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路》读后感800字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一个耄耋之年的大师写出的回忆录,读起来就像面前站了一个老爷爷,絮絮叨叨讲自己的过去,讲自己眼中的人生,很亲切。
季老不会因为成了大师在回忆的时候就美化自己,小时候的贪玩、捣蛋、无大志一一道出,连学习是为了得到铁饭碗、出国纯粹为了“镀金”好找工作也和盘托出,一点都不造作。
季老还有个特点是讲真话,觉得不好直接批评或讽刺,不带那种酸溜溜的味儿。在批评留学生风气的时候直言看不惯,不屑与之为伍。在回忆讲师的时候,虽说为尊者讳,可要想客观评价不理想的制度,只能像季老引用的护身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人人都只讲感恩,一团和气,只能说太假。
季老在人生的选择上也有过犹豫、彷徨,几经尝试才最终选择研究梵文,即便如此,选定之初也不敢肯定信念不会动摇。这就又回到一个老话题上了,人生道路要怎么选?随遇而安?勇敢尝试?羁绊实在是太多。也许人生不过是照着惯性,上学、工作、养家糊口,安安稳稳到老,可心底总会时不时冒出来一个念头,搅扰着你的安稳。眼见得就要到而立之年,人生本该安稳,可偏有些莫名的意念左右着,在这条直线上横生枝节。混沌有什么不好?君不见,那些被惯性“安排”的人,工作顺利、幸福生活,其乐也融融。折腾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那折腾了这许多年,你找到了么?一无所有的年纪,再多折腾两年就能保证找到自己的本心?那么,我的路在哪里?
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我经常会想起船长郭川和他那篇《执着的人是幸福的》,那么,适逢艰难抉择,就再次放逐自己,且折腾去吧。像季老这个一心求邮局“铁饭碗”的,最后却成了学术大师,是他一开始就明了的么?
或许某一天回头看我走过的路,它必然不是成功的路,但也不至于是失败,那顶多是一条曲折蜿蜒,荆棘满布,却是属于一个人独有的,我的路!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