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招妻》读后感700字
看书的时候,一直在想,什么是现实,这就是现实。与书中的时间过去七年,现在又会是什么样?
因为柴静的序翻开了这本书,她说马宏杰的作品“真实”,杨锦麟说他“接地气,讲人话”,马宏杰说“想表现普通底层人的生存精神”。而我,想知道“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老三招妻,赔尽了家里所有血汗钱,多次来回奔波,四次谈婚论嫁,勉强过上了家庭生活。过程让人心酸,耗光了期待,在命运的爪子下被来回搓碾,可怜,无奈,更让人“可怕”!
更让人胆颤心惊又深感现实的是,在贫穷面前,诚信与道德必须让步,或者不同情景下,道德是不同的,在这里,基本人道似乎都有点多余。你能否指责?因为穷怕了。
刘祥武招妻,开始我很怀疑他的“真诚”,重病的父亲精神病的哥哥,他一路漂着,有成熟的价值观对待周围人和事,熟练运用着媒体争取着他人与自己的权利。他说“我有文化,要靠媒体生活…”,却拒绝人生存“必需”的厚黑方圆,“我不是想要他们善良,不过是希望能让他们不死,让他们活下去”。他是一个本真的人。
让人看得很愤懑的是,中国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刘祥武第一次婚姻妻子宫外孕被误诊和离婚时法院的判决;村里精神病人负担重没保障渐渐“消失”;政府福利院的狭小冷落;医院里有钱才救;太晚了不愿开门的110,不在管辖范围就完全没办法;被救助者的不满足;暴力“救助”的收容所…还有,“没目的”的善良都是有可疑的。几年过去,我不知道有哪些变化了。确实,你不可能只要求政府做好社会保障,不要求民众提升意识,但至少,别忘了你出发点是什么!
作者不多说什么,语言朴素,平淡说着事实,拍着照,就足以让人惊骇,
我的镜头从不说谎,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是谁对我们说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