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全集)》读后感1200字
昨夜终于看完《杨度》全集,最大的感慨就是,书还是要在紧凑的时间里,紧凑紧凑的看完,这样才算不辜负一本书,零碎的时间,零碎的段落,稀稀拉拉,我刚刚整理好的思绪,一不小心又断了,对此,我痛苦不已。
现在,我也分外珍惜整块整块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段里,自己的状态会特别好,不论是读书还是做其他事情,我都会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还好在夜里11点半的时候及时刹车,抓紧洗漱去了。没想到不到黄河心不死,还是半夜三更看完了。原谅自己的强迫症。[捂脸][捂脸][捂脸]
唐浩明三部曲,分别是《曾国藩传》、《张之洞》、《杨度》,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佳作,没想到看完第一部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贵,但是绝对值得。从此以后我败家又多了一个借口了,不能怪我。[皱眉][皱眉]
杨度,何许人也,为什么作者要选这样一个几乎很少人知晓的人物,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
杨度,是一个可以贯穿晚清到民国时期,诉说众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的线索。
杨度其人,一生在政治信仰上大起大落,我感慨为“可悲可叹、书生意气,妄想挥斥方遒”。
为什么杨度的一生会是这样的呢?其实,这样反衬出晚清到民国时期,士人,爱国者,革命人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艰难处境。
这样以小见大的方式,特别吸引我,通过传记的方式,来深入细读这段历史,真的受益良多。
如果对于晚清历史,民国历史有兴趣的孩子,真的可以品读这本书。
从武昌革命的爆发,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满情绪;从慈禧离世、宣统被迫退位;从孙中山先生当上大总统之后又妥协让位袁世凯;从恢复帝制到军阀割治、北洋军队倒戈,真真切合“乱世出英雄”的良言。
此时的中国,真是满腹心酸,不论何时看此段历史,你都难免不哀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家国一体,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哪有家啊。
那是一个独领风骚的年代,文人涌现,才华横溢,挥斥方遒;中西文化冲击,中国的文化沉淀,方显精华本色;那个时代的文豪,如梁任公,王任秋老先生,这些都是走在那个时代前头的人。
有人说,民国时期的文化氛围,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千金难买。
如若杨度一门心思稳下来做学问,不醉心于帝王之学,指不定他的成就会更大。
这部巨作里面,王任秋老先生是一个趣味,诙谐,善用典故,又不拘一格的老顽童。
他让我想起了金庸小说里的老顽童,性格古灵精怪,又不失侠风,童心不泯。
王老先生是和曾文正公同时期的一辈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前者,
一个八十四岁老人安然离世于湖南老家,看过几代千秋,几代的风风雨雨,最后以“逍遥游”,老庄哲学安抚仍然在中国官场挣扎的后辈。
后者,委身求全,落得一声骂名。
杨度也是如此,他被千万人唾骂,信仰颠倒,最后,还是我们周恩来总理为他“正名”,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THE END
2017. 09.30
小羊尔
(趁休息时间写完书评,我要喝瓶酸奶奖励一下自己[奸笑][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