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其实你不用怕》读后感2900字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之前忙得像只不停转动的陀螺,都没有时间痛痛快快的看一次书,真想一个人静静地专注地一次性地读完一本书,不过这种充实的生活又让我的内心充实,满足而快乐。有时读书就是在了解作者,并通过文字感悟生活,心从现实中抽离,追着作者的笔触 ,跟着作者进行一次旅行,体验不曾体验过的经历,抵达不曾抵达的地方,思想、心智逐渐提升,但是有时候读书也是对外界的一种逃避,想在书的世界里寻找内心的世外桃源。书中的许多话都值得细细品味,思考与自我剖析。
这是一本感情鸡汤,很暖,有时会让人感动到落泪,原来这个世界上,也有那样爱妻如命,宠妻成瘾的男人。生活中往往人们会被目前自己或别人的境况而蒙蔽了双眼或是封闭了内心,若是你经历了或是看到别人被爱人背叛、辜负,可能你就会觉得男人或是女人也都如此,有的人说男的都好色,禁不住诱惑,都容易出轨,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越来越觉得说这种说辞只适用于某些男人,这些男人通过这种说辞来给自己想出轨或是已出轨找一个貌似男人出轨是理所当然的借口,一来是对自己的心理慰藉,二来是为了抵御外界的道德舆论,所以对于男人出轨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因为这些男人是这样的就认为其他男人也是这样的,而且如果真心爱一个人,对于其他异性的接近是排斥的,是不会接受的,因为你的心是满的,已经容不下其他人,不想因为其他人而破坏你与你爱的人的关系,如果你在已有爱人的情况下还能接受其他人,那么你若不是花心,就是你们原本的感情就是空虚的,想要通过另一个人、另一段感情来填补,你也不在乎你的爱人会因为你的背叛而伤心痛苦,不怕失去她,依旧我行我素,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面对出轨的男女,他们与爱人之间的爱情早已名存实亡,早已出现了裂缝,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外面的情人就证明了这段爱情早已经坏掉了,人心已经变了,也或许从未变过,因为从来没有真心爱过,所以不管有没有小三,如果没有爱,那么双方都不会真正的幸福,从另一个角度讲,小三让你认清了事实,强迫你面对不愿面对的现实。
有时想想,正如“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人的一生里要扮演许多角色,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为人婆……,想做好每个角色都不简单,在体验各种滋味的同时,还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想想都有些惶恐,但又有些期待,惶恐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好,期待是因为对未来的神秘莫测及对人生中没有体验过的滋味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想尝试新鲜事物,也想尽自己所能努力做好它。但是不知何时起,很羡慕那些在一起的情侣,想体验爱情带来的幸福与甜蜜,但又习惯了单身,享受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时光,没有两个人在一起时的烦恼,处于这样的矛盾中,不敢轻易尝试,也不敢轻易接受,对彼此还不是很了解就急着追求的异性有些抵触、排斥,感觉他们“居心不良”。说心里话,我真的很怕,虽然别人是别人,我是我,但是每次读到别人的故事或是看到别人的恋爱、婚姻,再想想自己,心中总会产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对未来婚姻的恐惧感,对生命的敬畏感让我想要找到那个值得我心甘情愿分享与承担彼此生命所赋予的一切的人,对未来婚姻的恐惧感让我不敢将就,我怕我在将死之际会后悔,我怕自己以后会不幸福,甚至连幸福的滋味是什么都不知道,我真的很怕这样悲哀的婚姻,婚姻真的不能将就,所以当看到不同类型的异性,即使我和他没有任何交集,心中也会有个声音在问自己,你愿意和这样的人度过余生吗?你愿意和这样的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琐碎吗?通过这样的审视,逐渐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但是同类型的人价值观也是有区别的,适不适合关键在于价值观是否相似, 不一定非要通过恋爱才知道哪种人更适合你,那么多人难道都要恋过才知道吗?在普通的日常相处中也是可以判断的,当遇到了喜欢的类型,在日常的接触了解中初次判断你们的价值观是否相似,如果价值观相差很大,那么你们就不合适,即使以后在一起了也会因各种各样的事意见不合而闹矛盾,如果价值观相似,接下来就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了,若彼此倾心那就在一起,之后在经常性的接触中各方面互相磨合,再次判断对方适不适合一起度过余生,这样,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但有时候,选择多了,反而更迷茫,面对众多喜欢你的人,你会搞不清楚哪个才是真心爱你的,哪个才是对的人,有的人对你好并不一定是因为爱你,而是为了得到你,要找到那个是因为爱你而对你好的人,否则只会对你好一时而不是对你好一世。相爱并不难,难的是要和对的人相爱,爱对人要比爱上人更难更重要。
此外,我刷新了以前的一个认知。许多道理、箴言、鸡汤等都觉得负面情绪是不好的,劝导人们要远离负面情绪,之前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是现在我明白了,真正困扰人的不是负面情绪,而是人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说出的伤人的话或是做出的伤人的事,人们有时把自身说出的话或做出的事归结于负面情绪,其实并不是负面情绪的错,而是人的错,就像你在十分快乐的时候捐给慈善机构一笔钱,你会认为你的善行是因为你快乐的情绪而不是你想行善的心吗?负面情绪也是一样的,情绪只会影响人的言行而不会控制人的言行,说或者不说,做或者不做,决定权与行动权在于你的心、你的意识,而不是你的情绪。所以那些劝人们去除负面情绪的话都是一种误导,负面情绪是去除不了的,只会突然地涌来,然后慢慢消退,就像正面情绪一样,你能去除快乐这种情绪吗?显然不能,情绪是由各种化学物质作用的结果,是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基因作用的结果,你无法改变或是去除你决定自身负面情绪的基因,所以你也无法去除负面情绪,你能做的就是在负面情绪到来时努力控制好自己的言行,避免说出或做出令自己日后后悔的话或事。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就像生活中的苦与甜,尝过苦以后再尝甜,会觉得甜更甜,超过甜本身的甜度,会想如果每天都是甜的该多好,尝过甜以后再尝苦,会觉得当初甜的时候是多么幸福,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甜,如果只有甜,没有苦,你会觉得甜珍贵吗?你会珍惜甜吗?别说你会,真正面临时你不会,因为那时你早已对甜习以为常,忘记了它是什么滋味,就像每天都会体验的平淡,你知道平淡是什么滋味吗?你会觉得平淡珍贵吗?你会珍惜平淡吗?当没有了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会变得普通,变得不珍贵。负面情绪与正面情绪也是这样的,它们是平淡生活里的点缀,精彩而特别,正因为有负面情绪的存在,我们才会觉得正面情绪美好,负面情绪衬托了正面情绪的美,就像美女和丑女,如果只有美女,没有丑女,美女就会变得十分普通,没有美丑之分,还会有美女之名吗?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互相补充,反衬托出了正的美,没有反就没有正的珍贵,区别产生美,所以对于负面情绪,我们应有的态度不是抵制而是接受,接受它并不是任由情绪摆布,而是体验它所带给我们的各种滋味。接受生活中的不美好,才会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流逝,一切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也不知生命何时就会猝不及防地结束,既然如此,不管过去如何,将来如何,重在现在,真的没有必要再纠结于过去或是将来,因为过去已体验过,将来还未到来,你能体验的就是现在,要感受现在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