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1500字
【生命的宽度】-《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书感
2017-04-04
这是一本有些沉重的书讲述着有些沉重的话题,然而,当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个人却把阅读做到了极致。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坚强的母亲,善良的母亲。对于文学,阅读之所以对她有吸引力,在于它的中立:这正是文学最尊贵之处。书不关心是谁在阅读它们,或者有谁没看它们。所有的读者都是平等的。我想也是这样的。
书中母亲的一生可谓是广怀博爱之心,哪怕是最后赴阿富汗救助后换上不治之症,面对死亡,她是如此坦然。读书是一个习惯,在这位母亲看来,读书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是在帮自己在最后的旅程中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记得这位“女王”说“看书不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看书是为了接触其他生命和其他国家的。我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才看书的,我觉得自己好幸运。”母亲对儿子说,“我无法想象,如果记不住我爱的人、不能看书、不记得我看过的书、不能去喜欢的地方、记不得发生过的所有美好。当深爱的人将要死去时,可能同时要做的是庆祝过往,活在当下,并为未来哀悼。这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母亲,她会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会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可以说是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一生的人。我佩服这种人,是因为我本身有太多不能去完成的事情,虽然我也感恩我曾拥有的一切,我感谢我也能爱我所爱之人,能够读我喜欢的书,可是现实是,太过自由终究不是好的。可生而为人,也只有这一生啊。
这本书中谈到很多的书籍,耶由此在谈论书籍的看法的时候无形间建立了这样一场读书会。母亲说:“当你在纽约或者其他地方漫步,你能看到许多人与书里这个年轻女人很像,不算绝望,但依旧悲伤、孤独。这是好书的过人之处。它们不仅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还让你用不同的角度观察身边所有的人。”感谢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愉悦。对,感谢本身就是一种愉悦,书籍拓宽了人的眼界,或许,我们想领略一场异域风情,想见识各型各色的人生,想膜拜哲人的思想。我们大概都可以从书中获得,读书的本身就是一种愉悦。
生命其实很短暂的,光阴几十载,我们从小到大,父母也在变化着,我们有时候稍不留神时光就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就像父母无法真正留意自己孩子的微小变化——那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怎么突然长高了三十厘米?我也没有留意到母亲突然间变得那么孱弱。
在看这本书中一直都是以很平静的心态翻阅,唯独看到这一段顿时触动心中的某个位点,鼻子一酸,眼泪就充盈了眼眶,眼睛的前方瞬间就模糊了。“我站在公寓门外,下楼的电梯按钮按不下去,究竟是我不愿意还是电梯不能,我也不知道。我盯着家里的门,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不久之后,她就不会在那扇门后了,我无法再与她谈论书籍以及其他事情。”我们该如何面对分别,我们该如何正视死亡,如何接受不想接受的现实,我想我们都不愿,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接受。接受父母日益苍老的容颜,接受生命在做减法的游戏规则。而我们更该做的是珍惜,不要再轻易跟他们吵架,记得要经常回家,跟她说你喜欢她做的饭的味道,跟他聊最近的学习工作,记得记住他们的微笑,记住在成人礼上父母一本正经的严肃,记住送我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微笑的挥手与交代。
“在她离去之前的那个清晨,她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只有微笑,这样她们就会记住她微笑的样子。”作者的母亲是个伟大的母亲,这位母亲最长翻看的书籍我想应该是《每日的力量》吧,时常见着,书桌上,旅行中,床头边,我想每个人的心灵都应该有个寄托点,我想,这位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也算是一种幸福,做好了准备的离开,毫无遗憾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