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把双刃剑2: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读后感900字
喜欢读史的朋友,可以关注以下三个题材:1:明末崇祯与南明的终结2、曾国藩及湘军的崛起3:太平天国的陨落。其中2与3可以相互验证读。
先说点题外话:在大众的历史观里,三国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历史认知比例的,功不可没的是因为一部《三国演义》的传播,而现在的很多人也在对三国有不同的各种诠释,比如易中天,高晓松也谈过,所以关于三国的话题与知识汗牛充栋,甚至是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很热衷三国这段历史,各种三国题材的研究甚至是比我们还详细,包括东映的动画片《三国志》和横山光辉的动画片《三国志》我相信看过的人一定对于日本人的严谨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学习精神而折服,那怕你是一个不喜欢这个民族的人,但我还是要说一句,无论你是喜欢或是仇恨他,都应该重视一个研究你的历史比你自己还努力的民族!
让我们把话再扯回来:看了那么多三国后,我觉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三国的实用价值还不如我说的上面三个题材,那怕三国里充满了各种计谋。为什么了?因为三国相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太久远,关于它的史料,和小说都赋予了那个时代人物,更脸谱化的形象,好坏分明,而我们很难考证!
但上面这三个题材则不会,从崇祯算起到现在将近400年,从清末算才100年多一点,所以对于这几段题材,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资料去验证!而且就这几段历史,也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形象,比如上学时洪秀全是杰出农民领袖,现在的舆论是他是一个破坏者,曾国藩上学时,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现在则被塑造成道德模范,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如此反差的形象,恰恰彰显了这些历史人物丰满有血有泪肉的立体形象,可以使我们对人性复杂与自我认识更有意义。
我先用三句话总结下这三个题材
1、明末崇祯与南明的终结:一个掌握资源的集团,时如何把手里的牌,打成最烂的结果。
2、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体制外力量是如何第一次获得成功的。
3、太平天国的陨落:一个创业群体是如何偏离了初心,并且内耗失败的。
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可以了解这三段历史,也可以就这三个题材,和我私聊讨论分享/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