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恭皇后(全三册)》读后感1100字
最近可看了好几部后宫小说,有杜撰朝代的,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也有胡编乱造的,更有另辟蹊径与历史截然不同的,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特别解压(≧ω≦)
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元曲,喜欢寥寥数字就可以演绎人生的大智慧,喜欢朗朗上口如音乐一般的口角噙香,喜欢文字下蕴含的温婉惆怅的感伤,喜欢一曲终了的一声长叹样的戛然而止…
但这部孝恭皇后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名原铨!任何地方查不到作者的介绍,连无所不能的度娘都是一片沉默,而只有作品却没有作者其人,不知道作者是男生还是女子。新华字典上说“铨”为“衡量轻重”,作者用了“原铨”的笔名,是谐音“源泉”还是自恃切莫信笔由缰的不管不顾的要有原有则?
就像这部长篇-孝恭皇后尊重历史事实,以历史为背景而不是信口胡诌
小说讲述了,明宣宗孝恭孙皇后孙清扬,本是山东邹平人,因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燕王)长子长媳张皇后之母彭城伯夫人的极力推荐被选入宫中,经张皇后亲自调教教导宫中礼仪,后来皇太孙朱瞻基大婚,张皇后选颇有贤名的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屈居其后只居嫔位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改元宣宗,胡氏被封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孙氏与宣宗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当时册封皇后,宣宗有意改立其为后但是因太后张氏一句两人地位已定,因而只能屈居贵妃之位,但是宣宗对孙氏极为宠爱,因此像太后请示希望能破格制金宝赐与孙氏
按照明朝旧时的宫廷礼制,皇后被册封后赐金册宝,贵妃以下有册无宝,而朱瞻基对孙氏的宠爱为其破例,让孙氏成为明朝第一位有金宝的贵妃,自她之后,明朝才有了贵妃都被册封,均册、宝俱备
宣德三年孙氏有子,宣宗废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皇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发生,御驾亲征的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孙氏采纳主战派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景泰八年,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孙太后去世葬于景陵
孙清扬八岁进宫,是这样一个一路从一介民女到贵妃再到皇后的奇女子
她以贵妃身份得享与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之礼,皇贵妃一称由她而始
她尚在世就被尊为“圣烈慈寿皇太后”给在世的皇后和太后上宫闱徽号自她而始
她以一人之身开明朝两个先例何等荣耀!
她,思虑长远,土木堡之变力挽狂澜;迁都之危因她而解,嫔妃殡葬制度由她而废
她,永乐八年进宫天顺六年崩逝,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几乎一生都在深宫中度过,却有着最为自由的灵魂,无人出其右!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她终于,权倾天下,名满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