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27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2700字

《任尔西风 鼓瑟吹笙》
(一)任尔西风 鼓瑟吹笙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曾写道: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绝大多数孩子,长大以后都会变得懂事,却有一种孩子天生“残疾”。
很不幸,我们罹难。
前几日,我的母亲红着眼睛对我说:“他让我去死!我的心都要烂了……”“我的心都要烂了,我的心都要烂了,我用我的命爱他……”这样的话,她对我说过很多次了。每一次我的心都像在遭受凌迟,她在五年前接到过病危通知书,在重症监护室不吃不喝睡了半个月,我不想、我害怕、我害怕极了……我爱她!我爱她!
有一次,她痛哭着对他说:“你小时候生病,我成夜以泪洗面;为了让你们过好一点的日子,我去广州打工,一天工作18个小时;我在医院病危,你坐在电脑前打游戏都不来看我……”
“别说那些没用的!你就不是我妈!你怎么不去死!”
你还没说完,他就打断了,他根本没有耐心听你诉苦,病态自私的人从来都不会被感动。你哭地很无助,我抱着你,双手颤抖……
有些人,生下来,就是恶魔。
所以,只有感叹: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你也是父亲了,你的孩子也会长大,你给他的“榜样”,他会加倍的偿还你!我痛心的是:我怎么也叫不醒你!任尔西风,鼓瑟吹笙!任凭我们想尽何种办法,你仍然水米不进,我行我素。
看看你悲哀的样子!脚下蹲着一堆啤酒瓶,指间夹着香烟,一根接一根地续上,一脸的执迷不悟。
呵呵……既然自弃,何必枉费。
一些人,目送孩子成长,羽翼渐丰,振翅翱翔。
而一些人,目送孩子迷失,像鹰衔起自己的孩子,任它坠下山谷,摔死在石壁上。
你怎知道,老鹰没有流泪?
不愿张开翅膀的雏子,宿命唯是葬身幽谷。成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苦口婆心”。
(二)时光机不要走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人”龙应台在《回家》一文中如是说。
临近高三的某一天早晨,我在晨读,S出现在我面前,眼神黯淡声音低垂叫我出去。刚走出教室,她忽地跪在地上,抱着我泣不成声。我吓坏了,半天她才说:“我妈没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在我看来,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实,我不能够想象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也……我该如何面对。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谁的爱人走了,请你告诉我如何遗忘?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有些事是不能够释怀的,例如生离,再如死别。
是的,她的妈妈走了。那个身材微胖,朴实而寡言,买了发霉的瓜子都不愿去呵责小贩而自己悄悄扔掉的女人。前一天晚上她还等她的女儿放学回家,给她做了饭,睡在她旁边的,直到大家都睡熟了……而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就在睡梦里悄悄地走了,没有痛苦,也没有挣扎,它抢走了她!她像她的妈妈一样沉默寡言,却肝肠寸断,天知道她为什么要遭受这劫难。
后来有一次,她对我说:“我一直觉得我妈还在,我回到家里还能感受到她,院子、厨房、眺望我的门口……”
我说:“你要坚强!她一定不愿意你这样……”或许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只有自己蜷缩在角落舔舐伤口。
她最终还是放弃了高考,并且生了一场大病。
“时光机”带走了妈妈,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一句词,一根刺,如疽附骨。
有个孩子蜷缩在角落里,埋头抽泣,她的妈妈再也听不到了;有个坏孩子向她投来石子,她的妈妈再也不能出现来保护她;有个孩子放学回家了,门口的石凳上,再也没有等她的那个人。“孩子啊!可怜的孩子!让我抱抱你吧!”“谢……谢……,可是,你不是我的妈妈啊!”
这样的时候,“一如往常”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口渴时的一杯温开水、饥肠辘辘时的一顿家常便饭、酷暑里的一把蒲扇、寒冷时的一床棉被、喊“妈”的时候得到一句“干嘛!去写作业!”。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你还过着这样“一如往常”的日子吗?且珍惜吧!且珍惜吧!且珍惜吧!孩子,时光机真的不是游戏!请你柔软心肠!请你小心翼翼!请你心思细腻!请你收起倔强!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告别”。既然有“掠夺”,便有“猝不及防”。
