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临近》读后感_2700字

《奇点临近》读后感2700字

《奇点临近》雷·库兹伟尓
奇点是未来的一个时期,生物思想与现存技术融合的顶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技术的进化作为生物进化的延续。
在这个时代人类的哪些特质将保持不变?
很简单:人类将继续从本质上寻求机会拓展其生理和精神上的能力,以求超越当前的限制。(探索不变)
第一章
1.人脑默认和习惯线性思维,很难适应指数的增长规律。
2.现在所有机器探索世界的方式首先得基于模型,其次要有数据。
3.人类所谓的智商是通过不停地跟物理世界进行交互得出来的,这是人类探索世界的第一个层次——感知和经验。
人类厉害的地方是我们相信想法。
理智的人总在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总是试图让世界适应自己,然而世界的进步总是取决于那些不理智的人。
第二章
范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范式迁移:指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智能处理的过程发生了重要改变,即创新。
即将到来的主要范式迁移:由生物思想向生物和非生物的相结合的混合思想转变(第五纪元)
范式的生命周期:缓慢增长阶段,爆炸性的指数增长期,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在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中存在冒充者)
人和物的形成过程在思路上一致:一生万象,简单形成复杂。
1.摩尔定律和超摩尔定律
根据加速回归定律,范式迁移可以将任何特定模式的S形曲线转变为持续的指数增长。
摩尔定律:指数增长现象
计算机指数发展是整个科技指数化发展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机电、继电器、真空管、离散晶体管,摩尔范式(第五范式),三维分子计算(第六范式)
指数增长以指数增长的速度平稳无误地增长。
2.DNA序列、记忆、通信、因特网和小型化
加速回归定律中大量指数增长的例子
小型化:各类技术(包括电子和机械)关键部件的尺寸正在以指数速度缩小,靠近纳米单位。
进化过程的本质特征:各种环境共同作用,导致了平稳可预测的指数增长趋势。
遗传学、纳米技术和机器人变革主导21世纪上半叶信息革命的方方面面。
物理学家、数学家史蒂芬·沃尔夫勒姆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事物复杂度的逐渐增加来源于宇宙,宇宙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规则系统(该系统基于确定的规则并能够预测结果)
积累,爆发,成熟,平缓,积累,爆发……
3.奇点是一项经济命令
加速回归定律是一种经济理论,正在转变经济关系。
以指数级的速度向新的知识型经济迈进。
生产力的统计无法反映科技改进。
技术的实际进步与表面的繁荣或者萧条无关。
通货紧缩不必过于担心: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
第三章
达到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
非生物方式(即计算机)扩展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而计算的最终极限,取决于人类文明的最终命运。
1.计算机技术第六范式:三维分子计算和新兴计算技术
三维分子计算的桥梁:许多新的技术会促进第六代范式——分子三维计算的问世
自组装:自组装能够自动剔除错误形成的元件,并使数万亿计的电路元件有可能自动组织起来,而不再需要精心设计的自上而下的组装过程。
仿真生物。创建能够自我复制和自我组织的电子或机械系统的想法。
DNA计算。
自旋计算。自旋电子学令人兴奋的特性是不需要能量来更改电子的自旋态。
光学计算。
量子计算。
2.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
人脑水平个人计算机的加速实现:
舍弃通用处理器,而使用专用的集成电路。利用互联网上的闲置计算能力来扩展个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通过原来的“模拟信号”模式来使用晶体管是另一种加快实现人脑级别个人计算机的方法。
3.计算的限制
计算的最终极限,取决于人类文明的最终命运
计算能力在物理定律的基础上是有限制的。
可逆计算。在完成运算后保存所有的中间结果,然后将算法向后执行,最后在你开始的地方结束,这将不会使用能量也不会产生热量。
岩石有多聪明?利用原子能存储岩石并不需要能源的投入,并且没有明显的热量产生。
2045年奇点到来,非生物智能在这一年将会10亿倍于今天所有人类的智慧。
超越极限。微技术、超微技术以及光速可能在增加。
时光倒流。虫洞存在的可能性,封闭类时曲线CTC可以发送信息(如计算结果)到它自己过去的光椎体。
第四章
达到人类智能的软件:如何实现大脑的逆向工程
1.大脑逆向工程的任务概况。
第一步是确定它的工作原理,新的脑成像和建模工具。利用高时空分辨率,从大脑内部进行扫描。大脑区域模拟的基础是数学复杂性理论和混沌计算原理。
大脑软件,让大脑的能力可被复制。
分析大脑VS神经形态模型。
为大脑建模,包括大脑扫描、神经元间的连接模型、神经元模型和心理生理测试。
一层一层剥洋葱的认识
