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阿图·葛文德 王一方主编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读后感:

未知生,焉知死?看完了,但也只是一点点了解,没有感悟。

摘录:

>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至关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我愿意被拒绝,这就使得你成为优秀的销售员。你必须得愿意被拒绝”。

>目标是抗击他所谓的疗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为了攻克这三大瘟疫,疗养院需要一些生命。

>针对厌倦感,生物会体现出自发性;针对孤独感,生物能提供陪伴;针对无助感,生物会提供照顾其他生命的机会。

>为了使生活能够忍受,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无法满足的。最终,它们带来的只是折磨。“

>你看见人们活起来。你看到他们重新和世界沟通,又开始去爱、去关心和欢笑。你的内心会为之震撼。

>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在现代社会,我们认为衰弱和依赖排除了这种自主性的可能。

>这里涉及一个观念性的基本错误。大多数医生认为,讨论绝症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病人想要什么——要不要化疗,是否希望心脏复苏,是否采用善终服务。我们着力于陈说事实和选项。但是,布洛克说,这是错误的。

“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汹涌而来的焦虑——对死亡的焦虑,对痛苦的焦虑,对所爱的人们的焦虑,对资产的焦虑。

>没几个人会做这样的谈话,任何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害怕这种谈话。它们会带来难以对付的情绪,有的人可能会变得极其愤怒或者茫然失措。应对不当的话,这种谈话可能导致谈话者丧失病人的信任;而如果想处理得当,则真的需要时间。

>愿望是反复无常的。每个人都有哲学家所谓的“二级愿望”,即对愿望的愿望。例如,我们希望不那么冲动,更健康,更少受制于恐惧、饥饿这类原始欲望,更忠实于更大的目标。

>> 医生经常会犯一个错误,把他们的任务仅仅视为提供认知信息——硬邦邦、冷冰冰的事实和描述。他们想充当资讯型医生。但是,人们寻求的首先是信息背后的意义,而不是信息本身。传递意义的最佳途径,他说,是告诉人们信息于你而言的意义。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对于生命脆弱性的突然觉知缩小了他的关注范围,改变了他的愿望。

>她最大的恐惧和关心有哪些?她最重要的目标有哪些?她愿意做哪些交换、不愿意做哪些交换?

>人好像有两个不同的自我:体验的自我平等地忍受每时每刻的体验,而记忆的自我事后几乎把全部的判断权重放在两个时刻上,即最糟糕的时刻和最后的时刻。即便在结果异常的情况下,记忆的自我也似乎坚持峰终定律。即便刚刚经受了半个多小时的高水平疼痛,只要在医疗过程结束时有那么几分钟不痛,病人对总体疼痛的评价就会戏剧性地降低。事后他们报告说:“没有那么可怕。”而糟糕结尾则同样戏剧性地推升疼痛评分。

多个背景下的研究都证实了峰终定律以及我们对疼痛长度的忽视。

>对于人类来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那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具有整体感,其弧度取决于那些有意义的时刻、那些发生了重要事情的时刻。逐刻评价人们的愉悦水平和痛苦水平忽视了人类存在的这一根本面向。表面看似幸福的生命可能是空虚的,而一个表面看似艰难的生活可能致力于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昨天,婆婆走了。

在外地念书的我,并没能和婆婆做最后的告别。

四月二十三号,我破天荒地去操场跑步,跑了很久很久,久到数不清究竟跑了多少圈… 大汗淋漓冲了澡后,看到哥哥的未接视频,回过去后,哥哥告诉我,嗯… 婆婆胃癌晚期。

当时觉得惊天霹雳又天方夜谭,寒假返校那天,婆婆不是还好好的吗?平日里也没听婆婆抱怨身体有任何的不恙呀?