时光机,请你慢点走!
(三)哑巴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哑巴的死就是这样: 一个生命陨落了,毫无征兆……
他的死如同他僵冷的身体,比这个冷冽的冬天更让人心头寒凉。
街头巷尾有人们在互相传说:“什么?哑巴死了……他真可怜,哎!他是多么好的人,他再也不用受罪了”
是的,他走了,他不会说话,所以深夜里连挣扎都显得格外无力。
哭他的人在他之前也没了……街巷里一切如旧 又一切向新,人们都在为旧历新年的到来而欢喜、奔走。
“他不应该走,他应该活”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让他活着寄人篱下、被视而不见、受病痛折磨、心里无数次凄风苦雨吗?
他死了,死在腊月底,他的老母亲才死了九个月,大家都在唏嘘生命无常,祸不单行。
那一年,我们送走了两位亲人。
他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关了门烤火取暖的时候,中毒跌进炭盆里烧死的,被发现的时候一只手臂和半张脸已经烧没了……
他是个哑巴啊!三岁里高烧失语的,一辈子只会咿咿呀呀和比划!他质朴善良!他一辈子没有婚娶和她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啊!你凭什么用这么残忍的方式结束他的生命?你掌握着命数就可以胡作非为,善恶不分么?!
他死了!就葬在她母亲的坟冢旁,活着的时候,他们相依为命,死了依然相互陪伴。我妈说是我外婆放心不下哑巴,所以带走了他。
犹记得,每年他得知我们要回去的消息时就会早早地守在镇上眺望,见到我们便会开心的像个得到心仪已久的礼物般的孩子,嘴里吱吱呀呀,双手在比划。等到我们走的时候,他会早早起床摸黑去地里挖一麻袋的土豆,再理出些栗子、核桃和黄豆,然后双目低垂,连吱吱呀呀的比划声都变得有气无力。
他五十多岁了,吃力地背着他给我们的土豆,翻过门前的那条河再放到我们车里,一遍又一遍的比划,我知道,这是不舍、是叮嘱、是期盼……他显得有点啰嗦,又让人不忍。直到无奈的目送车子渐行渐远,我们消失在彼此的视线里,再一次无望归期。
一些人死了,微如草芥。
并不是所有的诀别,都有人为你恸哭。孩子死了,母亲的心会烂,那死了母亲的人呢?
我想,我不能忘记你,所以我想纪念你。
(四)或许 未完
以上三篇,是关于《目送》我的一些杂记。
在此,特别感谢聪哥约稿!
2017年4月26日 晚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0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逻辑》,豆瓣评分7.9分,作者迪特里希?德尔纳,是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豆瓣介绍已出版了好些书,…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2
  • 《老人与海》读后感范文5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5
  • 《千字文》读后感200字

    《千字文》,这篇记载古典文化的韵文,是梁朝侍郎周兴嗣花了一个晚上,把梁武帝从王羲之的作品随便抽出的一千字编排而成的韵文。 我把《千字文》共分成四部分,这四部分都有不同的意义。第一部…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339
  •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读后感_1400字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读后感1400字 我在本书的阅读上进度很快,甚至忍不住有一点沾沾自喜,觉得最近的育儿书/心理学涉猎众多,吸收能力增强。又忍不住有点挑剔本书的干货“不够多”。这种…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517
  •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450字

    【第1篇】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读《老人与海》有感 这个,我沉浸在一些名著里,《老人与海》就是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一本。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在前84…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261
  • 《高效阅读》读后感1000字

    《高效阅读》读后感1000字! 写出高赞书评,方法也许比你想象的简单。 作者:薇蕊 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多,而输出,是吸收一本书最高效的方式。每次读完一本书,把它写成书评发到博客…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