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1100字
《全球通史》,44万字,阅读时长38小时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普通读者,近两三年来读过五六本全球史,兜了一个大圈子后,直到再回过头读这本,才觉吸收程度和系统性理解有所加强。
兜的大圈子,主要是在熟悉西方宗教方面。兜的过程中,系统阅读了包括圣经、古兰经在内的六七本宗教教义及相关知识读本。而在此前,读世界史时,实在无法理解宗教变革对西方社会演进的那些乱七八糟纷繁变幻的深层次背景是怎么回事。同时,在兜这个圈子的过程中,对西方主要是欧洲的地理、种族变迁也进一步熟悉,这些也为再兜回来后的加深理解提供了基础。
看到有读者批评这本书是西方中心论云云。我国当代学校教育较少有世界史的内容,导致我等这类知识背景出身的人少有全球性的历史观念,比如以前我一直还真的以为中国古代文明才是最早的文明,中国的文字才是最早的文字,等等。这也正是阅读这本书带来的一个观念性转变。中国或者说东亚的东边是海洋,西边是高原和荒漠,这样的地理特性容易形成一种封闭的文明,至少在近代工业化被火炮打开国门前,主要是中国自己在玩。
好的世界史书籍不多,而不同的作者的角度、重点和观点会有所不同,阅读过程中适合以客观和包容的角度去理解。
本书是为数不多较好的一本世界史,个别地方,某一句话短短的话,会让读者理解一大段历史。摘要一些标注的这类“文眼”如下,以备加深记忆:
1、在石器时代的某一时间,人类做出了最大的发现—火……就是火……迫使自然的力量为他们工作。
2、保罗对传播基督教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把基督教应当是所有人的宗教,不分犹太人与外邦人这个原理,付诸实施。
3、随着基督教的胜利,格斗式的竞技逐渐趋于终止,各种残酷行为和罪恶也减少了。
4、4世纪将近结束时开始的各蛮族对罗马帝国西方各省的侵略和征服,标志着基督教文明史中一个黑暗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一直持续到11世纪。
5、我们所用的中世纪这个名词,是指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
6、古典文艺的复兴
对于旧古典文学产生的这种新兴趣,就是所谓的“古典文艺的复兴”,或“文艺复兴”。它主要是指对古拉丁和希腊文学的名著—“古典文学”—同情而热心的研究。
7、当火药时代开始的时候,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的时代就终止了。
8、基督徒的三大团体
在16世纪的新教起义以前很久,基督教已有了大分裂,即东方的正教和西方的天主教之间的分裂。16世纪时,西方天主教又分裂成两部分或两个团体,一个仍称天主教,另一个称新教。自此,三种形式的基督教并存—天主教、新教和正教。
9、革命常常以军事独裁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