可当知道是事实时,就算再伤心难受,也得接受呀。

那晚我不知道究竟睡着了没有,反正眼泪一直止不住地流,立马定了回家的火车票,脑海中浮现的全是关于婆婆的一点一滴。

是的,我一直知道在婆婆心中,女儿身的我一直排在哥哥的后面……为此,我也曾怀疑过婆婆究竟爱不爱我……可为什么回忆的点滴全是婆婆的爱呢?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发现呢?就像我没有早一点发现在递给婆婆我剥好的坚果,婆婆挥手说嚼不动了时,递给婆婆水果,婆婆说太酸了牙受不了时,婆婆真的老了…离死亡近了……

记得回到家后,当时精神状态还不错的婆婆,看见我就哭了,可她连忙擦干眼泪,也许,想到能见到我的次数不多了吧……我佯装没有看到,笑容满面地说道,婆婆,我回来了哟!

想来,人的生命实在脆弱,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病痛就将活生生的人变成了那一抔骨灰。

昨天晚上八点零几分的时候,刚刚换上跑步穿的白T,准备插上耳机去操场跑步,锁定屏幕跳出微信的消息。哥哥:婆婆走了。

我想要假装看不见,我还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

我依然插上耳机去操场跑步了,但总觉得头皮发麻,胸口堵得慌,我想要加速跑着,却发现根本没有快速跑的力气,眼睛里噙着泪水,没有掉下来…… 进而连慢跑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就不停的绕着操场走着,不知道那时懵掉的自己播放了哪首歌,听见歌词中唱到了鸢尾花,我却连鸢尾花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着婆婆会喜欢鸢尾花吗?若它颜色鲜艳,婆婆该是会喜欢的吧。最后连走的力气也没有了,我就坐在看台上吹着风,头皮依旧发麻,脑海中全是一些零碎的与婆婆的片段,零碎到拼凑不出一副完整的图。我恨我自己,当时为什么不记牢一些呢?

婆婆是在哪一刻停止了呼吸?在我挑到一个满意的西瓜时?在我上楼遇到离校的师姐给她说再见时?在我打开电脑准备看综艺时?……这些我都不知道,但我,想要知道……

拿起电话,犹犹豫豫好几次要不要拨给妈妈。还是不打给爸爸了,爸爸应该比我伤心吧~ 电话终于接通时,妈妈还以为瞒着我呢。我一直没说话,妈妈问我好几次,我终于开口说,哥哥告诉我了……终于,眼泪止不住了……

为了安慰我,妈妈告诉我,婆婆是怎样饱受病痛的折磨的,死亡,或许是对婆婆最好的解脱……

其实,我哪会不知道呢……

其实,我也没有听闻婆婆病情时伤心。

我愿意相信,婆婆是上了天堂的好灵魂,天堂里没有病痛。

可是呀~ 我终是和生命中重要的一个人离别了。在没有告别时离别。

或许,眼泪是因为这个吧。

愿婆婆一路走好,在天堂与爷爷团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30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长征路上的故事》有感400字

    读《长征路上的故事》有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历经了多少苦难,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或许真应了那句话:苦难是一所。历经了这么多的艰难困苦,我们的炎黄子孙才会如此坚强。华夏儿…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97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900字

    【第1篇】 茫茫书海,我一眼就相中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捧起它,它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地把我吸住了,我再也脱不开身,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我知道我再次得到了一顿精神饱餐。 故事…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20
  • 《雷锋精神》读后感400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了《精神》这本书,了解了短暂而又伟大、光荣的一生。我深深地被他“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感动。 我敬佩雷锋,是因为他有一种宽以待…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118
  •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250字

    电影分为五个主题!分别从医保、科学、教育、治沙、建设这五个方面写的。通过电影的方式来传递正能量。 《北京好人》主要讲述了国家对医保的变化。 《天上掉下个ufo》主要讲了科技发展的重…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07
  • 读《红汽车与白汽车》有感1000字

    星期五,带我去图书馆看书,《课堂内外》像一块磁铁一样把我吸引住了。《课堂内外》里有一篇文章《红汽车与白汽车》深深地感动了我:有一个男孩,他家里很富有。有一天,小男孩在宽敞明亮的客厅…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2
  • 《道德经》第七章读后感1500字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读后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章节是老子以…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