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读后感800字
很欣赏作者对“旅行”的诠释:“旅行更深的意义是什么?是加缪说的吧,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随之而来,他本能地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所有知识、情感、精神世界,不都因这追问而起?”我也喜欢旅行,但是我渐渐觉得我所谓的旅行是肤浅和盲目的
以现在的视角看作者十年前或者更早写的文章,独特的思维与深入的思考,使现在还未走出校园的我很惊讶,这是要多少履历和学识才能写出这样深刻的文字
能够深刻的对个人国家民族自我解剖,对世界的思考,这是很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对我的人知和思想也有很大的冲击,在一些方面反映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只是在某些方面过于悲观和崇外,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随着社会个人的财富物质的过速增长,发展过快,人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匮乏,对个人国家世界的认识太过肤浅,对物质的追求太过热切。作者过度的认为这些是肤浅庸俗可怜之人。确实是有利弊,但是如果没有物质的增长,哪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财富支撑,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生活。作者去了这么多地方,中东欧洲印度等等,不也需要钱来支撑吗?那些战乱贫困的地方,人们能考虑个人世界更多实质吗?近年来国家各种文化与教育的建设也在反思人民精神的匮乏。人们也开始在开始关注内在精神的需要,虽然缓慢但却在改变。
民主,什么是民主?又有多少国家能称得上“民主”。西方式的“民主”就是自由平等公正?中国的“民主”就是封闭倒退专制?看看伊拉克推翻了专制的萨达姆,建立了民主国家,然而呢,他们更幸福了吗?他们过的更好了吗?还有利比亚等等。现实是中国这样的体制更符合国情。自由平等是相对的,如果不自由那么作者的这些文字能读到吗?
也许我这些想法就是书中所说的缺乏深刻的思想低俗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