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西塞罗、列宁、威尔逊等历史伟人生平的叙述,而是截取他们生命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因为漫长而平淡的历史长河,往往被那些酝酿已久而至为紧要的历史性时刻所改变。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伟大的一瞬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 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回顾一下,茨威格给我们描述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改变世界的数个瞬间:

1、1513年9月25日,流亡反叛者巴尔博亚带领追随者穿越危险的巴拿马地峡,代表现代文明第 一次发现了太平洋。但因其罪孽深重依然被处死;

2、1453年5月29日,因凯卡波尔塔小门大开这一疏忽,拜占庭被土耳其人马霍梅特率领军队攻 克,东罗马帝国陷落;

3、1741年8月21日,从瘫痪中恢复过来又经历才华几近枯竭遭遇的音乐家亨德尔突然获得灵感 ,创作了《弥赛亚》这首传世名曲;

4、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日,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军官,一夜之间创作了《莱茵河进行曲 》(即《马赛曲》),这首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法国人,后被法国定为国歌;

5、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决战之际,格鲁希奉命追击普鲁士军队,虽与两军交战地近在迟尺 ,犹豫不决,不敢擅自改变命令予以援助,也未完成追击普鲁士军队的任务。拿破仑因无援军 ,兵败滑铁卢;

6、1823年9月5日,七十四岁的歌德再次坠入爱河,向十九岁的乌莉克求爱遭拒,写下《玛里 恩浴场哀歌》。后重新开始创作,《浮士德》问世;

7、1848年1月的一天,加利福尼亚拓荒者组特尔在农场里发现了沙金,引发狂热的美国“淘金 热”。因主张旧金山的所有权,被愤怒的移民洗劫一空,郁郁而终;

8、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接受死刑时,遇沙皇大赦,改判流放西伯利亚。一代 文学大师经历死而复生;

9、1858年7月28日,菲尔德主导的欧洲美洲通信计划,在历经磨难后,终于在海上接通电缆, 一时成为世界英雄。然而技术的限制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送,一夜之间,从英雄沦为欺世盗名 的片子,菲尔德依然坚持,6年后终于完成使命;

10、1910年10月,列夫托尔斯泰这名俄国伟大的思想导师兼“妻管严”,为了实践自己的“抵 制暴力”的思想,带着秘书和女儿离家出走,在途径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这次出走,实现了 他自己主张和行为的统一;

11、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历尽千辛万苦踏上南极,却发现被阿蒙德森先人一步 到达。而他所做的,是将这一壮举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这一伟大事迹得以公布于世;

12、1917年4月9日,被流放的列宁借道德国,辗转返回俄国,领导俄国人民革命,开启改变世 界的十月革命。

这一版本缺少了西塞罗和威尔逊的故事。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人生百态,洞察社会矛盾,远离故乡到异邦。最后,他因身单力薄无法与残暴的法西斯作斗争,而悲观,而绝望, 于1942年在巴西一个小镇的一所宅邸里与妻子双双自尽离世,以对希特勒法西斯的悲怆抗议。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进经过演绎的文学著作。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骗子、庸才、不知名的军官、死刑犯、拓荒者、妻管严,也有伟大而坚定的思想家、资本家、革命家,他们在不经意的瞬间,做了或深思熟虑或者不经意的决定,而这一决定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和历史走向。

就历史观来说,这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待历史,是一种精英思想。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观深入我们这些共产主义接班人心中,根深蒂固,对个人主导历史观还是要批判接收的。我还是觉得,个人的确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快慢,但终究是群众力量主导历史的方向和车轮。

《人类群星闪耀时》仍是一部几近完美的著作。茨威格以他精妙的演绎,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幕幕恢弘壮丽、动人心魄的瞬间,他善于烘托气氛,用词华丽而准确,对发生在一瞬间的伟大事迹娓娓道来,构思巧妙,行云流水,高潮迭起,字里行间透露出激情,让人读完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这本书版本很多,觉得这个版本译者翻译的也很出色,超赞。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茨威格其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1881年出生于奥地利,犹太人,1928年出版《人类群星闪耀时》,1934年遭纳粹驱逐,1942年与夫人双双服毒自杀。

