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礼物:那个让我们在金融废墟重拾梦想的馈赠(升级版)》读后感800字
#读书 《清教徒的礼物》 肯尼斯•霍博 威廉•霍博著。这是一本关于管理学原理的书,不同于枯燥的课本,本书的讲述以历史故事叙述为主,逻辑推理为辅。作者认为北美大陆早期清教徒移民身上的四个特质造就了美国的成功,上世纪60年代美国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摒弃了清教徒的这些特质,转而推崇讲究量化、自上而下以及脱离实际的所谓“专业”管理。
清教徒的礼物,指的是清教徒的四个物质,一是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二是做事亲力亲为的风格,三是先集体后个人的观念,四是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我个人的理解,亲力亲为指的是管理者要熟悉一线业务,这样才能胜任岗位,先集体后个人指的是全局一盘棋,管理要有大局观,同时要懂得取舍和牺牲,强大的组织能力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了。其实回想一下党的发展历程,其中就有这四个特质的影子。
作者认为清教徒的这四个特质帮助美国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完成了战后快速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四个物质逐渐被企业抛弃,美国企业就开始被日本企业、中国企业逐渐超越。
具体的表现有三点,一是管理不再讲究长远的目标规划落地,而是以量化指标为基础,追求短期的利益实现,作者顺带把指标量化和公司上市的弊端抨击了一番。二是自下而上的放权集体管理思路,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独裁管理思路。三是通业务的全才型管理者,变成了商学院批量生产的“专业”管理者,崇拜“文凭”,他们不懂业务,脱离实际,管理做的一团糟,作者猛烈批判了商学院的存在。
总体而言本书非常值得一读,但是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作者反对和抨击的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二是思考那拉出走后怎么办,作者抨击的东西如今是广泛存在的,具有较强的事实基础,如果全部摒弃,且不说中间有复杂的利益群体关系,单单是那些理念真的能在实际中顺利落地吗,我个人觉的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