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和他的世界》读后感1300字
在没有看过宫崎骏的电影之前,我对宫崎骏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上。后来,偶然间看到《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两个小时放映完后,我还沉浸在千寻的世界里。如果说《千与千寻》只是一个门槛,那么《龙猫》这部电影则让我彻底打开了宫崎骏动画世界的大门。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红猪》、《幽灵公主》、《魔女宅急便》、《猫的报恩》、《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每一部作品都让人心生暖意。宫崎骏的作品带着一股力量,不是俯冲而下一把攫获你的心,而是在平静的铺陈发展中慢慢织成一张网,到快结尾的时候才开始收紧口子,这才发现原来身心都心甘情愿地被网在了他的世界中。
他借电影人物来说这世界的复杂,来谈生而为人的烦愁。
“人类,就是一直在重复过去的道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就由罪恶衍生出更多的罪恶,悲哀衍生出更多的悲哀,永远找不到出路。”(《风之谷》)
“我们的秘密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天空之城》)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的车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千与千寻》)
可是他的弦拨出的音符,无论是一条线上的还是扩散到四周漂浮在空气中,最后总能拢聚成旋律优美的曲子。
“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龙猫》)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千与千寻》)
有的曲子没有名字,却留下空间让观众自行定义,比如《幽灵公主》中的阿席达卡和狼少女,即人和自然的问题,影片中没法给出更好的结局,不能共存,但我认为已是最好了。
很多人说,宫崎骏的作品是有时间线的,前半部分是童真、亲情、爱情和梦想的美好,如《龙猫》、《魔女宅急便》等,后半部分则更关注于人和自然,比如《幽灵公主》,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然而,我在看他的作品是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两年前才逐渐熟悉他,那时他已是我们发须皆白的“宫爷爷”了,他的作品并没有因为上市时间的长短而消耗掉观众的喜爱。无论从什么顺序、哪个角度来看这些部部皆是经典的作品时,都精致有余、意蕴悠远。在我看来,宫崎骏的作品中,其画面(脚本)、台词、配乐是一个浑然完美的整体,缺了任何一个,都有遗憾。
山川贤一是评论家,在《宫崎骏和他的世界》中,这位评论家作者从宫崎骏本人的人生轨迹、他想象中的世界以及对他作品人物和背景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大量的资料和采访,让大家对宫崎骏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宫崎骏的思想观点——他笔下世界的来源地。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知之愈深,愈是欲罢不能。书中一些日本的名词,有点晦涩难懂,但可以去了解一二。
《猫的报恩》中有这样一句:“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当我们跌跌撞撞闯过光阴,在见识到这世界的复杂之后,还能看到阴暗背后的光明,相信世间的公正和仁慈,并且保持童真,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愿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