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文集》读后感1000字
希腊史,从头到尾是多中心的。因为雅典和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希腊史基本上是以希腊本土的这两个强大国家为中心的历史,但它们并未掌握最高政治主权,其诸城邦也根本从未处于这两个中心国家支配之下,而是各自独立发展。那么也就是说包括雅典和斯巴达甚至亚历山大征服以后都不同程度地集团化了。
那么何谓城邦,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这些独立的主权国家疆域是很小的。
这让我想到老子说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海外殖民城市是城邦制度的发源之地,克里特文明伸向希腊本土和爱琴海上诸岛屿,也许就是海外移民的结果。之后亚该亚迈锡尼王国远征特洛伊又迫使原住希腊本土的克里特人、加里亚人等移居海外。公元前8世纪,希腊所谓有史时期开始的时候,所谓的希腊,就已经不光是希腊本土,而是包括爱琴海上诸岛屿与小亚细亚两岸的海外殖民地在内的了。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强调中国文化传统是“史官文化”是一点不错的。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倡导史官文化的人,只看到宗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哲学化了的上帝,是真的化身。不知道正因为中国史官文化占统治地位,所以中国没有数学,没有逻辑学。由此可见希腊思想特色是如何地可贵了。
顾准说,他不喜欢基督教,也并不反对史官文化。他相信,人可以自己解决真善美的全部问题,而人类,或人类中的一个民族,也绝不是当代的政治权威有权僭妄地以为可以充任其全权代表的。
基督教是犹太教和希腊思想的融合,用宗教术语说,是犹太教的一个异端。(其实佛教也不过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异端。)当时明末东来的传教士,带来的除《圣经》而外,还带来了逻辑学、几何学和历法。徐光启皈依基督教,不知道是皈依基督教呢,皈依希腊思想呢,还是皈依希腊思想的基督教?但不管咋地他翻译了《几何原本》,为我们开启了数学领域的先河先。
蛮族征服了罗马帝国,基督教征服了蛮族。罗马覆亡之时,许多罗马显贵投身教会,著名的教父,多半是罗马文化的显贵。
顾准认为老子的无为政治与愚民政策的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不足的,是有意识的因循守旧和反对物质文明的进步,是没落贵族意识的反映。