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200字
这本书充满了卡森犀利的笔锋又略带幽默的反讽。卡森并没有在义愤填膺地喊口号,而是列举出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并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但是人类总是没有那么伟大,在实际上损害自己的利益之前,不会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地球抱有什么同情心更谈不上大爱。所以卡森也说明了这一切在利益上的利害关系,这样或许就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了吧。如果要用唯利是图形容某一个物种,恐怕非人类莫属了。
书中的许多生物化学知识我不太懂所以看了很久才把书看完。那些什么政治商业利益,我也不了解,更不理解。看书的时候正好在看《地球脉动》第一季纪录片,里面有我印象深刻的两段话:
第八集-丛林:“对资源的竞争,确保没有任何物种能够独霸丛林。生物多样性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这使得雨林成为世界上最微妙、最平衡的生态系统。但这种生态平衡,可能会被另一种猴子所葬送,这种猴子是黑猩猩的近亲,也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第十一集-深海:“我们的地球仍充满了奇迹,随着我们不断地探索,不仅我们的知识增加了,而我们的力量也增强了,我们今天不但能掌握鲸的未来,还能掌握这个地球上,整个自然世界的生存死亡。我们可以彻底毁坏,也可以倍加珍惜,这由我们自己选择。”
这个地球不属于哪一个民族,不属于哪一个国家,也并不属于全人类。她是所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共同财产。没有任何一个物种有任何权利去占有她也不可能征服她。
这本书出版于1962年,卡森在那个时候已经通过这本书做出了警告,可如今人类的破坏依然在继续,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仍未消散。
“我们任由科技将这个世界变成丑陋的不毛之地,却紧闭大脑不去考虑这些。”
人性恐怕就是如此吧,在灾难还未临头之前,看着眼前的利益总以为就此高枕无忧。对于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子孙后代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反正那是我死后的事了。”高高挂起,事不关己。
对于没有獠牙和利爪的人类来说,智慧也许就是在自然中生存的武器。可是人类总是忘记自己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没有鸟儿飞虫的示范,何来腾空而起的飞机直升机;没有水中鱼儿的身姿,何来能承载万吨货物的轮船航母?蒙古人骁勇善战,其战术学习于狼群;就连支撑着一切高科技发明的电,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只是人类发现了它利用了它。人类吸收了来自大自然的智慧,自认为可以上天入地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了吗?
数以亿计年的演变,才有了如此奇妙、神秘、充满智慧的大自然。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赋予的,我们可以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其他物种侵害,也可以用智慧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但智慧不是为了人类不假思索地荼毒大地而存在的。难道想要像电影《星际穿越》那样,人类自己亲手迎来自己的末日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又是否能像《星际穿越》里面那样幸运,是否拥有那样的高科技去宇宙寻找新的星球;宇宙黑洞又是否真的像电影里一样能找到时间实体化的空间?与其把希望寄托于未知,为什么不致于于保护这个神奇美丽独一无二的地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