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窥美》读后感_1100字

《茶席窥美》读后感1100字

茶席之美。一物致情。琉璃看心。爱心

尤其要注重在视觉上呈现竖象的茶杯,其形态、线条、厚薄、色调上,容易在某一方向上有序、重复、排列出现。从美学上讲,有规律的间隔重复,就会产生节奏和韵律美。

对比、协调、追求情趣,是茶席色彩趋于完美动人的必要条件。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小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他还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新越真切。

美国著名画家布克夫说:“凡是带有横向线势构图的画面,通常暗示安闲、和平和宁静。圆形通常与娴静、柔和相联系。

记得诗人席慕蓉曾经谈起,为什么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她们喜欢穿红色的衣袍?根本原因就是,身穿鲜艳的衣袍,骑行在蓝天、白云、绿草中,不容易被辽阔的草原淹没。这就是对比、衬托的力量,茶席之理,亦复如是。

元代词曲家张雨:散曲《水仙子》,描述了他别样的四季茶席。他写道:“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煎茶。

白居易的《食后》诗,写出了人生的茶味:“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陆游的《夜汲井水煮茶》诗云:“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已睡熟,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腑澶清寒,毛骨亦苏省。归来月满廊,异踏疏梅影。

皎然的茶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座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空间层次,俯仰生姿

明代黄龙德的《茶说》,写尽了茶席空间的四时之美:“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桐阴,饮于秋也。暖阁红垆,梅开雪积,饮于冬也。僧房道院,饮何清也,山林泉石,饮何幽也。焚香鼓琴,饮何雅也。试水斗茗,饮何雄也。梦回卷把,饮何美也。古鼎金瓯,饮之富贵者也。瓷瓶窑盏,饮之清高者也。

清代汪士慎《幻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写道:“共对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长空霭霭西林晚,疏雨湿烟忘客返。

唐代韦应物的《喜园中茶》诗:“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尘。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0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棚屋》读后感800字

    《棚屋》这部小说为人类在苦难中的孤独・困惑・愤怒和呼求,提供一个清晰可信,诚恳欣慰的回应。 《棚屋》讲述一个残忍但又美丽的故事。三年前,在一次露营旅行中,麦克的小女儿梅西在山间一个…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1
  •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精装版)》读后感_5000字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精装版)》读后感5000字 No.0 总述 财政的要点在开源节流。有明一代,其财政收入在人丁、在田地、在盐茶;其支出在皇室、在官僚、在军事、在工役河…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62
  • 读《示儿》有感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国情怀。 陆游在临死前明白了一个道理,"死去元知万事空",可他唯一遗憾的是但悲…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245
  • 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800字

    长大,还是不长大?这永远都是我们小孩子们心中的一个疑惑。暑期里,读了辫子郁雨君写的《我不想不想长大》,让我解开了这个一直藏在心底的疑问。“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在岁…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73
  • 增长见识——《见识》读书笔记及感悟800字

    增长见识——《见识》读书笔记及感悟800字: 001、幸福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 幸福总是一瞬即逝,没有一种得到能让幸福长久停驻。所以幸福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满足的过程。 002、…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31
  • 用白话抒写喜悲,用感悟沉淀文化

    那些曾经我们念念不忘的往事,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题记 曹文轩用成熟的笔调书写着稚嫩的童年。 第一次接触曹文轩作品是听老师提起,也因为老师的话让我朦朦胧胧的认…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