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癌症这九年》读后感1200字
读完这本书对作者得特殊经历很是感慨,同时我很认可作者得一些抗癌观点。任何时候家属的关心和信心特别重要,针对不同的个体案例,医生给出方案不一。正如作者所说,同样的医生同样的治疗方案放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可能差异很大,很多时候治疗方案的选择就是一场赌博。今年的5月初,妈妈不幸被诊断出胃癌(胃体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恶性肿瘤,局部晚期。当时的我第一时间收到爸爸信息,感觉就是晴天霹雳,顿时想到了很多乱七八糟难以言喻的坏结果,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那几天我是一点调整不过来,常常半夜自己止不住的流眼泪。妈妈是在市里最好的三甲医院诊断并治疗,经过医生们会诊后,给出的最佳方案是妈妈目前并不适合立马动手术,因为局部分期很差,R0切除困难,手术风险太大,一旦手术将无退路,预后将会非常的差,所以建议宜先行新辅助治疗,也就是先采用化疗方案进行几个疗程,更好的获取手术机会。我刚开始是非常抵触这种结果和方案,以为医院的技术水平不行,一度考虑到了转院,稍微平静下来后,查阅了很多胃癌这方面的文章和手术资料以及详细咨询了几个学医的朋友后,得到的结论是目前确实没有太好的方案转院可能也是一样的结果,而且考虑转院耗费大量就诊时间和妈妈的心理波动情况,先行化疗还是有手术机会。后来,我和主治医生单独聊妈妈的病情,我想使用基因分型靶向治疗试试,主治医生直接摇了摇头给我说明了一遍,抛开基因检测适不适合使用暂且不说,靶向治疗目前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常常只用于全身扩散较为严重并已彻底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而且一个分子治疗疗程费用就能高达数十万,对于我们农村家庭出身来说,不是轻易能承受得了,务必不能病急乱投医。我最终还是认可了主治大夫的话,就像作者所说,抗癌是个持久战,好钢用在刀刃上,虽然医生说化疗后手术成功概率也只有40%,难免心里一凉,但基于医生会诊和查阅问询的种种结果,最终和我爸爸商议还是选择了先辅助化疗方案。妈妈第一个疗程我一直陪伴在身边,亲眼见证了化疗杀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妈妈一开始本来还是一个生龙活虎的人,看不出半点病样,化疗药水一打,瞬间吃不下饭,呕吐,几天下来只能靠营养液维持,立马憔悴下来,心里真是一阵阵心痛。终于扛过了第一期,现在妈妈正在医院进行第二个疗程。让我欣慰的是妈妈心态一直很乐观,比我想象中的要坚强得太多太多,我觉得这个是相当重要吧。就像文中所说,“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有肿瘤的时候一切正常,体检的时候一下子知道了,人马上就不行了。很多时候,与其说是肿瘤造成的症状,不如说是自己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总之,希望妈妈能够坚强的挺过来,顺利的进行手术,能够一直坚强,毕竟还要等着我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