2.人类大脑是否与计算机不同。
大脑区别于传统计算机的关键方式:大脑的电路非常缓慢。大规模并行。
大脑模拟和数字相结合的现象,大脑连接的拓扑结构本质上是数字的。
大脑自身线路重铺。当代计算机不能逐字地重复本身,但我们可以有效地模拟这个软件过程。
大脑中的大部分细节都是随机的。
大脑运用浮现特性。
大脑是不完善的。
我们自我违背,我们的大脑完全能够持矛盾的观点。
大脑运用进化。
大脑使用的基本的学习模式是渐进的:理解世界最成功,对认知和决策作出贡献的连接模式会幸存下来。
这些模式很重要。
大脑是全息的。
大脑是密切联系的。
大脑的确有一个区域的架构。
一个大脑区域的设计比一个神经元的设计还要简单。
3.对等进入大脑
即利用工具对大脑进行扫描和建模逆向设计计算机。
大脑扫描的新工具:
光学成像”是一种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微创技术。
经颅磁刺激(TMS)是另一种鉴定大脑不同区域具体功能的方法。
改进的解决方案:
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TPLSM)和多电极记录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通过扫描大脑来实现逆向工程
4.构建人脑模型
子神经型号:突触和棘。
突触可塑性
神经模式。特定的神经元执行专门的识别任务。
电子神经元。电子神经元能在生物神经元旁边与之携手共舞。
大脑可塑性。通过获得的输入来创造你的大脑。
大脑区域建模。神经形态模型:小脑。视觉系统,识别和分类。人造海马体和人造小脑。
高级别的理解功能:
仿效、预言和情感。递归是将多个小的部分组合成一个大的部分,并且将这个大部分作为其他结构的一部分来使用,然后反复继续这个过程的能力。
我们能够预测或者预期我们自己的决定:
这一行为由大脑的某个部分加速,飞速把信号发送给肌肉,并且在途中暂停告诉你的意识代理将要发生什么。
人类大脑最复杂的能力是我们的情商,我将它视为大脑最尖端的技能。情商是由右脑控制。
梭形细胞并不做合理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音乐与爱情面前没有理性。
5.大脑与机器间的接口
将传感器植入猴子的大脑中,使猴子仅通过思考就能控制一台机器人。
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包裹外部侵入物来保护大脑。
6.加速人类大脑逆向工程
加快利用超级计算机扫描和模拟人类大脑意识,并建立可行的模型。
人类大脑智能延展性的关键是我们在精神上建立现实模型的能力。
7.人脑上传
上传最重要的因素将是把我们的智力、性格和技能阶段性地移交给我们智力的非生物部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2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荆轲那热爱国家的心。 故事是这样的,秦王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燕国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2
  • 《红色拉克姆的宝藏》读后感400字

    以前买过一套由比利时作家埃尔热创作的大开本收藏版的《丁丁历险记》,听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这套书。 记得我那时还没上小学,有一次从书柜里翻出来这一套书,那一册册书页上的封面图画立刻吸引…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95
  • 《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作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这个书所写的很感人还略微有些悲惨。我很喜欢里面的祥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努力了三年后终于买到了自己一直想得到的那车。可后来因为…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18
  • 《小猪大侠莫跑跑》读后感600字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好书,而我就遇到了张之路的作品――《大侠莫跑跑》。 这部作品分为三本书,主要讲述了有一个叫莫跑跑的小男孩,他十分聪明,并且称自己为“大侠”的故事。有…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47
  • 《好朋友是一辈子的天使》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小樱桃遭到的背叛,承受了这么重的打击,泪如雨下。最后矛盾化解,两人重归于好。我看了至少有五遍,发觉有些人对真心实意的那颗心真是少之又少,对于利益都是想着留给自己,…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78
  • 义与奸的交界线

    这是一篇读后感义与奸的交界线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每将这本大气横扫的《三国演义》捧在手中、心中便不由…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