本书共向我们展示了12个决定性的历史时刻,读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简录如下:

1.不朽的逃亡者:赌徒巴尔博亚为了“让成就为暴行辩护”,踏上险象环生的探险之旅,九死一生,最终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太平洋的人。茨威格说,在人类居住的世界尽头,对于他只有一种逃亡的形式,那就是逃遁到宏伟壮丽的事业中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2.拜占庭的陷落: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防卫战中,敌我兵力悬殊,拼死顽抗,尸横遍野,场面壮观,却有一座小门——凯尔波尔塔门“出于让人难以理解的疏忽敞开着”,让敌军如无无人之境,很快攻陷帝国。

3.亨德尔的复活:江郎才尽的亨德尔犹如神灵附体,写下不朽名曲《弥赛亚!》。

4.一夜天才:伴随整个法国革命的《马赛曲》,创作者鲁日却不为人知,穷困潦倒。

5.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格鲁希将军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继续执行拿破仑开始的指令,将不远处战争的炮声置若罔闻,殊不知成败在此一瞬。焦灼等待援军的拿破仑一次次燃气希望,又沦入失望,援军始终也未出现,惨败。

6.玛里恩浴场哀歌:“花期已过”的老年歌德,年轻时总是隐藏克制,暮年却疯狂的爱上一个少女。这段无果的痴恋让他痛苦不堪,酿就了他这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并开启了创作的又一春:《浮士德》。

7.黄金国的发现:祖特尔指望在领地创造财富奇迹,却因为不小心发现的黄金,吸引了大批蜂拥而至的淘金者。法律授予的领地权被无视,祖特尔沦落成旧金山国会大厦前一个可怜的上访者。

8.壮丽的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死神灼热的一吻”,从此开始“为苦难而热爱生活”。

9.飞跃大洋的一次通话:那时候越洋电话还被称为不可想象的“奇迹”。菲尔德经历3次失败,6年沉寂,经历了最盛大的赞誉,也饱受最黑暗的诋毁,最终实现了两万多公里海底电缆的铺设,完成了最初的梦想和使命。

10.逃向上帝:托尔斯泰以自我为写照的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一直没有结局。20年之后他用自己的行动续写了结局。当现实和理想产生对立冲突,安逸的生活就变成自由灵魂的牢笼,唯有出逃才能自我救赎。82岁的一代文豪终于鼓起勇气离家出走,三天之后便在路中因肺炎与世长辞,真正完成了逃向上帝的征途。

11.南极争夺战:英国人斯科特觉得,对人类来说,第一个意味着一切,第二个则什么都不是。所以他对次于挪威人阿蒙森到达南极深感伤心,返回途中亦不幸遇难,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手信和影像。

12.封闭的列车: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像一枚炮弹一般,震响了十月革命,摧毁了一个帝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30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读后感_800字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读后感800字 红色的是起点,闪亮的是人心。15位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们,在离开李公馆那张大餐桌之后人生的轨迹各不相同,有人成钢,有人成渣…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66
  • 《小公主和矮爸爸》读后感400字

    每个小女孩都希望自己像公主一样高贵、漂亮,有一颗高尚的心。――伍美珍。每一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公主梦。本书的主人公丝丝也不例外,丝丝原名濮琳丝,她的名字是英文中公主的音译,从小她…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7
  •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300字

    【第1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主要讲了唧唧怎样寻找奶酪的经过。     我想: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原地停留,那…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48
  • 看“开学第一天”有感 300字

    今天晚上在电视里看了第一课,这里主要给我们讲述了幸福的真正意义。邓亚苹阿姨、于丹、杨利伟叔叔……都给我们讲述了幸福的真谛。 在这里让我懂得了幸福是快乐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94
  • 《姥姥语录》读后感600字

    读《姥姥语录》是最近的事儿。完,我用了三天时间,很仔细地把它读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主持人倪萍,一个我从小就觉得很有“味儿”的人。 从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本书讲的是倪萍的姥姥所…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37
  • 失去的一天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学完《失去的一天》这篇课文,我深受感慨,它让我明白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抓紧时间,抓住现在的重要。 课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清晨去上班,她把十岁的佩佳叫醒,给他布置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10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