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第3辑:王道无敌(全集)》读后感1400字
1,一个想真正获取天下的人,不应以天下的敌人为对手,而当以天下的敌人为朋友。
2,本书实在写得太长了点,三代政权起落,如是我写,三本书写20万字足矣,山冈庄八居然写了五百多万字,实在是,略显啰嗦。
3,相比一个人取得的丰功伟绩,他的成长过程更值得探究,因此,吉法师和竹千代的部分更有意思,丰臣秀吉自“猴子”阶段顿然出现,惊为天人。
4,山冈庄八对书中女子的写法,貌似是先列举了一些诸如嫉妒、忍耐、平和等的关键词,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来构筑情节,因此,人物显得扁平化。看书时读者多喜欢於大浓姬淀夫人,余独好华阳院。
5,有意无意地,作者喜欢在书中插入一些佛学的词句,以写主题“人事无常,万物虚幻”。这样的写法使得一些段落颇具樱花之美,比如织田信长的“如梦亦如幻”之段落,但是更多的就显得突兀二牵强了。
6,德川家康是腹黑一族。武田胜赖有评价:“那个黑心的佛敌。”说得好听是忍耐,说得不好听是大家都在征战的时候他在背后观望,等到差不多了再出来收拾残局,有点项羽灭了秦几十万大军,剿灭了势力,他刘邦走小捷径的意谋,不是说谋略不高明,而是不高尚。
7,织田信长跳脱,丰臣秀吉实干,德川家康忍耐。
8,攘外必先安内,前者武田家族今川氏,后者本能寺之变的明智光秀之于织田信长,其失败和没落,大都是因为自身的内部出现了问题。
9,织田信长的“天下步武”,适合取天下,不适合守天下。一场本能寺之变,令人唏嘘。
10,权力的尽头是昏庸多疑。丰臣秀吉的文禄庆长之役,他的实干精神随着权势和野心的增长,使他对自己的实力估量出现了偏差。
11,德川家康的“关原之战”带来的太平盛世,这是德川家康集聚实力的结局,更是百姓翘首以盼的结局。
12,织田信号是最好的创业家,统筹各方,步步为营,迅速崛起。他是如此地专注于外部目标,以至于常常会忽略内部创业伙伴的想法和需求。
13,丰臣秀吉是最好的实业家,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保护宗教等等,可为一国总理。
14,德川家康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想让他出点血是不可能的,他不会明面上和你争斗,但是一定的小心他私底下的所作所为。
15,浓姬之于织田信长,宁宁之于丰臣秀吉。
16,认识你自己,在乱世之中显得很重要。华阳院、於大、浓姬、宁宁…都是可敬的。最可怜的是阿鹤,本应是冈崎夫人,可因为改变不了自己骏河夫人的身份认知,最后只能成为筑山夫人。
17,关于嫉妒: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18,一场战争,一种选择,一个爱恋,生死,别离,恨得令人发指,悲得眼泪滴落…..都在一念之间。
19,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渲染人物情绪,是本书的叙述特点之一:如描写广忠是否应除掉於大,广忠不得已不情愿时,“冈崎的初秋十分燥热。虽到了傍晚,依然没有一丝凉风。”再比如家康想起信长,情绪难隐时,“银河现于天空,海上的凉风中夹杂着潮声。”描写茶屋的感受,“在七月火辣辣的阳光下,茶屋突然加快了脚步。他想搭船回京城,再径直去见家康。若对家康说出劝他娶木实云云,不知他会有何反应?
北方的天空,逐渐涌出乱云。”等等等等。
20,富士山在日本人的文化中占了很大地位,是因为日本的山几乎少得可怜。
21,民心向往和平,因此,在争取统一征途中的各位,包括熟读《孙子兵法》的武田信玄,其后代武田胜赖,不管后者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包括性格不羁而稳健的织田信长,包括错反的明智光秀,包括猴子丰城秀吉,包括前期入都的今川氏,后期一收天下的德川幕府,都是可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